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好玩好碗」 一場器皿、裝置、影像,日常生活藝術展

「好玩好碗」 一場器皿、裝置、影像,日常生活藝術展

「 當我們提到「碗」,我們會想到什麼 」

( What do we think of when we speak of bowl? )

GIFTumblr

是冒著熱氣,米粒顆顆飽滿發亮的幸福感。是圍坐在餐桌前,談笑間的愉悅時光。也是離開物慾縱橫,從緊繃逃脫出的洒脫與愜意。

最平常的家庭每日用具;

最基本的廚房盛器單位;

最樸素的餐桌構成元素;

也可以成為最意想不到的空間藝術裝置。

同時,攝影作品中的靜態意象通過觀者的想像,成為了器物使用時的最佳場景。我們在「使用」著,也是在「嘗試」及「體驗」著,更可能是在「創造」著。

HAO WAN

好玩好碗日常生活藝術展

器皿 · 裝置 · 影像

本周,BROWNIE攜著名生活美學家唐七seven為大家呈上一次以「碗」為主題概念、涵蓋器皿、裝置、影像的日常生活藝術展。

此次展覽中,大家不僅能欣賞到BROWNIE三位簽約藝術家對生活中的美學不間斷捕捉與記錄的影像藝術,同時也能一睹十位日本著名器物作家日常感與藝術性兼具的器物作品,可以說這是一場在功能性和裝置性上雙向並行延展的有趣實驗。

- 策展人 -

微博:@唐七seven

生活美學家·生活方式博主·餐桌造型師

長年從事撰稿、攝影、展覽策劃、花藝創作及空間裝置,專註生活情調及樸素美學。曾策劃包括「一人食之好吃的生活展」、「好像很好吃的星球——北歐頂級器物展」等日常生活美學類展覽。

擅長創造帶有藝術感及良好體驗互動感的展覽空間。在空間美學把控及細節把控上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

WAN 」

動詞為玩,名詞作碗

抱著玩樂心態對待最日常的器物。一隻碗,可以吃飯、喝湯、盛菜、插花、倒酒,或者,就這麼放著也很好。一切可能皆由每一個「你」來創造。這是此次《HAO WAN》展所希望傳達的日常生活藝術。

十位日本著名器物作家(西川聰、安齊賢太、石原詳充、林志保、艸田正樹、五十嵐裕貴、安永正臣、渡邊遼、森田春菜、畑野渡)受邀為此次展覽訂製器物,「碗」這一器型命題在作家們的創作中展現出豐富的可能。

在展品中,我們能看到玻璃、木、漆器、陶瓷、金屬、和紙的元素材料的多樣性不僅帶來視覺上的變化,更帶來使用上的多元。「碗」這一器物形態也由此有了從家常用品到藝術作品等更為豐富的延伸。

這是國內首次以策展主題為先行導向,通過定向邀請的形式籌備展品的綜合型生活美學展覽。在整個展期中,策展方將不間斷開展包括對談、碗中花植藝術課堂、主題餐桌布置等豐富的互動體驗,讓每一個觀者不僅可以感受到器物的視覺之美,更能通過切實的「用」,發現「蘊藏在尋常中的不尋常」可說是一次在實用裝置與藝術概念雙領域的全新探索。

礁脈,康尼島,紐約 - 之間 范浩然

SUCOR - 孑然 古斯塔夫·維勒伊特

哈不日山的佛塔 – 西藏三部曲 馬特·林登

與此同時,此次《HAO WAN》展,范浩然、馬特·林登、古斯塔夫·維勒伊特,三位 BROWNIE 簽約攝影藝術家作品的加入,令展覽更為立體。

藝術空間的存在,

提供了特定的情緒,

讓我們持續感知日常器物的美好。

最純粹的「白」,蘊含著最豐盛的七彩之光。一隻碗,日日出現在餐桌上,再尋常不過。我們對待它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願你在碗中窺見日常之美,

