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總統還重要的華商巨星隕落,生前曾說自己永遠戰戰兢兢

比總統還重要的華商巨星隕落,生前曾說自己永遠戰戰兢兢

有時我並不謙遜,但做生意必須這樣。

文 / 華商韜略 畢亞軍

菲華商業巨子、首都銀行創始人鄭少堅於2018年11月23日去世,享年86歲。

這位重要到可以影響菲律賓金融秩序的大企業家,曾在接受華商韜略專訪時感嘆:在這個位置上,我永遠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18歲創業,開創菲律賓多個第一】

在菲律賓,鄭少堅已經做了幾十年的關鍵先生。生於福建永春的他,8歲遷居菲律賓,18歲創業,不到10年就干出全菲最大的麵粉廠,獨佔菲律賓20%左右的麵粉市場。

發展麵粉廠期間,鄭少堅曾遇到一個大挑戰:工廠蓋到80%時沒錢了,四處借貸無門,最終在國有開發銀行的幫助下才度過難關。這刺激他產生了新想法——

自己去辦一家銀行。

「我深深感到,銀行不是一個簡單的行業,可以說是萬商之商,做什麼生意都離不開它。所以麵粉廠一成功,我就做這個夢了。」

他還從自己的境遇設定目標:「要辦一家普惠的銀行,不像其他銀行那樣高高在上,而是真正幫助企業發展,服務大眾的銀行。」

1960年,鄭少堅放棄麵粉廠事業轉身創立了首都銀行,並以長達兩年的執著爭取獲得銀行牌照,於1962年9月5日正式開業。

起步困難到鄭少堅連銀行董事都做不了。當時的菲律賓規定,中國人不能辦銀行,「而我那時還是中國人,不是菲律賓身份。」

鄭少堅也無所謂。他給自己安了個秘書職位,然後就壯志雄心地開始了。「秘不秘書都無所謂,因為董事長都要聽我這個秘書的。」

要實在,不要虛名,這是他的哲學。

靠著真心實意服務的精神,沒有「銀行身段」的首都銀行很快打開局面。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首都銀行已是全菲最大金融財團,並且也是東南亞最大金融財團之一。

此後至今30多年,除捍衛銀行業龍頭地位不動搖之外,鄭少堅還相繼進入地產、汽車製造、旅遊、甚至電力等領域。

他與日本豐田合資成立的豐田汽車(菲律賓)公司,是菲律賓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其汽車銷量連續20多年穩居菲律賓市場第一,市場佔有率最高達40%-50%。

他在房地產業的成就比汽車業還要大。甚至有人說,與房地產比,他的銀行業都只能算副業,其地產旗艦聯邦地產(Federal Land Inc)一直引領著行業風騷。

多元化的同時,鄭少堅還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舉推動國際化戰略。如今的首都銀行集團在全球21個國家經營業務,也是第一家在中國大陸設立分行的菲律賓銀行。

鄭少堅個人也晉身到菲律賓頂尖富豪行列,並獲得菲律賓華人與華裔最高榮譽獎——「黎薩傑出華裔菲人獎」等眾多殊榮。

【君子當自強不息 自強不能只靠自己】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是鄭少堅最喜歡的一句話。他說:

「追求成功首先要有志氣。別人可以看輕你,但自己不要看輕自己。越是有人看輕你,你越要振奮,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首都銀行初創時,他曾找一些老銀行合作。「他們不合作,甚至打壓我,我就發誓,有一天,我要做得比他們都大。」

但鄭少堅做大的法寶卻是:要懂得靠別人。

他從不把生意、事業看成是自己一個人的,分名、分利,集眾人之力拉起一駕大車蹦騰不息,是他快速做大的重要原因。

「我始終是很開放的心態去做,把公司當成大家一起實現自己的平台,假如我用自己把這個事業圍起來,就不是一件好事。」他說。

當年拜訪他時,我曾提問:「你的精力主要都用在什麼地方?」他認真地思考了半晌,然後拍拍陪同在場的高管,笑眯眯的回應:

除了思考大方向,就是收買人心。

鄭少堅的「收買」,主要面向兩類人。

一是有關係、背景的人。這種人,能力低一點都沒有關係;一是專業能力超群的人。這種人,沒關係沒背景最好。如果又有關係又有專業,那他更是求之不得。

而他所謂的收買,不是交易,而是交心:互惠互利,利國利民利己,長遠共贏。

首都銀行成立之初,還是中國人身份的鄭少堅指揮的全是菲律賓本地人,其中包括3個退休部長,以及幾家大企業的高級職員。

之後,菲律賓高等法院最高法官退休,被他請到銀行擔任董事。幾位退休的總統、最高法官也被他「收買」過來做銀行顧問。

首都銀行還是菲律賓有史以來第一家用退休中央銀行行長擔任行長的商業銀行。

「他跟我做了15年,退下來時才60歲,跟我做到70多歲。有他的幫助,我只負責制定大的發展戰略就可以,業務上的事情基本上不用操心,而且他們比我自己去做還要做得好,因為我本人並不是金融出身。」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捨得給,給錢,給名。「最重要的,我給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空間和舞台,給他們不是給我打工,而是我們一起乾的成功感和自主感。」

