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跨國婚戀:異族男女眼中的彼此

跨國婚戀:異族男女眼中的彼此

人類的婚戀生活是生命意義的一個部份,沒有這一生活,一切輝煌就會黯然失色,人類就會既沒有過去和現在,也沒有將來,無論什麼樣的理想的政治、絕佳的經濟、美妙的宗教,都將在人類綿延的中斷之際而徹底消失。

恐怕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象美國這樣,異族婚戀如此普遍和迅速增加。這些婚戀現象的行為和心理,不僅是社會心理學家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也是令讀者關心的問題。本文所要討論的就是在美國的華人和白人婚戀現象中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美國,傳統的少數族群研究通常把亞裔歸為一類,若再進一步劃分,則將東亞(如華裔、日裔)列為一類。本文分析的主要是華裔的異族婚戀現象。

一、異族婚戀:美國日益廣泛的社會現象

美國的人口普查發現,1990年有200萬兒童生自異族婚姻,比1980年多了一倍,比1970年多了四倍。1997年12月5日的《今日美國》刊載了一份蓋洛普民意調查,其中提到,57%以上的美國年青人約會過異族對象(包括白人、黑人、拉丁裔和亞裔)。原因之一是,多族裔社會結構的日益發展,使中學裡少數族裔的學生從1976年的24%上升到1997年的35%,青少年有了與更多的異族伴侶相遇的客觀環境。原因之二是,家長們對異族婚戀比以前寬容了,有62%的受訪家長表示完全接受兒女的跨族裔戀情。原因之三是,青年人對異族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有97%的被訪者覺得異族對象有吸引力,此外,「好奇」、「標新立異」、甚至「滿足對家長的叛逆心態」等心理也促成了與異族對象的交往。

筆者曾對選修「東西方性愛哲學比較」這門課程的182名學生(共四期,其中白人86名、亞裔47名、拉丁裔38名、黑人11名),作了異族婚戀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見下表),發現多數學生對異族婚戀的態度是正面和肯定的。

二、對異族婚戀的動機和結果的一般分析

為什麼文化、種族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之間會發生愛情呢?美國學者們在研究中發現了下列直接動機:首先是對異族異性的神秘感和新鮮感,藉與異族結婚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其次是對某種本族異性缺乏、而異族異性正好具有的生理、心理、情感、體質特徵的偏好;第三是對異族人文的興趣延伸到對該族異性的興趣;第四是雙方生活中的現實需要;第五是出於遺傳優生觀的考慮。

美國性心理學家威爾特·查爾(WelterF. Char)認為,異族婚戀的動機不能只歸結為「上意識」,而應該是「上意識」與「下意識」的結合。還有人認為,這類動機不能完全用科學主義的方法來解釋,其中至少有一部份是屬於東方神秘主義的。

事實上,上述的直接動機有時可能還受到一些文化、心理因素的潛在影響。例如,有人選擇異族婚戀,是認為來自不同文化的配偶可以給自己帶來本文化所缺少的益處。又如,有些持有「理想主義」觀念的人,把異族婚戀與平等、博愛等高尚的社會價值觀聯繫在一起,在社會中存在著傳統的劃分族裔等級的觀念時,這類人可能視與「低等」種族的異性的婚戀,是對主流社會權威的叛逆和對受壓制者的認同,是自己的「救世主」式的奉獻。

一項研究結果揭示,開放的猶太女性與異族通婚的比率比其他族裔要高,美國還出現過視白人與黑人通婚為「解放」的象徵。還有,當一些人與本族異性的婚戀關係不成功時,會抱著「第二最佳選擇」的心態,在異族中尋找婚戀對象。此外,孩童幼年期接觸到異族異性的關愛而產生情感依戀,可能也會影響其後來選擇該族的人作配偶。

父母對孩子婚戀行為的影響也可能導致異族婚戀。有時父母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意,或許會有意無意地鼓勵子女找異族的配偶;有的父母強迫子女找同族的配偶,最後子女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偏偏去找一個異族配偶。

美國社會中對異族婚戀的比較開放的看法是,異族通婚是人類相互關係理想化和進步的表現,它打破了種族之間的偏見和隔閡,參與異族通婚的人都是強有力、有勇氣和具有崇高理念的。而另一種針鋒相對的看法則視異族通婚為不健康、不正常、不明智。

華裔婚姻學家徐靜(譯音)在作諮詢時,對有異族通婚意向的人提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應評估異族婚戀的動機,除了羅曼蒂克的、「求解放」的、自我實現的、意識形態的、以及其他特定的政治、經濟、宗教等動機外,還可能有異常因素的影響;其次,雙方要認清願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人們通常是根據自己的想像來看待其他族裔的,往往出於良好的願望來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異族婚戀對象,但以後可能發現對方與自己的想像並不一致;再次,雙方應該預估未來可能的困難,一旦婚戀浪漫期一過,在實際生活中會遇到婚前沒有想到的問題,如錢財、孩子、娛樂、個性、社會歧視以及親戚關係等;最後,還應該對彼此的能力和相適性有所認識,為了應付今後的各種挑戰,雙方必須有一定的自強力和意志力量,並且能相互自覺調適以達到諧調。

三、在美華人的代際差異與異族婚戀模式

在美國的華人有著明顯的代際差異,不同代的華人的婚戀關係模式差別極大。100年前從廣東台山來的移民,絕大多數是男性,後來大多居留在唐人街,受教育程度較低,語言文化的隔閡使他們很難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回到故鄉娶親,當時很少有異族通婚現象。

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華人(American Born Chinese)接受了完整的美式教育,文化上基本上被同化了,其中有專業能力者可以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在這個族群中,異族婚戀現象就普遍多了,因此他們往往是異族婚戀研究的對象。

