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明代錢幣之七

明代錢幣之七

泰昌通寶:

明朝在276年間(1368—1644)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鑄造錢幣的有十位皇帝,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七月,明光宗即位,定年號為泰昌。九月,光宗卒,未及鑄錢,他只當了二十九天皇帝就駕崩了。泰昌通寶是由他的兒子朱由校鑄造的。

朱由校(天啟)當了皇帝後,在鑄造自己的年號錢天啟通寶的同時,也鑄造了他父親的年號錢。朱由校也是短命皇帝,十六歲登基,二十三歲就薨了,只當了七年皇帝。隨後他的弟弟、朱常洛的第五個兒子朱由檢(崇禎)繼位,朱由檢也向他哥哥學習,在鑄造自己的崇禎通寶年號錢時,也鑄造了一些泰昌通寶。

雖然朱常洛的兩個兒子都給他鑄造了泰昌通寶,但數量不多,版別更少。泰昌通寶錢版別不多,分單點通、雙點通、大字、小字、背星月紋等,還有錢徑達2.9厘米,大如折二錢的寬郭大樣錢;最為稀罕的,是泰字左上方少一點,泉界稱為心泰版或二水泰。

朱常洛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原來他不是嫡出,是朱翊鈞(年號萬曆,死後葬於定陵)和皇太后宮中的王姓宮女所生,雖然是庶出,卻是長子。皇家的慣律是,皇后沒生兒子,就由庶出的長子繼承皇位。可是朱翊鈞並不愛這個長子,也不愛王姓宮女,王姓宮女雖然被封為恭妃,但卻被幽居別宮。母親沒有受到寵愛,兒子也就跟著倒霉了。

按說皇家子弟都應受到很好的教育,可是朱常洛卻相反,到了十五歲的時候,朱翊鈞才給他請了一個翰林院的講官教他讀書,可是朱翊鈞又總想把這個太子廢掉,另立他寵愛的鄭貴妃生的兒子朱常洵為繼承人,朱常洛整天提心弔膽,在惶恐中度歲月,連伺候他的太監也不把他當回事。

至於「泰昌通寶」,學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朱常洛這個「一月皇帝」還沒來得及鑄錢就死了,是他的兒子繼位後補鑄了少量「泰昌通寶」年號錢;另一種說法是朱常洛在位時鑄了錢,只不過時間短,所以數量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藝 的精彩文章:

國慶快樂,向祖國致敬
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TAG:典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