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這5本書,大師教你從寫作新手成為作家

這5本書,大師教你從寫作新手成為作家

1.

《成為作家》

作者: [美] 多蘿西婭·布蘭德

這是一本小書,100多頁,6萬多字,章節都很短小,很容易就讀完了。

作為一本寫作指導,這本書相當另類。它不教授寫作技巧,也不介紹文學理論,換句話說,並不告訴讀者怎樣能寫得更好。它只是告訴你,怎樣打破心理障礙提起筆來,怎樣克服懈怠堅持寫下去。

每一個提起筆的人都想成為作家,但大多數初學者遇到的最大困難其實是如何開始寫。與其說這是一個技巧和方法的問題,不如說這是一個精神問題。自己是否精神上做好了投身寫作的準備,是否將身心都調整到了寫作的狀態,這些很多初學者都沒有意識到的細節,往往也是成功作家們最難以捉摸的經驗。

2.

《普通讀者》

作者: [英] 弗吉尼亞·伍爾夫

弗吉尼亞.伍爾夫在其文學評論集《普通讀者》中這樣寫道,「約翰遜博士心目中的普通讀者,不同於批評家和學者。他沒有那麼高的教養,造物主也沒有賞給他那麼大的才能。他讀書,是為了自己高興,而不是為了向別人傳授知識,也不是為了糾正別人的看法。……他一會兒抓住詩,一會兒抓住舊書片段,也不管它從哪兒弄來的,也不管它屬於何等品類,只求投合自己的心意,能將自己心造的意象結構圓滿完成,有總是這麼匆匆忙忙,表達又不準確,而且浮浮淺淺。」

一語中的。

每次讀類似於評論集的東西,尤其是那些寫得極其精彩的評論,總是有這樣一種感受: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能夠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過一本書。不管是多麼震動人心的書,那種近乎於電閃雷鳴般轟擊的東西在閱讀的過程中呼嘯而過,合上書本之後,尚能夠感受到那種細碎的擊動,可是當自己試圖表達的時候,那些雜亂而零碎的詞句全都變得倏忽而逝,怎麼抓也抓不住。

3.

《作家筆記》

作者: [英] 毛姆

毛姆的這本筆記,似乎正是向讀者展示一個作家的修鍊過程。從素材的收集和堆積開始,年輕的時候喜歡收集警句,似乎這些簡短而蘊藏智慧的文字,恰好反應作家的態度,諷刺犀利,毫不留情。而隨著生活經驗的累加,收起了年輕的銳利鋒芒,將自己的態度融化在故事中。但不論哪種風格,都很毛姆。

讀書並不能讓人睿智,只是使人博學。讀書本來就沒有什麼准入門檻,人人皆可讀書,都能發表觀點,而且誰也不能強迫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這種博學的載體,或許可以增加你的腦容量,但卻並不能改變你的判斷力。因為這種判斷力還需要人情世故的洗鍊,需要人的引導。那讀書的價值還大么?現在人們對「沒有目的的讀書」大為吹捧,如果非要冠以目的性,那隻能是樂趣。

4.

《我怎樣寫小說》

「我怎樣寫小說」寫了老舍怎麼開始寫作,一些作品寫作的背景還有作者對文學的看法,這部分異常認真,古今中外都對比到了,老舍非常謙虛,自嘲自己的作品沒法兒看,甚至可以之前寫的全部燒掉,以後也不寫了,如果有人可以給五十萬的話,但其實動筆之前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寫作期間也對語言多有錘鍊。老舍也寫到自己喜歡的作家,分析了當時流行的一些流派,作家及作品,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熱愛文學,而且像家長期待孩子那樣期待自己國家能在現代文學領域貢獻出傑作,懇切非常。

5.

《寫作這回事》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對於希望從事寫作的人來說,無論少年,中年,還是老年,這都是一本勵志的好書。可以放在枕畔、廁所;可以帶進地鐵、銀行;也可以在絕望或高興之時閱讀。

如果你不喜歡勵志書,這本書也不會讓你失望,因為金先生根本沒走勵志路線,他只是如實記載了他的創作生涯,95頁的「簡歷」讓我們這些熱愛寫作的人知道:如果你真的愛寫,那麼真的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寫作。

時間不能。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寫出來像樣的東西,是因為太忙了。可看看高產的金先生吧。他能在洗衣店打工的時候構思小說,並在洗衣機上寫小說。到底是他沒有時間,還是我們更沒有時間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書薦 的精彩文章:

這3本書,讓孩子懂得真善美
這6本散文集,帶你去感受時代印記

TAG:每日書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