1996年考琳·方教授和珠蒂·楊教授在英文《亞美雜誌》上發表了「尋求合適的婚配:華裔日裔美國人的異族通婚」一文。她們認為,過去美國的異族通婚研究只注意亞裔女性與白人男性之間的婚戀,現在應該也研究亞裔男性與白人女性之間的婚戀;同時,過去的研究偏重人口統計數據,現在應該更重視個人訪談資料;還有,過去的研究多用同化主義來解釋異族通婚,即認為只有當異族之間的差距縮小後,才可能真正談得上浪漫的愛情與和諧的婚姻,現在這一分析應該深化。

這兩位學者訪談了19位女性和24位男性亞裔,他們出生在四十至五十年代,有的幼年時移民美國,有的出生在美國、屬於廢除反異族通婚法和支持民權運動的一代。這兩位學者在訪談後總結了這些華裔與白人的異族婚戀過程的七個特點。

第一,可接近性是異族情愛和協調的先決條件。所有受訪者與異族的異性朋友都有充份的接觸機會,然後逐漸親近,基於愛情而成婚。第二,缺少接觸本族異性的機會。有的女性被訪者原打算找同種文化的異性對象,但在婚齡期或居住地卻沒有這樣的機會,所能接觸到的異性幾乎都屬於異族。第三,對本族異性不滿。許多男女受訪者認為,本族的異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白人更具吸引力。此外,不少女性還認為,本族的男性不能平等對待她們。第四,高度認同美國文化,認為本族的異性在價值觀、愛好、生活態度等方面比較保守,落後於美國的主流文化。第五,不少訪談者企圖避開父母的婚姻模式。第六,同族的社會關係圈子很小,血緣關係很近,發展同族婚戀關係有可能導致近親結婚。第七,抱有「高攀主義」的婚姻觀,想找一個種族或社會地位「高」一些的配偶,藉此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但考琳·方和珠蒂·楊在她們的研究中沒有分析六十年代以來華人新移民的異族通婚狀況。六、七十年代時,到美國的華人留學生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大批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來到美國。這些留學生基本上在本國就完成了高等教育,在美國通常又獲得了高學位和高科技訓練,很多人在大公司或大學就職。七、八十年代的港、台留學生和目前大陸留學生中的多數都留在美國,成了新移民。這些留學生或新移民中女性所佔的比例相當高,因此增加了美國大學校園裡華人女性的數量。

在華人新移民中,異族婚戀的比率雖然明顯低於華裔第二代,但正在明顯上升。過去對華人新移民的異族婚戀的研究很少,而對華裔第二代異族婚戀的研究成果也不見得適用於分析這一代新移民。例如,在考琳·方和珠蒂·楊的七點結論中,第一、二、三點可大致適用於第一代華人,第五、六點則不太適用,第四、七點雖然適用、但表現形式卻不盡相同。因此,有必要專門分析華人新移民的異族婚戀模式。

四、異族眼中的異性

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研究,並參考有關資料,從四個方面來分析、比較在美國的華人(特別是新一代移民)與白人之間的相互觀感以及可能的婚戀基礎。在談到華人的異族婚戀對象時,主要指的是佔美國人口大多數的白人男性和女性。在本文有限的篇幅里不擬涉及華人與美國其他少數族裔之間的婚戀現象,而且這類現象也相對地比較少見。

1. 白人男性眼裡的華人女性

據阿爾伯特·果頓在六十年代的統計,美國白人男性比白人女性對異族交友和通婚要寬容得多,例如,願意與日本人結婚的白人男性比白人女性多一倍。不少美國白人男性對東方女性的了解很籠統,無法在外形上區分不同國籍的東方女性。教育程度高的白人男性,對華人女性則有較多的了解。

一般來說,白人男性對華人女性的看法,在相當程度上是以白人女性為參照系的。白人女性比較獨立自主、有女權思想、家庭觀念較弱、脾氣易變、感情容易轉移、身材易發胖、發育雖早但易顯衰老。因此,白人男性認為華人女性往往有下列特點:性情溫順賢惠、處事得體、任勞任怨;家庭觀念強,盡心照料丈夫子女;教育水準高,文化素養好;持家勤儉有方,善於烹調、理財和料理家務;感情比較專一,有利於家庭的穩定;身材苗條,皮膚細嫩,容貌年輕;某些心理情感和生理特徵易使男性產生性滿足感。有的男性對那些爭取個性解放、事業心強、敢於追求的白人女性敬而遠之,因而亞裔女性更能吸引他們。

美國白人男性對華人女性的上述印象,既來自對中國文化的朦朧想像性的認知,也來自以男人為中心的思維。實際上,他們想像中的華人女性與現實中的她們有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當一些白人男性接觸了較多的華人女性後,就能克服舊的「原型偏見」的誤導,對她們有了更全面、深刻、具體的了解。有的人已經可以區分出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不同地區女性的某些差異,還有一些人甚至能區分北京籍、上海籍女性。

然而,這些比較了解華人女性的白人男性中的一部份人又產生了新的「原型偏見」,大致有以下幾點:第一,華人女性棉里藏針、柔中有剛、軟中有硬,嘴上不說、心中有數,更具現實理性,比白人女性有心計、有謀略,往往以退為進、善用迂迴戰術、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第二,婚姻觀較現實,有明確的利益目標,如獲得綠卡或經濟保障等。第三,金錢觀念雖強,但對財產的法律觀念尚弱,比較注重眼前的直接利益,而不象白人女性那樣更注重權益的法律保障。第四,社會適應性強,比華人男性更容易融入西方文化,但有較多的盲目模仿性,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第五,不少華人女性在性關係上並不如想像的那樣保守,而是相當的開放。第六,對婚姻和感情的忠誠度與傳統的華人不同,也容易發生感情轉移,常常是遇到更富有的男性就移情別戀了。第七,比較注重生活的物質享受,而不太注意多元文化的精神情趣。第八,比較注重形式上的獨立和自由,而忽略真正的人格上的獨立和自由,往往表現出一種消極的、而不是積極的個人主義,即不是自覺、主動和有意識地把自己作為女性的一員而去爭取女性的權益,而只是關心自己的利益。第九,比較注重外在的「浪漫愛」,而忽略發自文化、精神素養的內在的「浪漫愛」,因而被白人男性西方式的外表儀容、姿態舉止所吸引。

