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NBA聯盟即將迎來背身單打技術的第二春嗎?

NBA聯盟即將迎來背身單打技術的第二春嗎?

NBA聯盟即將迎來背身單打技術的第二春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隨著聯盟的變化發展,許多球迷開始去懷戀一些過去聯盟具有的現在已經逐漸消逝的東西。NBA聯盟里背身單打的動作在之前一段時間內一直不斷地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快節奏的跑動和三分為主的進攻體系,落陣地一個一個球背身慢慢鑿越來越少看到。中鋒球員向來不受市場的歡迎,所以過去中鋒統治聯盟的時代,NBA的運營狀況並不樂觀。那時候,中鋒憑藉著一手背身單打和打板投籃技術就能帶領球隊奪冠,這樣子的進攻方式使得當時比賽場均總得分只有87.3分左右。

現在的NBA聯盟想要贏球,三分武器很多時候是必不可少的,自從1980年以來,現在聯盟的進攻節奏是最快的,各種掩護擋拆的頻率也是最高的。這樣就自然而然衍生出了針對這種進攻選擇的防守戰術:無限換防,雖然只是遇掩護簡單地換防一下,但是對於如今聯盟大多數球隊的進攻戰術卻有奇效,逼迫著對方進行戰術上的調整。

越來越多的球隊希望通過頻繁的擋拆逼迫對方換防,從而尋找最佳的錯位進攻選擇,讓己方最強的單打得分手對上對方最弱的單兵防守者,然後不斷地蹂躪這一點。這就是休斯頓火箭隊詹姆斯-哈登單打效率這麼高的原因之一,其他球隊的思路也是這樣,只是哈登這樣的進攻技巧也是聯盟里數一數二的。不過說到底讓外線持球人單打併不是進攻效率最高的得分手段,所以這個賽季聯盟里很多球隊選擇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更進一步直接通過換防讓己方大個子去背打對面最矮的球員。

新奧爾良鵜鶘摧毀其他球隊的主要進攻手段之一就是這樣,讓己方對內最強的大個子安東尼-戴維斯去背身單打對方的最矮的小個子球員。實際上,新奧爾良鵜鶘隊里有三位球員具有在換防中對上對方小個子球員後背身單打的能力,所以這也是他們進攻效率高居聯盟第三的原因。鵜鶘在進攻中一直通過有球或者無球掩護讓他們強大的前場球員獲得輕鬆得分的機會,其他很多球隊也在效仿這樣的進攻思路。

雖然賽季至今可供參考的樣本數量不多,但是聯盟已經有7支隊伍場均背打次數超過了10次。而自從2015年以來,最多的一個賽季只有4支球隊達到了這一數據。而且本賽季迄今為止的這七支球隊中有六支都是有季後賽實力的球隊,排除在外的隊伍還是現在已經取得10勝8負位列西部第八的薩克拉門托國王。七支球隊里有三支場均背打次數超過了16次,而新奧爾良鵜鶘則達到了恐怖的21次,位列聯盟第一。要知道,這項數據統計在過去的三個賽季里沒有一支球隊超過了12.9次。

而這樣的進攻手段讓哪支球隊最頭疼呢?你沒有聽錯,就是去年防守最好的、同時也最依賴無限換防的休斯頓火箭。火箭的對手在碰上火箭時場均背打次數高達15.7次,而火箭防守背身單打的效率排在聯盟第26位,所以火箭的小個球員就成了對手渴望的背身單打對象。

火箭的進攻思路需要像詹姆斯-哈登這樣頂尖的單打能力,其他球隊就算效仿火箭,如若沒有詹姆斯-哈登這樣的能力,進攻效率也不會高到哪裡去。而大個子背打小個子就不一樣了,身材和身高方面的固有優勢保證了錯位後的得分效率。無論大個子球員天賦怎樣,換防後籃下碰上比自己矮5到9英寸的矮個子球員時,想得分的話還是沒多少難度的。聯盟經過對風靡一時的無限換防策略分析後,發現了這一防守策略的漏洞。所以如果比賽里發現己方最高的球員通過換防獲得了背打的機會,通常持球人會直接將球送到大個子球員的手中。

迄今為止的數據統計表明,聯盟里有八支球隊每次背身單打的平均得分超過了1分,2015年至今只有一支球隊做到過這一點。雖然曾經背身單打被認為是得分效率不高的手段之一,但現在許多球隊開始給自己的大個子球員創造背身單打的機會。曾經一度被三分和快節奏進攻追著打的低位進攻技術正逐漸爭奪回地位,聯盟有望迎來背身單打技術的第二春。

原文:Justin Jett

編譯:晴天

討論&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