鄭少堅喜歡「收買」人,也注重培養人,塑造人。他用了很多從國家崗位退下來的人,也為國家培養了很多可擔重任的人才。

接受訪談時,他很自豪的一個成就是:在菲律賓當時的24名內閣成員中,有5個最重要崗位的人都是首都銀行培養出來的。他們掌管著菲律賓的財政、外交、工業、金融和教育等要害部門,可謂是菲律賓的國家棟樑。

管理上,鄭少堅始終強調「恩威並施」四個字。他說:「管理你不要把它弄得太煩了,最重要兩點:第一,建好組織體系;第二:自己要做一個榜樣,並恩威並施。」

如何恩威並施?第一,最大限度關照員工、同事的利益與發展機會。第二,最高標準地給他們制定目標並嚴格管理。

風趣幽默的鄭少堅在工作中有極其嚴肅的一面。他笑起來會春風化雨,但板上臉也會讓人感受到冬天般的嚴寒。

創業初期他就要求銀行內所有辦公桌必須排列整齊,而到今天,吃晚餐這樣的事,他還堅持親自安排座位。

「無論何時何地,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該坐在什麼位子非常重要。」

做銀行的鄭少堅,始終強調兩個字,他從說真話開始落實這兩個字。

「我的第一條要求就是,說真話。我常常勸導我們的領導和下屬,你在我面前一定要說真話,因為說假話,你有一天一定會講錯。」

「收買」人,培養人,靠別人的鄭少堅,把最多的精力都用在了人上。他30來歲就給自己一個規定,並且將其貫穿自己的一生——

「超過一定時間,我是不做事的,也不去想,雖然這不容易做到。我靠這個逼迫自己去分工、授權、領導別人,也靠這個讓自己擺脫繁瑣事務,張弛有道,頭腦清晰,進而看得寬,想得透,望得遠,謀得准。」

【要敢於打破傳統,走自己的路】

首都銀行成立時,當地的華人銀行業依然是陳舊的店鋪式經營。鄭少堅第一個打破了這個局限,他不斷開分行,建網路。

這是他快速崛起的重點。

更大的突破是,他讓自己的銀行不只是服務華人,而是服務整個菲律賓社會。

「我既然成立銀行,就要參與到整個菲律賓的生意。我就不信,中國人的銀行只能服務中國人,我下決心打進菲律賓主流社會。」

鄭少堅還率先打破華人銀行一般只經營商業銀行的傳統,相繼成立投資銀行、財務公司、證券公司、信用卡公司、匯兌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類公司,讓首都銀行幾乎可以提供所有金融服務和產品。

同時,他還將銀行在菲律賓股票市場公開上市,並發展成一個大型的銀行金融集團。

和老一輩大多悶聲發財,不敢出頭不同的是,鄭少堅極其注重自己的形象,以及企業形象的維護,包括適當的包裝自己。

60年代,銀行剛創辦時,他還沒有什麼錢,但卻給自己買了「美國總統乘坐的汽車」 凱迪拉克。他說,這不是為了自己享受——

「身為一個銀行家,我必須保持良好形象。有時我並不謙遜,但做生意必須這樣。」

鄭少堅對追求成功的執著令人嘆服,這讓他更能將創新創意變成現實。從他對兩個兒子的要求,可以看出他對工作的態度。

「他們視我為獨裁者,我要求他們必須非常努力地工作,這是真的。為了家族能夠持續成功,你必須有所犧牲。在我一生中,我想我是付出了代價才達到我的目標的。」

【不辦私人企業 辦社會企業】

鄭少堅說,企業的價值在於服務社會。

「我非常看重對社會的貢獻力,這是賺錢之外的更重要成就,也是賺錢本身的必須。我追求『榮譽地賺錢』(Profit with Honor)。」

20年前,他就創立首都銀行基金會,捐助菲律賓教育、醫療等社會公益事業。兩個兒子結婚時,他還分別個人掏錢,但以首都銀行的名義捐出5000萬美元壯大基金會的財力。

「結婚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我希望他們能在這一天記住,一個人一生還需要做很重要的事情——回饋社會。」