2. 華人女性眼裡的白人男性

美國亞裔社會學家辛納嘎瓦(L. Shinagawa)和龐(G. Y. Pang)在研究中指出,大部份亞裔婦女與白人的異族通婚不僅僅是以浪漫的愛為基礎的,也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那些已經被同化、地位較高的亞裔女性更強烈地期望這種關係。華裔社會學家貝蒂.宋訪談了紐約地區50個華人異族通婚案例,她認為,被美國文化同化的程度直接影響到華人女性與異族通婚的比率,即被同化的華人女性更希望通過與白人的通婚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華人女性對白人男性的印象往往也是從對方文化的朦朧想像性的認知中得來的,同時還受到自己心理特質的影響,也可能被「原型偏見」誤導。大致說來,華人女性對白人男性特點的理解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受遺傳影響體型較高大,又因為普遍喜歡體育運動,因此體格健壯。第二,性格開朗率真,言談幽默風趣,舉止自然得體,待人禮貌周到。第三,教育程度高,多有職業專長。第四,文化和藝術修養高。第五,自主、自信、自立,重視自己的權益。第六,人文精神強,尊重別人的隱私和個人選擇,富於同情心。第七,很注意女性的需要,會創造浪漫情調和運用性愛技巧。第八,注重外觀形像,如服飾、髮型、面容保養等,注意清潔衛生,如每天沐浴、更換內衣等。第九,沒有隨地吐痰、擤鼻涕、丟煙頭、大聲喧嘩等個人不良習慣。第十,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如守時、守信用、不撒謊等。十一,注意生活品質和業餘愛好的多元化。十二,注意夫妻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和個性發展空間。

需要說明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女性與來自港台的女性在價值觀和判斷力方面很不相同。大陸長期封閉、政治壓抑,民眾無法客觀全面地了解美國社會;一旦對外開放了,某些大陸女性的價值觀和判斷力就往往從一個極端移到另一個極端,從過去視美國人為「帝國主義侵略者」一下子變為把美國人看做自由民主的偶象。而來自港台的女性對美國人的基本看法長期以來始終是比較穩定的。

其次,來自大陸的女性經濟狀況一般較差,到美國後想往著中上階層的富足生活,視得到金錢和物質享受為其「美國夢」的實現,結果就傾向於投靠「富有」的白人男性。而來自港、台、新加坡的女性則相對地比較富裕,比較少通過異族婚戀來獲得經濟上的滿足。

再次,大陸長期以來對婚姻和兩性關係的教育近于禁欲主義,又由於社會政治動蕩,造成了大量的孽緣、苦難和不幸的婚姻、以及單身大齡女性等畸形社會現象,女性在這樣的環境中從情感到生活等方面都歷經磨難。她們到美國後進入了一個陌生但充滿無限生機的新天地,美國社會的自由平等、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好萊塢編織的有關浪漫性愛的美妙故事,讓她們感覺到自己的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這些本來就具有東方魅力的女性,很容易遇到白人男性的大膽「進攻」,而白人男性與她們所了解的中國大陸的男性又構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那些來自港、台的女性則並沒有如此的心境。

華人女性對白人男性的種種「原型偏見」中,最重要的、也最可能誤導的有兩條:第一是以為白人男性都很「富」,其實並非如此。雖然美國的多數人自認為屬於中產階級,但大多數中產階級是靠貸款過日子的。大學教育、房子、汽車、甚至傢具和家庭電器等幾乎都用貸款支付,也就是把未來的購買力提前使用了,一旦丟了工作,一切都會被銀行沒收。同時,雖然美國的收入不低,但稅收也不少。例如,一個公立大學的教授繳付各種稅收後,實際拿到的現金只有收入的一半多一點。此外,對一個美國男人來說,結得起婚離不起婚,離婚一次就可能賠掉房子和其他家產,甚至從今後收入中留出一半作子女撫養費。對一個華人女性來說,嫁個白人男性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保障終生過上富裕生活。

第二種偏見是以為白人男性都很「酷」、很浪漫。美國的社會制度和人文精神造就了無限生機和活力,美國人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充滿著自信、樂觀和奔放的熱情。然而,得天獨厚的美國人同時也背上了另一個「包袱」,那就是美國人的優越感。美國社會雖然很開放包容,但許多美國人對美國以外的事物知之甚少,他們注重實用主義和經驗,相信科技和效益這些能證明或能計算的事物,卻不願多動腦筋去學習和思考那些距離自己較遠的東西,因此歐洲人認為美國大眾階層的文化根基不深。美國的文化是一種商業性的大眾消費文化,有外在吸引力和刺激力。在這種文化熏陶下的美國人,往往也只注意實用化、形式化、技巧化、效益化的外在包裝。在華人女性面前,白人男性可能很善於製造浪漫的氣氛、說著深情的字眼、舉止溫柔,「他」總能不斷地布置一些讓「她」意外驚喜的事,送一些經過察言觀色、知道「她」一定喜歡的小禮物,找一些「她」聽了很自然的借口、約「她」同在一個只有兩人的私人空間。但美國白人男性將「性」、「愛」和「婚姻」分得非常清楚,絕大多數人都有過婚前性行為,80%以上的人有婚外性行為。

