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戰時期,中國蠶絲曾「牽制」蘇聯導彈

冷戰時期,中國蠶絲曾「牽制」蘇聯導彈

冷戰時期,蘇聯導彈工業曾因一種材料缺貨而陷入難以為繼的地步,這不是貴金屬,也不是高精密電子儀錶,而是中國出產的蠶絲。俄羅斯導彈設計大師涅波別季梅透露了此事的詳情。

冷戰時期,中國蠶絲曾「牽制」蘇聯導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從1950年開始,涅波別季梅進入蘇聯導彈研發部門工作。當時各國開發的戰術導彈特別是反坦克導彈,都需要一根非常細的纜線連接著導彈和發射器,士兵通過纜線嚮導彈發出指令,使之擊中幾千米外的目標。這根纜線由數根金屬導線組成,每根導線都用極細的絲線纏繞,保證相互絕緣。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只有中國出產的蠶絲才能滿』足這一需求。

冷戰時期,中國蠶絲曾「牽制」蘇聯導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蘇建立密切關係,蘇聯每年以紡織工業部的名義向中國套購數萬噸蠶絲.其中只有少量蠶絲提供給紡織廠,而大部分提供給國防工業部,用於造導彈。

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中蘇關係徹底破裂,中國拒絕向蘇聯提供蠶絲,蘇聯國防工業部領導人烏斯季諾夫頗感頭疼,蘇聯每年要生產4萬枚反坦克導彈,制導纜線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冷戰時期,中國蠶絲曾「牽制」蘇聯導彈

尋找中國蠶絲替代品的任務落在涅波別季梅頭上。起初,有人建議用蘇聯加盟共和國烏茲別克生產的蠶絲來取代。但他飛往塔什幹了解情況後,才知道當地產的蠶絲根本不能與中國蠶絲相提並論,首先是這裡的產量太小,其次是烏茲別克的絲線比中國蠶絲粗3倍.而且重量也高出兩倍,完全不適合導彈使用。

有一天,涅波別季梅對一位剛從美國出差回來的蘇聯部長看得出神,因為他穿的襯衫面料很像中國絲綢,但湊近觀察就發現是化纖面料。涅波別季梅好說歹說,終於買下這件襯衫。

冷戰時期,中國蠶絲曾「牽制」蘇聯導彈

幾經研究,涅波別季梅總算弄清了布料的名稱和特性,這就是拉芙桑合成纖維,但如何大批搞到這種纖維;對蘇聯來說仍是個難題,因為貨源基本控制在西方國家手裡。涅波別季梅求助神通廣大的克格勃,通過第三國(據說是印度)買到拉芙桑纖維的全套生產設備,

幾個月後,蘇聯反坦克導彈又開始拖著新式導線飛起來了。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軍隊用蘇制反坦克導彈重創800輛以色列坦克,這些導彈都纏有拉芙桑纖維絲線;更料想不到的是,用拉芙桑合成纖維織成的鮮艷服裝後來還成為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地時尚男女的最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日俄戰爭時,張作霖是不是「牆頭草」?
百慕大為什麼頻現「死人復活」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