為什麼要以銀行的名義,而不是個人的名義捐款?鄭少堅的回答是:「因為我出名沒用,首都銀行出名才有用。」

發展和貢獻慈善事業,也的確對樹立首都銀行的公眾形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由首都銀行發起、贊助舉辦的每年一屆的「菲律賓最優秀十大教師」、「菲律賓最優秀十大警察」、「菲律賓最優秀十大軍人」等評選活動的開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對首都銀行贏得這些領域的支持起到了助益。

與很多強調把慈善和經營刻意分開的企業家不同,鄭少堅坦陳,這是不可能完全分開的。他說:「即使我不是為了得到好處去做好事,做好事也總會讓我得到好處,特別是讓首都銀行的名譽變得很好。」

首都銀行進入中國發展後,也一直參與、支持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1994年以來,首都銀行基金會已先後聯合教育部、外交部、民政部、美國HOPE基金會向中國的教育、醫療以及賑災屢屢捐款。

在南京,鄭少堅還捐出一億披索(約1400萬人民幣),興建了一座天主教堂,他認為,那是全中國最漂亮的教堂。

【有人喜歡你就是你的力量】

被問到,你認為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是什麼時,鄭少堅給出讓人有些意外的回答:

「有人喜歡你就是你的力量。」

他說,很多人都太強調自己怎樣,其實最重要的是別人認為你怎麼樣,願不願幫助你。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你最大的力量就是讓別人喜歡你。」鄭少堅說,如果人家喜歡你,不該他做的事情他也可能幫你做。反之,該他做的他也不一定給你做。

如何讓人喜歡,鄭少堅最重要的一條是,尊重別人。「我從來不看不起人。」他說:「掃地的,當總統的,你可以,也應該有區別地對待他們,但都應該在尊重的基礎上。」

讓得人,是鄭少堅讓合作夥伴喜歡的秘訣。

他在不少領域有合作夥伴,而且與他們是永遠的利益,永遠的朋友。別人問他這是為什麼,他基本都是一句話:你要讓得人一點。

「我很想得開,有得賺就好,不會和人去爭為什麼你拿六,我拿四。年輕時,我連董事長、總裁都給人當,讓人讓得習慣了。

【在商只言商,絕不參與政治】

不少人曾經對鄭少堅開玩笑說,對菲律賓而言,他比總統還重要。總統不在了,可以再選;但首都銀行破產了,錢就找不回來了。

一個銀行佔據到一個國家20%的銀行業務,這在全世界都是極其少有,甚至絕無僅有。而且首都銀行還是一家私人財團企業。

如何與政府和政治相處因此格外重要。

鄭少堅始終對此保持清醒。他說,在這個可以影響國家經濟命脈的特殊位置上,自己永遠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步步為營。

「我在菲律賓政界有很多朋友,從總統到部長省長,我會跟他們合作,但我始終堅持一個信念,我只是一個商人,在商言商。我可以接近政治,但不能和政治貼在一起。」

與很多崇尚節儉的企業家不同,鄭少堅是享樂型的企業家,他住豪宅,坐名車,收藏名畫,自認是海外華商中最會享受的人。

「我認為這是不過分的,我自己有一個怎麼處理財富的算盤。我跟太太說,我掙到的錢,花一塊,捐一塊,這個比例很好,控制我花錢,也鼓勵我捐錢。」

讀書時鄭少堅就堅持游泳,還參加游泳比賽,雖然從來沒有贏過。接受訪問時,還他曾幽默地表示,自己一件西裝已經穿了20年,但這不是節約,而是為了證明自己仍然保持良好的身材。

為了清靜,鄭少堅給自己定了一個紀律,也是對朋友們的宣言:不應酬。

「如果我要應酬,一個禮拜70天也不夠用。」所以,為了避免得罪人,他乾脆「跟所有朋友及客戶說,非常抱歉,我不接受邀請,但我會做好每件份內之事。」

鄭少堅已有40多年的收藏歷史,甚至引來蘇富比「像追女孩子一樣追求我。」

他把大部分藏品放在香港的豪宅里,偶爾也出售一些,以便換取「新歡」。他說,自己是一名商人,收藏也會有買有賣。

收藏遇到不順的時候,他會失眠,事業上遇到問題,他則會沉醉在收藏里——

「暫時忘掉工作的煩惱。」

鄭少堅謙虛地說,自己屬於雜而不精的人,談不上專家型的企業家,但他有一個優點,就是「我不會放棄。」

他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崇拜者。

「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不要屈服。不要屈服。不要屈服。不要屈服。」

鄭少堅說,這也是他的信念:「我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追求做得最好。」

還有一件事是,他曾花相當的時間跟我分享他對中國的觀察。印象深刻的是,他說:錢在中國真是好用,但錢在中國也真是沒用。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曾經承諾過的那些話,映客上市後正在積極兌現
阿里接盤中興軟創,取名浩鯨,歸入阿里系動物園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