不過,也有一些比較成熟和清醒的華人女性,注意到了白人男性、尤其是當代青年男性的另外一些「特點」。第一,由於注重實用主義,知識面較窄,只追逐職業市場的需求,不注意整體知識的結構,例如很多人只懂電腦,成了一種專業機器。第二,有「美國第一」的強烈優越感,容易居高臨下地看待其他文化和民族,並不想了解美國以外的事物。第三,人文精神雖較強,但人文知識卻很弱,對文史哲一類的領域不感興趣。第四,由於物質條件相對優越,制度完善穩定,缺少經受大災大難的歷煉,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較膚淺。第五,生活目標上過於注重好車、好房子等物質享受。第六,雖然注意在形式上尊重女性,但骨子裡是否如此則不一定。第七,性關係上比較隨便,可以把性、愛和婚姻三者完全分開處理。第八,過於注重外表儀容舉止,不太注意內心修養。第九,過於強調個人權利,不強調對社會和團體的義務。第十,過於誇大獨立性,親情關係鬆散。過於強調夫妻關係的相對獨立性,家庭觀念不強。十一,經濟收支分得過於清楚,結婚之前就在法律上預留分產的後路。十二,過於強調個性的標新立異。

3. 白人女性眼裡的華人男性

白人女性對華人男性的一般印象大致來自唐人街、大學校園及高科技公司這三類地方,難免含有刻板的原型偏見。

唐人街的華人男性一般是第一代移民,英文差、不懂美國文化,很難融入主流社會。對這類華人男性的評價往往帶有偏見,即認為他們身材矮小、臉型瘦尖、面色灰黃、深眼窩、厚嘴唇、小鼻子,動作快捷,說話聲音大,喜歡拖長音;這些人很能吃苦耐勞,但文化不高,大多從事餐館、洗衣店等各種分散型小買賣;他們頗重義氣,講究傳統的習俗和規矩,宗族觀念強,常以某姓氏為亞文化的聚集紐帶,封建幫會起著很強的社區控制作用,有少數人處於黑白道之間;大男子主義觀念較濃厚,但對家庭有很強的責任感;善於趨利避害,往往可以在不張揚的情況下保護自己並獲得利益;比較信奉傳統宗教,多數相當迷信;不太注意衛生,不很重視教養,有不少不良個人習慣,花太多時間在吃喝上,不少人好賭。

校園中的華人男性包括二次大戰後從大陸來美的留學生、六十年代後從台、港來的留學生、以及八十年代後從大陸來的留學生,此外還有華人的第二代。據有關資料,對這類華人男性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聰明勤奮,多在數理化學科領域出類拔萃。第二,許多人不熱衷社會公益活動,往往給人以書獃子(Nerd or Bookwarm)的印象。第三,由於不常參加體育活動,多數人身體瘦弱、不強健。第四,有比較現實的功利目的,多數對人文、社會科學不感興趣。第五,善於考試,但讀死書的人多,具創造性的人才少,多數人僅能成為某個行業的專業「機器」,很難有大的成就。第六,表面上「扎堆抱團」,但並不象日本人和韓國人那樣有團隊精神。第七,不太能夠與美國學生融合在一起。

許多「校園型」華人男性畢業後在高科技公司工作,對他們主要有以下幾點評價。第一,教育層次高,熟悉和勝任本專業工作。第二,因文化和語言限制,很難進入高級管理層。第三,明哲保身,往往採取消極的個人主義,只想「搭便車」,不注意積極爭取個人權益。第四,同族內鬥、猜忌和排斥明顯多於其他族裔。第五,理論性較強,應用能力則不一定,因鮮有創造性,故職業機器的特點顯著。第六,不能有效地融入主流社會。第七,喜歡單幹而不善合作。第八,多數人僅注意個人事業,不重視回饋社會,不熱心公益事業。第九,多數顯得文弱、呆板,缺乏朝氣和幽默感。

由於生理、心理及文化偏見等原因,一般的白人女性不會覺得華人男性在情愛方面有吸引力,但在五種情況下則例外:首先是華人男性極為出色、特殊或相當成功;其次是受過教育的第二代華人、或童年即移民美國、已美國化的華人,因善於與白人女性溝通,身材體態、舉止言談富有魅力,而為白人女性所接受;再次是一些對中國文化相當熱愛的白人女性或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的女學者、女學生,因愛屋及烏或專業需要而對華人男性情有獨鍾;第四是一些在本族婚戀中遇過麻煩的白人女性,試圖在異族男性那裡尋求慰籍,或是極少數追求獵奇的白人女性,想在華人男性那裡獲得滿足。

白人女性對華人男性的個人特質有以下幾點比較正面的評價。第一,注重家庭價值,責任感強,遵守作為男人和家長的承諾。第二,感情內在、細膩,相對地比較忠誠。第三,比較捨得為女性花費,不太計較得失,不象白人男性那樣在經濟上分得很清。第四,講義氣、重信諾,人情味濃,重視社會人際關係。第五,心理素質很獨特,有很強的堅忍力和剋制力,不容易情緒波動。變通的能力很強,較容易適應各種困難條件。第六,對事業比較投入,刻苦耐勞。第七,智力優秀,反應敏銳,領悟力快。第八,動作靈活快捷,容易掌握各種技巧性的運動。

一位學者曾在一篇關於「白人男性特質」的文章中認為,與美國白人男性相比,美國的亞裔男性比較「矮小、固執、不雅觀、其貌不揚和缺乏自信」。在美國,白人女性往往覺得華人男性保守、乏味,男性魅力不夠,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容易滿足白人女性的需要。上述的對華人男性的評價大都出於某種原型偏見。不過,對下列白人女性關於華人男性的負面評價,華人也應該自我反省。第一,不重視男女平等,具有大男子主義和性自我主義。第二,不善於浪漫的外在表現,不太注意儀錶和「包裝」。第三,大多數不注重體育活動,身體不夠強壯,一般不參與飛行、跳傘、登山、野營、摩托、航海、潛水等激烈運動。第四,過於強調烹調的口味,而不注意健康飲食,因而有時顯得營養不良。第五,衛生習慣較差,不太注意養成良好的教養和生活習慣。第六,不熱心公益事業,社會公德觀念尚差。第七,法律觀念不強,凡事喜靠人事通融。第八,創造力不強。第九,過於依賴金錢和物質利益來吸引女性。