願你玩心常在。

/ 參展器物作家名錄/

西川聰

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工業大學設計專業。其最著名的紅釉系列靈感來源於在非洲生活時的影響,沉靜遼闊的暗紅色如同土地一樣給人溫暖感,是非常適合用作食器的器皿。「西川紅」看似個性獨具,卻又神奇地能與各種食物及家常餐桌相融合。單獨來看也是藝術品般的存在,冬日裡,用來插紅色系的花朵,亦是溫暖的樂趣。

安齊賢太

曾在日本陶藝大師黑田泰藏門下學習白瓷製作工藝,個人作品則以黑色陶胎大漆為主。安齊先生的器皿,在觸摸的瞬間,會清晰感受到「器物的皮膚」般的神奇存在感,冰涼卻又溫潤。黑土與大漆交融後在器物表面形成獨特的肌理,是立刻能賦予食物「高級感」的器皿。

石原祥充

碩士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本科雕塑系。石原先生的碗器以樸素實用見常,特別之處是所有器物不採用拉胚,全部以手工捏塑成型,獨特的陶土是作家在工作室附近的山中採集,柴窯燒制的工藝讓每一件作品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質感。為此次展覽訂製的這批碗器,圓潤的造型充滿童趣,是非常親切近人的實用主義作品。

林志保

作品更多以藝術雕塑呈現的志保女士,製作實用器皿時只採用一種器型,顏色也只有黑與灰。將胚修到極薄,其製作出的「碗」,有著瓷器般的薄巧,色澤上卻又呈現出陶土的厚重,即可作為食器,也能成為花器。是愈使用愈能感受其妙趣的作品。特大、大、中、小,四個尺寸幾乎涵蓋了家常菜的各種盛放需求。黑色與灰色搭配著使用,亦能帶來餐桌上的無窮變化。

艸田正樹

艸田先生的玻璃器皿採用了一種名為「pin blow」的工藝,依靠空氣的流動和離心力來使玻璃成型,幾乎排除了所有的人為修飾,其作品無與倫比的透明度,彷彿是固態的「光」,放在任何場合都能熠熠生輝。

五十嵐裕貴

五十嵐先生的木器,每一件都是藝術品。完全依照原材料樹木本身的特性來進行創作,每一件作品上的傷口、裂紋、肌理,全部都是作家眼中屬於器物最珍貴的個性。特別為此次展覽訂製的碗器中,除了碗型藝術件之外,還特別包含了大小兩種尺寸、內部施以大漆的碗器,可以用來盛放食物,也是作家難得的嘗試,值得收藏。

安永正臣

安永先生是日本裝置藝術品領域的名家。此次參展的作品充滿了作家的個人風格,陶土經過複雜的燒制過程,呈現出獨特的奇異觸感,時而如玻璃,時而又如出土文物般斑駁。無須更多搭配修飾,其作品本身就是氣場強大的藝術品。

渡邊遼

金工作家渡邊先生最著名的系列,應該就是其靈感源於孩童時玩具的「會發聲音的石頭」系列金屬擺件了,而此次我們與渡邊先生商談,特別訂製了一系列金屬「碟形碗」,日常作為收納或懸掛作為裝置皆可。個中創意無限。這一限量系列每件都有作家的簽名,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作品。

森田春菜

森田女士是日本近年來令人矚目的陶藝藝術家,她的作品常常有一種「無意義的美感」,或者反過來說,她的作品「美感即意義」。所有作品全以手工捏制,特殊的釉藥和充滿奇思妙想的複雜燒制過程,讓每一件成品皆獨一無二,豐富複雜的色彩和肌理充滿濃郁的藝術氣息,既可當作藝術裝置擺件、亦是製作花藝作品的絕妙搭配。

畑野渡

作為『京物認定工藝士』的和紙藝術家畑野渡先生為了改變人們對傳統和紙的理解,在製作工藝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裝置類的器物通過使用大量紙漿,手糊成形,繼而進行風乾和加固。其作品輕巧而質感豐富,特別適合裝裱成懸掛藝術品來為空間增色。

