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宣城畫派雙子星之石濤(下)

宣城畫派雙子星之石濤(下)

原標題:宣城畫派雙子星之石濤(下)


微信版第356期

宣城畫派雙子星之石濤

汪立軍


重修廣教寺


清嘉慶《寧國府志》記載,位於敬亭山南麓的廣教寺建於唐大中三年(849),是一代名相裴休任宣州刺史時所建。建成後唐代名僧黃檗希運禪師曾在此駐錫講道⑺。至北宋,宋太宗賜御書百二十卷,僧惟真建閣儲藏,元末盡毀。明以後,廣教寺屢毀屢建,現僅存的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的雙塔,為七級方形平面直井式塔心室仿木樓閣式磚塔,保存了唐代佛塔的風範,為全國所獨有。

兩塔水平直線距離26.9米,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也可以說是雙斜塔,東塔偏西約22厘米,西塔偏北14厘米。東塔殘高17.25米、


西塔殘高16.83米。雙塔沒有塔頂,塔身底層三面開門,東塔東面和西塔西面都不開門,2層以上均四面開門。二層內壁上嵌有一塊蘇軾於元豐四年(1081)二月十七所書《觀自在菩薩如意輪陀羅尼經》碑刻,落款為「責授黃州團練副使眉州蘇軾書以贈宣城廣教院模上人」。這時的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湖北的黃州,也正是此時蘇軾的書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著名的中國行書第三貼《黃州寒食帖》就是寫在這個時期,因此這份經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塔外壁間或用佛像磚砌成,現在東塔第五層仍可以見到4對佛像。塔的飛檐為磚木結構,塔檐有華拱出挑,牆面嵌有寶相花,呈現出佛教特有的莊嚴氣氛。塔底座有白色浮雕,每層有樓板和木梯相連。這種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國現存古塔中極為罕見。是此類佛塔中可以登臨的最早實例,廣教寺也因建有雙塔也被俗稱為雙塔寺。



敬亭山廣教寺雙塔


由於戰亂,廣教寺經歷過一次火災,寺院十分衰敗,石濤有詩⑻描繪此時廣教寺的情形:


雙幢垂泠間,黃檗古遺中。


火劫千間廈,煙荒四辟峰。


在旅庵本月的倡議下,石濤和喝濤接受了寺院的重建修復工作。宣城詩人施閏章在《石公「種松圖」歌》⑼詩中也寫到:


梅翁石公皆畫松,倔強不與時人同。


石公飛錫騰黃岳,萬松詭異羅胸中。

朅來黃檗袈裟地,便擬手擎雙塔寺。


莖草拈成丈六身,舊時雲鳥來依人。


金雞舞罷吼龍象,種松欲遍無荒榛。


上人逸興多如此,黃岳千峰歸眼底。


高坐松陰自在吟,役使神猿及童子。


客來笑把《種松圖》,看取新松種幾株。


俄傾空中聲謖謖,青天萬樹齊浮圖,


為問西飛黃檗歸來無。


在施閏章看來,石濤的到來改變了寺院的衰落,為廣教寺增添了光彩。


宣城詩人、畫家梅庚也有一首《題石濤﹤種松圖﹥》詩:

黃海松奇天下無,蒼松古貌多無比。踏翻兩地尋不得,都在石公墨池裡。石公出世好顏貌,科頭踞石但微笑。拾取青松種作林,手辟荊榛扶廣教。此地昔聞黃櫱住,金剎彌山接官路。千間廣廈一夕收,剩見雙幢矗煙霧。我聞樹木須百年,石鬆掉頭不謂然。圖成自補虯枝幹,萬樹龍鱗頃刻傳。黃櫱一去空祖庭,卓錫何來雙樹青。金雞夜叫靈泉涌,坐待松蔭滿敬亭。⑽


石濤與師兄重建廣教寺的經歷還可以找到例證。1675年,歙縣人江注⑾來到宣城,和施閏章一同在廣教寺訪問喝濤、石濤,作有《同愚翁訪喝濤、石濤兩雙塔寺》,在詩中他對石濤與師兄發出由衷的讚歎:


殘寺復為新,其功已浩浩。


門前一雙塔,將為兩師表。⑿


對他們將廣教寺修葺一新的努力表示敬佩,認為其功德好像廣教寺前的雙塔一樣矗立可表。


因為曾經丟失的《十六阿羅應真圖卷》,石濤在廣教寺修葺完工之前,秘密完成了長達六年的《百開羅漢圖》的創作,此後,他將作品留在了廣教寺。後來廣教寺將這一百開冊頁裝池,並鈐上「敬亭山廣教寺永遠供奉」的印章,首頁題有《苦瓜大和尚百頁羅漢圖冊神品敬亭山廣教寺供奉》的題籤。圖冊裝池的時間應該是石濤離開宣城之後,因為「苦瓜和尚」是石濤到南京之後的別號。


完成了師父的囑託,1675年夏,石濤至松江探視旅庵本月。梅清作《因石濤師詣九峰復寄旅庵大師》詩贈本月,由石濤攜往。詩為:


渺渺泖湖寺,經年閉竹關。


世緣空自淡,僧臘老能閑。


龕石引猿下,江雲帶鶴還。

遙知相見處.花雨重追攀。


涇川記游


涇川位於宣城市西部,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古志稱「當吳越之交會,為歙池之襟喉」。據《後漢書》載,涇縣「有涇水,出蕪湖,因水立名」。


石濤在宣城多次赴涇川遊覽、創作,主要時間在1674年秋冬和1676年春秋之際,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石濤之所以有長時間涇川的遊歷,與老鄉、縣令鄧琪棻的到任有關。


清嘉慶《寧國府志》中載:「鄧琪棻,字偉男,全州人,康熙十三年(1674)由舉人任涇陽令,多善政。」1674年秋,石濤至涇縣寓居一山寺,並移栽黃山松種於寺中⒀。 這一年冬天,石濤回到廣教寺,創作了一幅自畫像作品《自題種松圖小像》。


1676年春,石濤再赴涇縣,游幕山、賞溪,寓大安寺。嘉慶《寧國府志》載:「涇水,一名徽水,一名藤溪,一名賞溪-----旌德縣界為徽水,又北流出涇縣界為涇水,亦名藤溪,又北流合舒溪縣城西為賞溪,又北流匯為青弋江。」賞溪為青弋江以南涇縣境內的一條溪流。賞溪以東為幕山,以北有大安寺。4月,石濤來到久負盛名的桃花潭。



石濤畫作


四月的桃花潭草木蔥蘢,山花盛開。石濤在此寫有《潭上漁舟》,款題:「桃花潭上村前路,舊日漁舟靈釣來。」圖中一人泛舟潭上,山雨欲來,雲煙瀰漫,幾乎讓他找不到靠岸的淺灘。從另一幅《山水冊》上有「春夏遊桃花潭,舍舟登岸,□□龍門道上諸峰,草木如獸,誰雲不以形似之。」可知石濤此行還舍舟登岸,遊覽了龍門道上諸峰。


1676年秋天,涇縣縣令鄧琪棻來宣城,在施閏章、梅清的陪同下遊覽了城北敬亭山,意猶未盡之際,鄧琪棻提議施閏章、梅清作涇縣游。石濤三游涇川,登水西幕山大觀亭,詩酒唱和。石濤作《幕府山賞秋圖》⒁題有七律一首。

1677年秋,石濤又赴涇川,客居水西書院,據嘉慶《涇縣誌》記載:「涇舊有水西書院,已圮。琪棻興廢補闕,增置館舍,集諸生異等者講肄其中,自是儒風一振。」在水西書院,石濤繪有《人馬圖》並錄有杜甫《天育驃騎歌》的長題。又作《山水人物卷》之「鐵腳道人」,在圖的右側山石上書有「丁巳水西」四字。


涇川之行,不僅讓石濤體悟了皖南秀美的風景,而且,在涇縣與縣令、同鄉廣西全州人鄧琪棻的交往,化解了石濤心中難以平復的鄉愁。


驚聞家事


1677年,石濤在敬亭山廣教寺有過一次重要的相訪。這一次訪問,讓石濤深切地知道了家族曾經被一場滅殺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石濤《梅竹圖書畫合卷》上書有一首長詩,詩前的序文中這樣寫道:「丁巳夏日,石門鍾玉行先生枉顧敬亭廣教寺,言及先嚴作令貴邑時事。哀激成詩,兼志感謝。錄正。不勝惶悚。」可見石濤在先父的舊部口中得知自己的家事後,表現出難言的惶悚和哀嘆,全詩云:


板蕩無全宇,滄桑無安瀾。


嗟予生不辰,齠齔遭險難。


巢破卵在隕,兄弟寧忠完。


百死偶未絕,披緇出塵寰。


既失故鄉路,兼昧嚴父顏。


南望傷夢魂,怛焉抱辛酸。

故人出石門,高誼同丘山。


竭來敬亭下,邂逅興長嘆。


撫懷念舊尹,指陳同面看。


宿昔稱通家,兩親極交歡。


鬚眉數如寫,氣骨光來寒。


翻然發愚蒙,感激摧心肝。


識父從茲始,追相遙有端。


便欲尋遺迹,從君石門還。


一為風木吟,白石凄漫漫。


款署:清湘苦瓜和尚昭亭之雙幢下。

明太祖朱元璋的從孫朱守謙,封靖江王,封藩在桂林。朱守謙子朱贊儀為悼僖王。石濤有兩方表白身世的印章:一為「靖江後人」,一為「贊之十世孫阿長」。當南京福王朱由崧敗亡,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自稱監國後,旋為巡撫瞿式耜執送福建,為唐王朱聿鍵所殺。時為清順治二年乙酉(1645)。從朱亨嘉上數到悼僖王朱贊儀正是九世。朱亨嘉就是石濤的父親,因而他是朱贊儀的十世孫。


根據上述石濤的《鍾玉行枉顧詩》,證明家族在自相殘殺中被滅殺時,石濤還很小。因此他寫道「嗟予生不辰,齠齔遭險難」, 「兼昧嚴父顏」,就連他父親的容貌,也已模糊不清。當聽到鍾玉行的敘說後,才使他「識父從茲始,追相遙有端」。



石濤繪《羅漢圖》


這一次的訪問,給石濤的心靈帶來了一次巨大的陣痛和血腥的洗禮,自相殘殺的家禍令石濤對清廷沒有太大的仇恨,這對他後來兩次接駕康熙,「欲向皇家問賞心」的人生心態具有決定性的指導意義。


1678年,石濤應南京西天寺之請,經蕪湖至南京。舟至蕪湖,晤潁川汪士茂,石濤拿出自己創作的那幅《種松圖小像》請汪題了一段長跋。


1679年10月,石濤歸宣,作離別宣城的準備。冬,梅清贈石濤《廣教寺贈石公離宣赴寧》詩一首,有「客中愁是雪,而我獨開顏。將別故人去,能留數日閑」之句,表達了宣城畫家對石濤依依不捨的感情。


1680年8月,石濤離開宣城前往南京,寓長干寺一枝閣,「將行,先數日,洞開其寢室,授書廚鑰於素相往來者,盡生平所蓄書畫、古玩器,任其取去。」⒂


完n


註:

①見汪士茂在石濤《自題種松圖》上的題跋。


②《百開羅漢圖》第九開有「丁未冬於敬亭山廣教寺」的款題。


③陳孚吉,寧國人,梅文鼎妻兄。


④梅清《贈石濤》詩。


⑤石濤《登清音閣索施愚山、梅淵公和章》有「壬子新夏」(1672年)的款識。北京故宮博物院石濤山水冊頁第二頁。


⑥《宣城縣誌》載:「明清之間、每年進貢300斤。」


⑦黃檗禪師是禪宗的五大流派之一臨濟宗的始祖,臨濟宗也稱「當頭棒喝派」。此宗後傳入日本、朝鮮等地,成為這些國家的禪宗主流。


⑧見石濤《自題種松圖小像》上的題詩。


⑨見《愚山先生詩集》卷二十二。


⑩見《梅耦長詩集》。

⑾ 江註:字允凝,安徽歙縣人。僧漸江弟子,能詩畫,隱於黃山。


⑿ 載《宛陵詩》。


⒀ 見屈大均在《石公種松圖》上的題詩,有「涇西新得一山寺,移松遠自黃山至」一句。


⒁ 見張大千編《清湘老人書畫編年》。


⒂ 見李驎《大滌子傳》。


(作者系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宣城市政協文史委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製作:童達清(ltsr27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湖北應山四知堂肖店分祠楊氏遷居寧國紀略
江東建康道及職官研究三題(下)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