八十年代以來,各個階層的越來越多的華人男性來到美國,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國白人女性訪問過中國大陸及香港、台灣,因而她們對華人男性的觀察就深入了一些。這有助於改變對華人男性的原型偏見。前文所述的方、楊教授在她們的研究中就發現,隨著亞裔地位的提高,美國主流社會對亞裔男性的偏見已逐漸有所變化,以致亞裔男性與白人女性的通婚率也有明顯的提高。她們指出了三個新趨勢,第一是美國影視中出現了李小龍、李傑森和王慎德一類的英武形像,甚至在一些日曆中也出現了亞裔男性健美的體魄;第二是亞裔男性被視為模範少數族裔,其經濟地位比其他族裔更為穩固;第三是不少白人女性從過於追求外在體魄的「理想男性」開始轉為更注重具有內在魅力的男性。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香港、台灣的制度和經濟社會發達程度又遠遠優於大陸,因此華人的層次和地域差異非常大,確實不能用單一模式來評價華人男性。例如,大陸人和台灣人、大陸的北方人和南方人,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特徵、體質上都有差異。過去美國主流社會認為,在美華人不熱心公益事業、不視自己為美國人,對美國政治不感興趣,但近年來亞裔的參政活動已日益活躍。現在美國的主流社會常把華人及其他一些亞裔視為「模範族裔」,一些社會人士和學者認為,這可能又形成某種刻板形像,有利亦有弊。在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的一次討論會上,多數亞裔問題研究者認為,對亞裔的刻板形像是亞裔樹立其形像的一個沉重負擔。

4. 華人男性眼裡的白人女性

有些華人認為,美國白人女性是世界上最獨立、自由、傲慢、也最狂妄的女性,這也許同樣是出於某種原型偏見。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女權主義運動的大本營,是因為美國女性確實是通過自己的奮鬥、最終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有的學者曾列舉出在華人男性眼裡白人女性的以下特點。第一,思想和行為的自主性強,強調積極的個人價值,主張自身獨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以及應得的權益,不象有些東方女性那樣對丈夫有很強的依賴性。第二,注重以愛情為訴求、性吸引為動力的兩性關係和婚姻模式,不計較對方的家庭背景、物質條件、職業情況或宗教信仰,不象一般東方女性那樣比較注重以現實或功利的目標。第三,相當數量的白人女性受過高等教育,具有專業或技術能力。第四,因發育良好、身材健美、外形更為性感。第五,青少年時期的性教育以及青春期的性經驗使她們較為成熟,在兩性關係上敢於主動。第六,精力旺盛、身體條件好,許多人在不耽誤自己事業的情況下,照樣能操持家務、照顧子女,而不象一些東方女性那樣喜歡做家庭婦女。第七,性格率真,做事坦蕩,喜怒形於色,較少心計,不象相當多的東方女性那樣內向含蓄而難以捉摸。第八,經常將性、愛情和婚姻分別開來,即認為性或愛不一定非要以婚姻為前提、不一定非要有形式上的名份。

1997年在北美心理學會的年會上,與會學者宣讀了三份對女大學生約會和擇偶標準的研究報告。這些報告表明,多數美國的白人女性把富有排在誠實、相貌和重視家庭生活之後。例如,一位研究者請103位白人女性在四類男性中選擇一人作為婚戀對象,這四種男性分別是外形漂亮但有些偽善的研究員,外貌平庸但忠誠、樂於助人、與人為善的汽車修理工,有很多錢、但沒有時間陪妻子兒女的醫生,年薪只有兩萬美元、但喜愛孩子、有較多時間投入家庭生活的教師。結果最受歡迎的是教師,有60多名女性選擇他為擇偶對象,而選擇那位醫生的則只有15人。

由於美國女性進入大學就讀的比例相當高,所以大學女生的擇偶標準在同齡女性中有相當的代表性。加拿大多倫多的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大學女生的擇偶觀念富於浪漫色彩。一些專家認為,北美地區的大學女生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感情型」的女生較喜歡用個人的價值觀來判斷事物,婚姻關係多能維持較久;「思考型」的女生較喜歡分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進行邏輯推理,其婚姻往往是最短的;「感覺型」的女生喜歡有變化而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離婚率也較高;「判斷型」的女生喜歡條理,善於權衡利弊,故離婚率往往比「感覺型」的要低。

