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方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

西方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

原標題:西方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


  1939年夏,即歐洲不可避免地滑向戰爭之時,各大博物館的準備步伐加快了。所有人都擔心關閉博物館會對公眾士氣造成可怕打擊,但隨著8月22日蘇德兩國宣布即將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忍耐的極限還是被觸及了。23日,倫敦的國家美術館關閉了,到24日中午,泰特美術館一個接一個地清空了所有展廳。荷蘭各博物館聽說歐洲同行的行動後,也立即效法起來。巴黎各博物館獲准於25日下午閉館。像個巨大的萬花筒一樣,歐洲的珍寶很快就要轉入一種奇怪的新模式中了。


早先的認真準備現在看來再合適不過了。英國的大部分藏品在正式宣戰前就到達指定避難所了。在荷蘭,國立博物館館長在盡責地將一些藏品放入博物館的儲存區之後,又將其他一些重要的繪畫送到了阿姆斯特丹北部梅登布利克的一座城堡里。莫里茨皇家住宅美術館利用了一所當地銀行的保險庫。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則採取了一個極不尋常的保護方案:它將藏品存放在了聚於阿爾克馬爾市附近的一條運河上的許多駁船上。在戰爭爆發差不多兩周後,教育部撥出200萬荷蘭盾以建造避難所。比利時人雖然放鬆得多,也將藏品放入了地下室和保險庫中。

與此同時,法國人啟動了他們精心籌劃的疏散方案。8月27日,拆卸彩色玻璃的命令發出了,不到十天時間,1.8萬多平方米的彩色玻璃全都安置好了,這些玻璃來自巴黎的聖禮拜堂以及布爾日、亞眠、梅茨、沙特爾的大教堂。正在度假的各博物館藏品主管們和技術人員都被電報召了回來。在幾小時內,盧浮宮的大展廳就變成了一個大型木材場。在箱子和刨花之間,秘書們忙著打出各箱物品的清單,箱子上只標編號以掩飾裡面的真實物品。9月3日下午,正式宣戰的消息傳來,盧浮宮的工作人員接到通知,所有最重要的作品必須於當晩全部運出。為轉移尺寸過大的繪畫,工作人員從法蘭西國家大劇院開來了布景車,滿載寶物的車隊在黑夜中緩緩駛向尚博爾。


傑作之後是次一級藏品的轉移,所有人都為藝術品的安全而高興。但他們哪裡知道,那瘋狂的打包、疏散工作僅僅只是個綵排而已。


本書通過大量的採訪和豐富的檔案資料,詳細解說了「二戰」前後納粹掠奪者對歐洲藝術珍寶的巧取豪奪;講述了面對劫掠和轟炸威脅,歐洲各國博物館工作人員千方百計轉移、庇護藝術品以及古迹救護官維護藝術品的經過;描繪了希特勒、戈林、畫商之間的藝術品競爭以及盟國救護官和各方人士之間的博弈。

本書出版後深受好評,榮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後又被改編為紀錄片《劫掠歐羅巴》和電影《盟軍奪寶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龍網 的精彩文章:

挪威王國國王哈拉爾五世
《鎌倉物語》跨越生死 溫暖守候

TAG: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