/ 參展攝影藝術家名錄/

Fan Haoran

范浩然

「它們不著重量,

卻創造出了一幕幕劇場化效果的新場景。」

· 范浩然 Fan Haoran(中國)·

生於中國雲南,現居紐約。范浩然的攝影作品曾在邁阿密當代藝術展,紐約羅賓萊斯畫廊參展;紐約時報年度作品集評選和美國攝影藝術家聯盟Top 30攝影展中展出,並獲得了倫敦攝影基金提名獎和東京國際攝影節入圍獎。他的作品在題材和形式上一直處於多元探索階段,目前藝術創作以平面影像為主,對探索自然景觀與人類行為的共存語境尤為偏愛。范浩然注重畫面中的視覺與細節,以平靜的視覺呈現方式來詮釋和捕捉自然景觀和個人行為之間的共鳴。通過將真實存在與虛構介入的元素進行重新構建,他往往用平靜的視覺語言去帶出作品中物、景及情感間絹細的聯結。學科背景豐富,在主修社會學,廣告學,數字營銷及平面設計後,進入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專攻攝影專業,並獲得攝影碩士學位。

· 參展&獲獎經歷 ·

大理國際影會,大理,中國,2017

Helac畫廊,無需評價,紐約,美國,2017

PULSE脈搏邁阿密當代藝術展,邁阿密,美國,2016

APA美國攝影協會Top 30,無題,聖迭戈,美國,2016

SVA切爾西畫廊,視野之中,紐約,美國,2016

羅賓萊斯畫廊,夏季特展,紐約,美國,2016

SVA格萊美西畫廊,Fascimile, 紐約,美國,2016

特別提名,東京國際攝影獎,2016

提名獎,倫敦攝影基金獎,2016

提名獎,純藝術攝影獎,2016

短名單入選,紐約時報年度作品集評選,2016

時間、歷史、空間位移和二次創作是系列《之間》的關鍵詞。為了呈現自然景觀的客觀和非複製型,范浩然在黑白風景之上進行二次創作。

露天電影院,火焰島,紐約 - 之間 范浩然

此系列是攝影藝術家用來探索自然景觀和個人行為之間的關係的實驗,在放置的構思之中,也折射出了攝影藝術家對於生活美學的深度思考。

Gustav Willeit

古斯塔夫·維勒伊特

「一望無際的白,是最簡單的生活美學。」

· 古斯塔夫·維勒伊特Gustav Willeit(義大利)·

古斯塔夫·維勒伊特出生於義大利布魯尼克,在科瓦拉小鎮中的阿爾塔巴尼亞長大。 來自義大利南部多山地區的他,沉迷於用相機捕捉變化莫測的自然風景。拍攝了大量高山全景之後,他意識到需要去探索更多的地方。於是,他帶著相機開始全球旅行,去尋找那些罕見的景象。古斯塔夫·維勒伊特希望通過難以接近的面貌與不同尋常的視角,以及強烈的色彩對比與細微差異來充分展現攝影的力量。從2000年至2004年,古斯塔夫·維勒伊特在蘇黎世藝術學府F+F學院中學習設計,2006年正式專註於自身藝術創作,並多次參與歐洲個人與集合攝影展。