下面用一些個案來進一步說明華人男性對白人女性的觀感。

溫斯頓·方是美國的第五代華裔,其父母均為華人,雙親的婚姻和家庭關係中仍然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的劣根性。他不喜歡父親的霸道,也不喜歡母親經常用對孩子撒謊的辦法來控制他們。他起初曾按照父母的意見找華裔女友,但交往了兩個華裔女友後,發現她們都具有他父母身上的那種他不喜歡的文化烙印。後來他認識了白人女友貝蒂,同居五年後結了婚,他倆之間有著平等的關係和良好的交流。威斯·金不願意與華裔女性結婚,因為這樣一來就好像「娶了自己的姐妹」,有一種亂倫的感覺。他兩次結婚的對象都是白人女性,第一位妻子格瑞絲有傳統西方女性美的原型,但生活九年後離異,第二位妻子麗婭是一個「冷靜、智慧、可信賴的女性」,他與她有著共同的價值和生活目標,但沒有那種她是「姐妹」的感覺。卡爾文·鍾也有同威斯一樣的看法。對他來說,華裔女性都像他的姐妹,而且從她們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到自己母親的影子,同她們結婚就象同自己家裡的人結婚一樣。他後來交往的全部都是白人女性,他說,「你應該知道白人姑娘,同她們約會」。他認為,同白人女性交友和結婚才最終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拜倫·吳與他現在的白人妻子是在學校里認識的,不久即同居併合資買了房子,起初並不認為正式結婚有多重要,後來水到渠成了,便去辦了手續。他認為,與妻子之間很容易溝通,而且不拘形式,雙方之間也沒有什麼物質要求。第三代華裔丹尼爾·陳談到他的白人妻子時說,他是「遇到了自己想遇到的」。他認為,自己的婚姻是完全建立在浪漫愛的基礎上。湯姆是生長在夏威夷的華裔男性,他認為自己之所以同白人女性結婚,是因為他居住的地區具有多族裔色彩,這裡的白人女性更能接受少數族裔。

洛杉磯的一位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對筆者說,他在學校里總是約白人女性,因為她們只要喜歡你,從不注意你的家庭背景,好就聚、不好就散;平時兩人各自付帳或輪流付帳,誰也不欠誰,大家相處得很痛快;可如果找了華人女性就麻煩一些,本來雙方的交往是兩相情願的,一旦要分手,華人女性往往認為是被玩弄了、吃了大虧,不是尋死覓活、就是鬧得沸沸揚揚,定要搞出個是非曲直或得到某種物質報償。一位在國內離過婚的中國大陸男性與一位白人女性結婚後,根據自己的經歷比較了華人和白人女性,覺得不應當認為中國女性一定賢惠、而白人女性就一定不賢惠;在中國大陸的城市裡「妻管嚴」有相當的普遍性,自己在大陸的華人前妻就有「大女子主義」的特點,而現在的美國妻子則相當溫良柔順,很會持家,對兩個孩子也照顧得很好,到他家做客的華人都有此感。在小學時代隨父母從中國大陸到美國、現已高中畢業的丹尼爾對筆者說,從中學一年級起就有了第一個白人「女朋友」,到現在已交往過七、八個,但她們大多都轉學搬走了。當談到為什麼不交華人女朋友時,他覺得,華人女生很像墨西哥裔女生,穿戴打扮都怪怪的,說話和舉止也很彆扭,而且不少華人女生有些Snob(勢利眼),經常留意男生有沒有好車、家裡富不富;相比之下,美國白人女生則大都不會如此。他的家境不很好,自己除了課餘打一點工,還經常在學校里把被扔棄的飲料罐順便收集起來送到廢品回收站,每月可得20多美元,他認為這樣可以一石二鳥,既保護環境又有點收入。他的白人女友對此並不在乎,但華人女生則很可能因此而看不起他。

有的學者將白人女性的負面特點歸納為以下七條。第一,過於追求男女平等,甚至鼓吹女尊男卑。第二,自負任性,喜怒無常,說翻臉就翻臉,高興時就非常浪漫,不高興時就將男性稱為「性攻擊」,搬出「約會強暴」來威脅對方。第三,因過於強調自身的獨立性,與丈夫在經濟上分得很清,各有自己的銀行戶頭,對財產的法律訴求比較認真,故夫妻關係顯得冷淡。第四,喜歡求新,感情容易變化,從而造成婚姻的不穩定。第五,在骨子裡有強烈的人種優越感,可能看不起其他族裔。第六,喜歡動輒對簿公堂。第七,因過多的戶外運動,30歲後皮膚變粗、身形變胖。

五、中美異族婚戀中的相互調適問題

任何婚戀過程都是雙方相互調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雙方必須不斷地克服個性、教育程度、生活經歷和情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以便相互適應。由於文化等方面的差異,異族婚戀的雙方比同族婚戀要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難題,很多異族婚戀關係狀態都是處於成功與失敗這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間地帶。下面對異族婚戀關係中可能遇到的幾類問題作一個大致的分析。

1. 從「是」、「不」和「謝謝」看不同文化的溝通問題

美國學者理查德·馬考夫(RichardMarkoff)指出,因為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形成的思維方式有差異,所以溝通是異族通婚的最大障礙。同種文化的人在長期的自然、漸進的約定俗成中知道該怎樣向對方表達一項事物或一種情形、以及怎樣理解對方的表達;而兩個屬於不同文化的人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全部認知、並學會理解這種表達的約定。由於對各種概念的界定不同,任何兩種語言之間的對譯都會產生模糊性、歧義性和不確定性。

例如,比較傳統的華人所說的「是」和「不」與西方人說的「Yes」和「No」有相當大的區別。西方人的「是」和「不」往往只是對某一事實肯定與否的簡單判斷,只有實踐性、經驗性的含義。而中文裡一個簡單的回答「是」或「不是」往往比「Yes」或「No」的涵義複雜得多;華人說「是」或「不」時,未必是對某一事物的直接表態,而可能是對既定的人際關係和應遵守的倫理秩序、價值體系的間接表態,符合那個體系就說「是」、否則就說「不」。所以,華人所說的「是」和「不」,既含有所謂儒家的倫理「確定性」,又有所謂道家、佛家的某種「無為」或「隨緣」的「不確定性」。華人在使用「是」或「不」時,常常明顯地留下了迴旋的餘地或持保留的態度,有些華人甚至並不直接用「是」或「不」作簡單應答。比如,當一個西方主人問一位中國客人,是喝咖啡、可樂、果汁還是冰茶時,後者常常會習慣性地回答:「隨便」、「都可以」、「無所謂」等,結果使主人摸不著頭腦。

