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月犯了心臟病,死亡率最高!快告訴家人!
2018年英國心血管學會會議上公布了一項研究,英國西約克郡利茲總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
如果患者在每年11月至4月之間,也就是寒冷的冬季心臟病發作,死亡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人的一生中要經歷一次心臟病發作,那麼發作冬季,比發作在夏季,更不幸。」
英國西約克郡利茲總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心臟病發作的死亡率會隨著季節變化有明顯改變:
11月至4月之間心臟病發作患者30天內死亡的可能性為28%,高於每年5月到10月之間心臟病發作的患者在30天內死亡20%的可能性。
為什麼冬天發作的心臟病更致命?
1. 低溫,更易引發致死率高的心臟疾病
冬天的寒冷讓人體血管收縮,血容量大,從而使血壓上升,心臟負荷增大,更易引發致死率極高的心臟疾病:心臟驟停和心源性休克,這種心臟疾病一旦發病就非常嚴重。
2. 乾燥,更易形成血栓、心肌梗死
冬季氣候乾燥,人體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易形成血栓,增加了血管梗塞的機會,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易上升。
3. 呼吸系統感染,更易加重心臟疾病
冬季易患呼吸系統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這些都會加重原有的心臟疾患。
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相關疾病感染的增加,比如腎病等,這些危險因素在病情最嚴重的患者中可能是致命的。
4. 日照短、鍛煉少,身體虛弱的人更危險
寒冷的天氣會使人減少鍛煉,並增加攝取高脂肪食品,而冬季日照時間較短,也會影響人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心臟造成了更多負擔,體質本身就虛弱的人,更難扛心臟疾病的攻擊,還可能加重已有的心腦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老人平安過冬記住這幾招!
1暖:護好頭和腳
防寒保暖,重點護好身體的兩頭——頭和腳。大風天出門戴好帽子,穿雙暖和的鞋子,正如一根扁擔挑兩頭。
2練:最好選下午
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魔鬼時刻」,尤其冬季寒冷的早晨,更容易發生意外。
有鍛煉習慣的老人最好選擇下午,下午4:00到7:00之間身體適應能力和神經的敏感性也最好。
3洗:洗澡先洗腳
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暖和後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以免氣溫低時洗澡,溫熱的洗澡水突然從頭而至,身體「措手不及」,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帶來危險。
4動:熱身再出門
老年人在寒冷天出去活動時,先在家裡把準備工作做充分,做做熱身活動,等肌肉熱起來,不再僵硬了再出門。
5葯:別擅自停葯
慢病常常會受到季節的影響,比如氣溫下降時,血壓就容易升上去。
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監測血壓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時找醫生調整藥物。但不可隨意停服,否則很可能出現病情波動,甚至出現危急重症。


※用呼吸機治療打鼾有什麼原理?
※我提醒下各位,還記得那個中國好聲音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