· 參展&獲獎經歷 ·

「EXHIB」,Sternbach Wohnen,布魯尼克,義大利,2016

「0616」,Circolo,奧蒂塞伊,義大利,2015

「CA_VE」,Oberraut,阿曼托,義大利,2015

「一百年的垂直性」,當代藝術中心博物館,卡瓦萊斯,義大利,2015

「Perspe」,Mitterhofer 藝術空間,聖坎迪多,義大利,2015

「Perspe」,Tamara,科瓦拉,義大利,2013

「Perat」,Ert 生活,聖卡夏諾,義大利,2011

「Perat」,Micurá Rü 拉登研究所,聖馬蒂諾,義大利,2010

「PanoX」,Rü 23,聖卡夏諾,義大利,2008

「FotoG」,Micurá Rü 拉登研究所,聖馬蒂諾,義大利,2005

「Sharp 11」,普費菲孔,瑞士,2005

「PanoX」,Piccolo Art,科瓦拉,義大利,2003

「St rassenbilder」,Gysco Areal,蘇黎世,瑞士,2002

「 Dassu 」 在拉丁語中意為「孤獨」,系列《孑然》即是古斯塔夫·維勒伊特對「孤獨」一詞的影像解讀。觀者彷彿置於了一個萬籟俱寂的中間地帶,這個地方不屬於任何人。一切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瑣碎事物在這裡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寂然無聲的寧靜。

MIGE - 孑然 古斯塔夫·維勒伊特

浩瀚冰川與透徹藍天,冰雪火山與萋萋荒草,古斯塔夫·維勒伊特被眼前這片未遭到破壞的自然土地深深吸引,這是極簡主義在生活中精巧的應用。

Matt Linden

馬特·林登

「在遠方,那裡孕育著未知與無邊的想像。」

·馬特·林登 Matt Linden(芬蘭)·

馬特·林登,芬蘭籍英國攝影師,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中文系,倫敦傳媒學院紀實攝影碩士。作品曾多次被BBC、CNN、TIME OUT 及國內外雜誌報道。多次參與包括美國、日本、印度在內的全球性攝影項目。有別於傳統旅行?景攝影,MATT 常花費大量時間來了解某個特定地區的人文歷史,用鏡頭記錄只屬於他的某段生活經歷,並來探討人類生命中的雙重性與穿瞬即逝的時光。旅行家和夢想家,現居倫敦和赫爾辛基,但常年出沒於摯愛之地 —— 喜?拉雅,熱愛登山、星辰和日落,會說英語、中文和?藏語。

· 參展&獲獎經歷 ·

BROWNIE x 設計共和,上海,2016

「接近邊緣:第二部分」,倫敦,2015

MBP 攝影比賽冬季,冠軍,2014

入圍德意志銀行創意企業獎,2014

「接近邊緣:移動的風景和抽象的形式」,倫敦,2014

加拿大皇家銀行秋季系列項目,倫敦,2014

作為一名以攝影創作為主的藝術家,馬特·林登的創作包含了風景、時尚和紀實等各個領域。他以「西藏三部曲」的方式捕捉了那些人類眼球難以捕捉到的風景,展現了他與這片古老土地的對話。

世界盡頭 – 西藏三部曲 馬特·林登

在一望無際的荒原上,他駐足遠望。他的生活的快意來自於碎片化美的享受,這是他對於生活美學的終極探究。

靜態的攝影作品創造出不一樣的動態觀感和視覺享受,與藝術空間中各式各樣別具特色的「碗」相結合,生活美學在二者融會之間體現的淋漓盡致。要不要親眼來看看這場跨界的藝術?我們在 BROWNIE 等你!

HAO WAN

好玩好碗日常生活藝術展

器皿 · 裝置 · 影像

|| 策展人 ||

唐七

|| 展期 ||

2018.11.24~2018.12.17

|| 展覽地點 ||

BROWNIE Gallery Store

上海靜安嘉里中心北區2樓06B

|| VIP 預覽酒會 ||

2018.11.23

19:00pm~20:00pm

|| 開幕日 ||

2018.11.24

15:00pm~20:00pm

|| 對談分享日 ||

2018.11.25

15:30pm~16:30pm

|| 碗中花植藝術 ||

@kerryon社群空間

2018.12.9

14:00pm~16:00pm

|| 下午茶之聖誕好WAN ||

@kerryon社群空間

2018.12.13

14:00pm~18:00p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琅沐創意年代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嗎?故宮最神秘3處宮殿,至今未對外開放!
一個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財富

TAG:琅沐創意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