又如,當一位白人丈夫說,「這個周末我們應該去拉斯維加斯(賭城)賭一把」、而華人妻子回答「是」時,這個極簡單的回答中可能帶有很複雜的不確定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從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出發,也可以對這兩句話做出不同的解釋。從話語分析的角度看,「丈夫」的這句話可能是陳述意見,也可能是提出要求。倒底是試探性的、有協商餘地的,還是命令型的?在雙方都信奉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圍里,其含義是前者;而在大男子主義的文化氛圍中則可能是後者。同樣,「妻子」的這個回答,可能是高興的贊同,也可能是無心的應對,可能是有意的取悅,還可能是無奈的服從。倒底她是自覺、積極、主動地想要參與,還是只不過消極、被動地應付?在男女平等的文化觀念里,可以被解讀成前者,而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中則會被解讀成後者。一個傳統型的華人妻子所說的「是」,可能並非對該不該去賭城、有無興趣、什麼時候去、賭博對不對等具體問題的回答,而是對丈夫的地位、價值和權威的肯定;而一個白人妻子在這類對話中所說的「是」,則可能是考量了自己的興趣、當時的情緒、有無時間、交通是否便利、在賭場怎麼安排孩子等具體問題後,所做的肯定回答。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有時白人丈夫會對華人妻子一味的「是」感到不解,甚至反感,認為是她不懂得選擇、缺乏主見的回應,或者覺得她表面上無異議地附和,實際上是怕負責任。還有的西方人對東方文化中的言行不一、拐彎抹角感到不適應。

在不同的文化中「謝謝」的用法也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謝謝」可適用於一切關係、包括夫妻之間,說了「謝謝」並沒有什麼特別之意,但不說就有點特別的含義了。如丈夫或妻子為對方做了一件哪怕是很小的事,對方都會很自然地說聲「謝謝」,如果不說、就會顯得氣氛很不融洽。相反,在日本,「謝謝」決不應用於家庭之內,那是見外的表現。而在華人夫妻中,若使用「謝謝」反而顯得不親密,造成了一種陌生感。因此,在東西方婚戀中僅僅因為「謝謝」的用法不同就可能帶來誤解。

「幽默」也可能引起不同文化之間的誤解。在一種文化中可以「幽默」的事物,在另一種文化中則可能是絕對的禁忌。在擅長幽默的西方人和不拘言笑的東方人之間的異族通婚中,幽默的表達和接受常常被誤解。此外,表情、手勢、姿勢、身體接觸等非語言交流方式也會引起異族婚戀雙方的誤解。例如,一個華人妻子看到白人丈夫與白人女性親友或熟人擁抱、甚至親吻,也許就會感到不愉快;而白人丈夫看到自己的華人妻子不習慣與男性親友擁抱或親吻,也會覺得不高興。一個華人妻子在請客的飯桌上用自己的筷子為客人夾菜,雖然在她看來是尊敬或親切的表現,而在她的白人丈夫看來,卻是一種不講衛生的舉動。一個白人丈夫婚後的第一個生日如果沒有收到華人妻子的禮物,會感到十分懊惱。

2. 價值觀念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在倫理、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的表達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西方人注重獨立性、自主性、競爭性和以權利為主的個人主義,而東方人則注重相關性、服從性、合作性和以義務為主的整體主義。西方人在家庭觀念上注重其成員的平等關係、自由抉擇、個性發展和各行其事,東方的家庭觀念中則注重其成員的尊卑等級、依附關係、定向發展和家規倫常。而不同的宗教、地區文化、職業、經濟狀況和教育程度,又會造成同一文化中不同的亞文化和次級價值觀。此外,人們在實現主觀價值的過程中,還會受到客觀環境、物質條件、現實利益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約和干擾,這都會增加異族婚戀雙方的調適困難。

不同的文化對婚姻的定位、訴求和目的也不盡相同。在家庭成員的分工、生兒育女、編製家庭預算、選擇居住環境等問題上,不同的文化也會導致不同的看法。東方傳統的婚姻觀強調傳宗接代,不斷完成以血緣為紐帶的財產和權力的再繼承,因此,在婚配時強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才女貌、門當戶對」;在這樣的婚姻觀中,男性的主要職能是支撐門面、掙錢養家,而女性的職能是管理家務。而現代西方的婚姻觀則主要是建立在浪漫愛情基礎之上的,並以雙方各自的自我實現為目的,家庭內的角色分工更具「民主、自由」的色彩。

3. 對異族婚戀關係的社會評價問題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任何婚姻都不僅是單純的私人交往,也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的社會關係。而異族通婚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就更為明顯,這種影響既可能來自雙方的家庭成員、朋友、熟人、同學、同事等,還可能來自地方社區、社團、教會等各個社會層面。例如,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一些娶了東方女性為妻的白人男性受到過相當大的壓力,親友們不參加婚禮,同事們也不邀請他們參加晚會,甚至被餐館拒絕入內。對異族婚姻的社會評價經常是建立在「原型(Stereotypes)偏見」之上的,即人們往往不具體觀察某個人,而是把她(他)視為一種文化、種族、宗教、階層的代表。這種「原型偏見」中有「正面」、也有「負面」的視角。此外,婚後的許多事也會面臨社會評價,例如,一對中美結合的夫妻有了孩子後,就會面臨起什麼樣的名字、舉行何種宗教禮儀、怎樣開慶生會等,文化習俗不同,這些形式也就不同。

4. 異族婚戀關係中的調適方式

現代婚姻是雙方自願遵守相關規則的一項契約。也有人認為,婚姻與其他社會關係一樣,實際上是一種博弈或遊戲,參與者應在認可的規則下展開活動;不過,這種規則並非一成不變的,應根據現實而不斷地調整、修訂,異族婚姻的規則也不例外。美籍華裔性學家鄭文興(譯音)認為,一個成功的異族婚姻並不在於持續多久,而在於雙方能否不斷進行「文化調整」,達到和諧的共同生活。

