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上河圖》僅是一幅風俗畫嗎?它背後意在掩蓋一個大危機

《清明上河圖》僅是一幅風俗畫嗎?它背後意在掩蓋一個大危機

原標題:《清明上河圖》僅是一幅風俗畫嗎?它背後意在掩蓋一個大危機


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歷來備受追捧,被尊為國畫中的「神品」。然而,這幅圖究竟要傳達什麼樣的信息呢?


張擇端大致生活在哲宗至高宗時代,時間跨度60餘年,前後歷經四個時代。《清明上河圖》創作於宋徽宗時期,那時豪強兼并,官員腐敗,國家積貧積弱,百姓苦不堪言。儘管之前經歷過「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但並沒有扭轉日趨沒落的政治頹勢,反而內外交困,喪鐘即將敲響。


王安石變法時期,一幅反映百姓扶老攜幼、流離失所的畫圖《流民圖》輾轉傳到神宗手上,神宗看後十分震驚。他沒有料到,以開源(即加重稅負)為基本理念的新法會對百姓造成如此嚴重的危害,儘管他非常希望校正變法的錯誤,但一貫自我感覺良好的大領導又極不願意承認這個錯誤,更不希望這種錯誤為公眾所知。後來,《清明上河圖》非常適時地出現了。



與《流民圖》相反,《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京城百業興旺,市場繁榮,經濟發達,社會祥和的太平局面。很顯然,它在竭力為那個流民時代塗抹盛世光芒。

到了宋徽宗時期,政治黑暗腐朽達到了頂端。可即使如此,皇帝仍希望打造一個盛世出來,哪怕是個海市蜃樓。《清明上河圖》正中其下懷。宋徽宗見到這幅畫後,如獲至寶,又是簽題,又是鈐印,忙得不亦樂乎。這哪是什麼收藏把玩,分明另有企圖:宋徽宗希望藉此掩蓋危機,粉飾太平,頌揚自己!



與其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風俗畫,不如說它是一幅寓腐朽政治於社會風俗的粉飾圖!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張衍榮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想升職,已是最大BOSS的她能升到哪裡呢?別說還真有門兒
清朝京官生活怎麼樣?曾國藩10年升遷7次,仍交不起房租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