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拉命運共同體的機遇與挑戰

中拉命運共同體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本周二(27日)開啟對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馬、葡萄牙的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當前國際形勢各種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明顯增加的背景下,中國與阿根廷、巴拿馬等拉美國家既面臨共同挑戰,也迎來發展命運共同體的更多機遇。

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海國家相距遙遠,但同屬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都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雙方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近幾年來,中國領導人就加強中拉關係和各領域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議和舉措,致力於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係相互促進的中拉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賦予中拉關係新的發展目標和發展動力。習近平主席曾三次訪問拉美,「中國—拉美和加勒比海國家共同體論壇」已成為中拉整體合作的主渠道,並帶動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兩年前,中國政府對拉美政策文件明確表示,拉美是一塊「充滿活力與希望的熱土」,「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在內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發展。」

此次習近平主席第四次拉美之行,不僅將為中拉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活力,而且也為雙方加強國際治理合作帶來三大機遇。

中拉要加強磋商和合作,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破壞了多邊主義的基礎,危害了國際貿易,也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了威脅。近幾年,中拉雙邊貿易額在2500億美元上下,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拉雙方是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均應該在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制內旗幟鮮明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以實際行動維護自由貿易。

中拉要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採取務實措施。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五年來,許多拉美國家積極響應。智利和阿根廷總統以及近20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部級官員及地區組織負責人去年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他們均表示,願推動地區和本國發展戰略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加速南半球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南南合作。

今年1月,中國外長王毅在中拉共同體論壇第二屆部長會議上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將是中拉雙方打開美好未來之門的「金鑰匙」,也是邁向中拉命運共同體的一大步。他在出席中拉經貿合作論壇暨中拉企業家理事會開幕式時表示,「一帶一路」已經全面延伸到拉美大陸,成為覆蓋各大陸、連接各大洋、最受歡迎、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也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產品。

為此,中國和拉美國家雙方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大領域儘快採取務實的措施,以期實現早期收穫。

中拉要在推動全球治理過程中加強合作。全球問題並非全球化導致的,但全球化的發展委實使全球問題變得更為嚴重。應對之道就是推動全球治理,各國應齊心協力,恪守共同而有區別的原則,在國際多邊機制內加強溝通和協作。

中國與拉美都是各種全球問題的受害者,在國際事務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全球治理中有著加強合作的強烈願望。在國際形勢多變、多邊主義面臨嚴峻挑戰的今天,中拉雙方更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體系,推動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進程,為增強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為推動全球治理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不可否認的是,中拉在建設命運共同體時,都需要妥善應對「美國因素」的干擾。美國始終將拉美視為其「後院」,不容許自己在拉美的傳統勢力範圍受到挑戰,不能容忍拉美出現「離心力」。今年以來,美國不僅重申了門羅主義對美國的重要性,視中國與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和巴拿馬建交為「對台灣海峽兩岸的穩定構成了威脅」,不久前還召回駐上述三國大使、臨時代辦,以研究美國如何「幫助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建立強有力的、獨立的民主體制和發展經濟」。 這些言行表明,美國對中國在拉美的存在持有強烈的戒備和抵觸心理。

事實上,拉美國家與絕大多數國家保持著密切關係,與中國發展關係實屬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中拉關係以互利共贏為基礎,不針對任何一個第三方,中拉經貿關係不僅有利於拉美的發展,也有利於維護拉美地區穩定。一個繁榮的拉美也符合美國在西半球的戰略利益。中美、中拉、美拉都應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發揮各自優勢,在開發拉美市場方面加強合作,爭取實現「三贏」。 (國際銳評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拉美最大車展本周開幕 中國車企看好巴西市場發展
「烏克蘭文化日」活動在京舉行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