文化調整有三種常見的模式。第一種是「一元單向型調整模式」,即異族通婚中的某一方(讓步方)放棄自己原有的宗教、語言、飲食和社會活動等文化習慣,而服從另一方(堅持方)的全部文化習慣。其原因可能有三類。第一是「堅持方」的文化十分強大或具有很強的排他性,結果自然地主導了家庭生活方式,例如,一個與信仰伊斯蘭教或猶太教的男性結婚的華人女性常常會皈依這個宗教,一個與白人男性結婚的華人女性會讓孩子完全放棄中文、而只講英語。第二是「堅持方」的人格影響力極強,而另一方則較弱,結果強方總是以自己的觀念來塑造家庭生活,於是弱方放棄了自己原有的文化習慣而順依強方。第三是現實環境的作用或制約,例如,一個從香港來美與美國男性結婚的華人妻子,就很難象在香港那樣僱傭人為自己服務,而必須學會開車、自己到超級市場購物。

第二種是「二元雙向型調整模式」,即雙方都比較寬容和包容,各自雖然並不完全放棄自己原來的文化,但同時也尊重和欣賞對方的文化,並互相調適。例如,一個中美通婚的家庭可能用雙語來教育孩子,用中西醫合璧的方式來治療家中的病人,在美國式的家庭晚會上可以放中國音樂、吃中國菜肴,在室內裝潢上西式和中式的風格及情調相映生輝,新年前先豎起聖誕樹慶祝聖誕節,幾天後又用給紅包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等。

第三種是「多元創新型調整模式」,雙方都不太喜歡對方的文化,於是各自放棄自己原有的文化,而創立一種兩人都可以接受的新方式。例如,一對中美愛侶中,一方不喜歡在教堂結婚的方式、另一方不喜歡洞房花燭的方式,於是乾脆實行旅行結婚。

由於生理和性心理的原因,白人男性與華人女性之間不協調的可能性較低,然而,在華人男性與白人女性之間,卻比較可能不協調。華人男性若要對白人異性具有更大的魅力,應增加健身和體能鍛練,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健康的食物構成,注意儀錶、舉止和服飾的得體,格外講究個人衛生。除了加強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內在修養、注意禮貌和社會公德(如對女士的禮讓和不要大聲喧嘩)外,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行為方式與美國的主流社會向融合,加強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內在修養、注意禮貌和社會公德,如對女士的禮讓和不要大聲喧嘩等。

本文對異族婚姻的心理和行為的分析只是初步提出了問題,列出了一些相關研究的結論,對這一有趣的課題的進一步探討,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大規模調查的方法,若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實為筆者所期盼。

【參考文獻】

Barron, Milton. ed. 1972. The Blending American (混合的美國人), Quadrangle Books.

Connor, John W. 1976. A Study of theMarital Stability of Japanese Brides(對日本新娘婚姻穩定性的研究). R& E Research Associates.

Fong, Colleen, and Yung, Judy. 1995. "In Search of the Right Spouse: Interracial Marriage among Chinese and Japanese Americans (尋求合適的婚配:華裔和日裔美國人的異族通婚) "Amerasia Journal, Winter 1995/1996.

Gordon, Albert I. 1964. Intermarriage (通婚). Beacon Press.

Henriques, Fernando. 1975. Children ofConflict(衝突中的孩子們). New York: E.P.Dutton & Co., Inc.

Jones, Irene Eiko. 1972. Interracial Marriage: Japanese Woman and American Man(日本女人與美國男人的通婚).San Diego: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Katz, Ilan. 1996.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y in Children of Mixed Parentage(有混合雙親孩子的種族認同).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

Kitano, Harry H., & Yeung, Wai-tsang.1982. Chinese Interracial Marriage(華人的異族通婚).

Larsson Clotye M. 1965. Marriage Across theColor Line(跨越膚色的婚姻). Chicago: 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

Lee, Sharon M., & Yamanaka, Keiko.1990. Patterns of Asian American Intermarriage and Marital Assimilation (亞裔美國人異族通婚與婚姻同化的方式).

Shinagawa, Larry, & Pang, Gin Yong.1986. Interethnic and Interracial Marriage (加州美國亞裔的異族通婚).

Spickard, Paul R. 1989. Mixed Blood (混血).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Stuart, Irving R. 1973. Interracial Marriage: Expectations and Realities (對異族通婚的期望和現實). NewYork: Grossman Publishers.

Sung, Betty Lee. 1990. Chianese American Intermarriage (華裔美國人的異族通婚).

Tsai, Shih-shan Henry. 1986.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America (美國華人的經歷.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Tseng, Wen-shing. ed. 1977. Adjustment in Intercultural Marriage (異族通婚的調整).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Wegars, Priscilla. 1993. Hidden Heritage(隱藏的傳統). Baywood Publishing Copany.

Wilson, Anne. 1987. Mixed Race Children (混合種族的兒童). Boston: Allen & Unwin.

作者:丁子江,系美國加州州立科技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原文標題:《中美之間異族婚戀的行為和心理分析》,原載:當代中國研究,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美國本土老師名著名作精讀直播課

12月7日開始直播:【數星星】+【局外人】,

藍思級別670L ~ 750L,適合5-8年級學生。北京周五晚8:30

小班直播互動。掃碼了解詳情。Matt 老師主講。

12月8日開始的6部經典短篇小說精讀直播北京每周六上午10點

The Yellow Wall Paper

Summer in a Day

A Rose for Emily...等6篇

藍思級別700L ~ 1300L,適合初,高中年級學生。

小班直播互動。掃碼了解詳情。Amy老師主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哈佛調研:「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8歲女孩獲CCTV全國英語大賽總冠軍,這位父親的做法絕了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