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30萬直播觀看、6大嘉賓觀點碰撞、10數組設計團隊加盟,共同啟動美好新華!

30萬直播觀看、6大嘉賓觀點碰撞、10數組設計團隊加盟,共同啟動美好新華!


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 宣傳片






社區是當今城市更新語境中最重要的陣地。

如何打造新社區,是我們想探究的問題。





2018年11月18日,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的主題論壇,在長寧區虹橋、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拓展辦公室、長寧區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

長寧區商務委、長寧區

新華路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降臨在上生·新所,帶來了一場關於城市更新與社區營造的思想碰撞。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回看論壇內容)




▽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 主題論壇現場照片













30萬人共同關註:


城市更新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本次論壇以

「城市更新中的新社區」

為主題,200多名專業觀眾親臨現場,超過30萬人通過直播觀看現場內容。論壇邀請到來自長寧區虹橋辦、長寧區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

長寧區商務委、長寧區

新華路街道辦事處、上海萬科等領導,並匯聚了100多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建築師、設計師、創意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時刻。




▽長寧區委常委、副區長陳華文(中)、長寧區虹橋辦主任袁祥慶(左一)、長寧區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陸敏(右一)





開幕式上,長寧區虹橋、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拓展辦公室袁祥慶主任在致辭中表示:這次城市設計節充分體現的以人為本,通過對城市空間的營造、實踐、使得社區更加開放、更加共享,美麗舒適,我們希望在未來通過城市更新能夠凝聚更廣大的力量、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一起參與進來,真正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城市更新新的格局。






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由城事設計節組委會主辦

AssBook設計食堂、

上海萬科、大魚營造、雲知光)

,得到了

上海萬科

的共同發起和首席共建、

東風標緻

品牌共建。




伴隨著強勁有節奏的倒計時視頻,2018城事設計節發起人、AssBook設計食堂聯合創始人尤揚女士宣布主題論壇正式開始。她從兩年前的「城事」展覽開始說起,談到了去年舉辦的第一屆城事設計節,進而引出了設計節的核心議題:

城市更新、微更新需要與社區營造一起開展以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2018城事設計節發起人尤揚





作為首席共建方代表,上海萬科產城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郭立超先生受邀為活動做開場致辭。本次論壇的舉辦地上生·新所,本身就是一個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點擊此處可了解更多)




上海萬科在論壇分享了在城市更新領域的實踐與經驗,包括土地的混合發展模式,功能的混合發展模式,以及多方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上海萬科的參與和努力,是為了讓年輕人有居留奮鬥的空間,居民能共享城市更新的成果,歷史的文脈得以傳承,片區的特色得以發揮。




▽上海萬科產城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郭立超先生








6大嘉賓觀點碰撞:


更新中需要專業的社區營造!




我們的城市正在從注重效率轉向美好生活;社區的發展也已經從社區服務、社區管理轉向多方參與的社區治理,城市的硬體和軟體正在交織,越來越多的實踐開始將兩者緊密結合。本次主題論壇,就是一次

城市更新與社區營造

的跨界合作。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回看論壇內容)




6位演講嘉賓分享了自己對城市更新和社區營造的經驗和思考。「環太平洋社區設計網路 」召集人侯志仁、上海微更新項目「衡復微空間」、「貴州西社區」主持人童明、台北迪化街再生項目「大橋工舍」主持人劉欣蓉、東京都練馬區環境社區營造公社綠之社區營造中心所長淺海義治、上海華都國際所所長張海翱、恩派公益創始人呂朝帶來了精彩演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淺海老師首次正式亮相中國。




▽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 主題論壇現場照片





侯志仁老師:重點開發資源而不只是做表面環境的改造,這個資源有時候是物質,有時候是人與人之間,這才是城市創新和改造最重要的元素。




「不只是一種地方環境的改造,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市民參與,讓社會團體做更多的社會倡議,可以讓地方環境改造融入在每一個日常生活里。讓一些生態利益、產業利益、社會利益也可以融入在這個過程里。」




▽侯志仁






童明老師:城市是一個由微小連接起來的網路,城市需要在意每一處微小的細節。




「我認為城市更新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經濟的可持續更新。房子老,某個地方也破了。憑什麼去修它、復興它?因為它有經濟上的訴求,經濟訴求的背後是人的需求,才有這個機遇。」




▽童明





劉欣蓉老師:對我來講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看一群跟你不一樣的背景的人進行一場想像力的溝通。




「回到對對方的理解,讓我們的設計師真的以用的人舒適、自在為主,如果有這個態度,就算一開始的設計動作有點生疏,不小心把在學校學的動作很誇張的做出來,沒有關係。慢慢就會改。關鍵是我們持續的、想要理解別人、體貼別人的心。那個比較關鍵。」




▽劉欣蓉





淺海義治老師:

社區營造的過程當中其實是需要一些自由度,並不是我做一個計劃每一步都可以完全按照計划去做,與此同時還需要有協調和整體把控的能力,最後還要有調整軌道的機制。




「我認為未來的社區營造、城市更新中的社區營造規劃理論不單單只是說做城市規劃、一張紙,是一個定性的東西。應該是軟性不斷地可以持續向前變化,只要我們不斷地去把自己的願景跟目標放在眼前,就是一個可變的規劃。」




▽淺海義治





張海翱老師:希望能通過設計師、媒體來提升大眾的認知。公眾對改造的信息了解不足,媒體(如果能夠)通過很小的方式,帶來最大的影響,(就)能夠提升居民們的信心。




「我們強調的就是三點,普通的人、普通的需求、普通的設計,用這三點通過設計的語言和媒體的相互關係,實現一種相互的轉變過程。這個策略其實就在設計層面、媒體層面兩方面進行咬合,實現了一個具有類型學貢獻的設計加上媒體的參與,實現故事的感人,進而推銷整個設計的過程。」




▽張海翱





呂朝:

在居民當中有很多的橫向關係,通過自由結社的方式,不管是唱歌、跳舞,不管什麼方式,(當)你們建立聯繫,就建立了一個自我調解的機制,這個自我調解機制就可以節省很多行政成本。




「不要去講改變社會、改變社區,其實在你的身邊就有人需要你。所以我們要從身邊開始接續社會關係、提升社會資本。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一定是社會工作者,但是你都可以做同樣的工作,都可以為你的親人、為你身邊的人做這樣的工作。」




▽呂朝





在六位專家演講後,羅伯特議事規則的推廣者王靜老師以觀察員身份分享了她的感受,她說,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投入社區的領域,而作為社會工作者,她也越來越無法避免涉及空間營造的工作。




▽王靜老師





隨後,作為主持者,她從設計與營造如何相輔相成,如何能夠建立支持參與社區營造的機制等問題,讓6位跨界專家開展了一場對談。




▽從左到右:張海翱、劉欣蓉、童明、呂朝、侯志仁、淺海義治、金靜(大魚營造理事及現場翻譯)、王靜(對談主持人)






最後,兩位主持人共同宣布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正式開啟!




▽主持人王禹惟(左)、尤揚(右)








7大微更新點位:


新華路街區開啟美顏模式!




論壇現場還展示了 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新華 設計實踐和社區營造的相關內容,極具創意的設計方案和感動人心的社區故事都一同美好呈現。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回看論壇內容)




論壇現場還以「新華路街區的椅子」為題,布置了一個迷你展。10把來自新華路街區不同區域不同使用痕迹的椅子,置於1m×1m的鏡面背板空間中,並與7大微更新點位對應,在6m×6m的場地里,椅子多宮格陳列,形成可穿行的互動空間。




▽展覽

現場

及展報






伴隨論壇一同開啟的,還有兩款為新華社區定製的「產品」。




線上社區共享平台「新華NOW」

聯合IVC孵化線上共享平台「新華NOW」,以共享社區的理念打造社區信息、活動、討論的線上平台,多渠道鏈接社區空間資源與人的資源,發現社區友好聚點網路,為社區達人提供舞台,為社區參與提供面向未來的應用場景。




▽長按二維碼體驗「新華now」,11月底即將正式上線





線下社區街區刊物《新華錄》:

聯合三明治共創新華路街區刊物《新華錄》,再發現社區中的潛在魅力,通過記錄社區中各種年齡、各種職業、各種生活方式的個體的故事,展現新華街區包容、共享的新社區文化。

同時,我們期待能夠通過繼續開展協作工作坊,發掘社區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社區生活故事的記錄者。




▽《新華錄》





設計節剛剛開啟,設計實踐中的7個微更新項目也預計在未來一個月陸續完成。每個小更新,點滴積累就是人們心中的美好生活。







城事設計節將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些精彩的改造設計。








設計實踐完整名單:


01.步行實驗室——曹子劼、武欣(workshopXZ直線建築設計事務所)


02.城市微客廳——柏振琦(裸築更新)


03.睦鄰休息點——何嘉(棲社營造)


04.鄰里樓道空間——宋小超、王克明(MONOARCHI 度向建築)


05.分類垃圾廂房——Gabriele Tempesta(YANG DESIGN)


06.綠化幻彩帶——彭展華、陳樹仁、蕭健偉、潘樂芊、吳卓妍(AaaM)


07.敬老邨7號樓——張海翱、李迪(上海華都)


08.概念方案:安順綠地改造——何勇(好處MeetBest)、姜伯源、郭宇辰(不也設計工作室)


上生·新所空間展覽裝置——姚棟、侯之 (Road2)


視覺標識系統——左明之(合舍合)


照明設計支持——王嘉、張屹、洪偉翔、張晨露、符浩然






 共 建 伙 伴 








2018城事設計節 指定聯繫方式


商務合作:

info@assbook.cn


媒體合作:

media@assbook.cn


聯繫電話:

021-6230 6663


聯繫微信:

wzupvm




2018城事設計節 | 美好玉田×美好新華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城事設計節組委會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2018城事設計節 | 美好玉田改造設計師全體亮相
一張圖讀懂今天的蘋果發布會(設計師版)

TAG:AssBook設計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