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激烈反彈:基因改變嬰兒導致生物醫學界普遍批評

激烈反彈:基因改變嬰兒導致生物醫學界普遍批評


  來源:賽先生


  撰文 | 葉水送 陳曉雪 程莉


  根據中外媒體報道,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一組學者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艾滋病。


  露露和娜娜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對此來自中科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李勁松表示,「不可思議,完全不能接受。」


  賀建奎對這基因編輯嬰兒的介紹

  據了解,領導這一試驗的學者是來自南方科技大學學者賀建奎。此前,他們在招募一些夫婦,希望通過針對他們的孩子CCR5這個靶點,從而能夠讓這些夫婦的後代能夠抵抗HIV、天花以及霍亂等疾病。


  根據相關網站披露,這項臨床試驗已經通過深圳一家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並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完成註冊登記。根據披露的申請書顯示,期望建立完善的基因手術治療嚴格行業質量控制標準,「佔領整個基因編輯相關治療技術門檻的制高點,在國際日益競爭激烈的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脫穎而出。」 業內也有人表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是莆田系醫院。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該臨床試驗完成了倫理委員會審批和臨床試驗註冊登記

該臨床試驗完成了倫理委員會審批和臨床試驗註冊登記


  除了對此次臨床試驗的倫理審批表示質疑外,該臨床試驗也遭到同行專家的質疑:CCR5是否是一個最佳的基因編輯靶點以及有無必要進行這樣的操作? 有學者認為,針對CCR5這個靶點,也許還會其他更安全的方案,因為CCR5本身也有功能,一旦敲除,對機體可能帶來難以預見的潛在威脅。Musunuru認為雖然她們能抵抗HIV病毒,但與此同時她們將置身於其他所有未知的風險之中。Church則認為,敲出CCR5會讓她們更容易遭受例如西尼羅河等病毒的侵襲。


  如下為來自中國在基因編輯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對基因編輯嬰兒的看法: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


  1)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的,不倫理的,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中國人的CCR5是可以完全缺失的;

  2)CCR5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是重要的;


  3)由於艾滋病毒的高變性,還有其它的受體可以使用,CCR5基因敲除,也無法完全阻斷艾滋病毒感染;


  4)CCR5編輯不能保證100%不出錯之前,是不可以用於人的;


  5)現在母嬰阻斷技術非常有效,高達98%以上,可以阻止新生兒不被艾滋感染;


  6)HIV感染的父親,和健康的母親,100%可以生個健康和可愛的孩子, 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穎


  1、倫理申請是深圳和美婦兒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准的,但提供胚胎的是另外四家醫院。根據美聯社報道,賀建奎在11月8日出示臨床試驗的官方許可。您對此如何評論?


  這份倫理申請非常的草率,按照提供的日期來看,在倫理申請批准前實驗就已經進行很久了。倫理審查是按照「科研項目」的標準實施的,這個標準本身就不對。整個倫理申請中,寫到了前期在猴等模式生物上進行了相關實驗,但僅僅描述了過程,並沒有任何詳細結果以及實驗後續對該動物的觀察結果。倫理申請書最後一段佔領技術制高點和超越諾獎級的工作這些竟然能作為理由列到申請書里,可見項目實施者和批准者的本意和關注點到底是什麼。


  2、在技術方面,賀建奎團隊針對CCR5基因進行編輯,能否真的預防艾滋病?是否存在安全的風險?以及,其中一個胚胎是在懷孕期間做的基因編輯。如何看待這樣的操作?


  首先,如果基因編輯後是嵌合子的話,沒有編輯到的細胞還是會有感染風險。但更為關鍵的是下面兩點:1。基因編輯技術的脫靶效應會帶來何種後果是完全未知的。2。 CCR5缺失已經被實驗證實會造成免疫缺陷,導致其他病毒的易感甚至腫瘤的發生。即使該實驗的母親是艾滋病患者,只要通過藥物降低母體HIV的載量,是可以有效阻斷母嬰傳播的。這項研究完全沒有任何層面的必須要進行的必要性,而兩個孩子所要面臨的後續風險是我們想像不到的。試想一下當初多利羊的實驗結果。

  3、如何看待這一實驗的後果?


  這一實驗從科學層面具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兩個孩子作為試驗品,這些未知風險將會伴隨他們的成長。從事這一實驗的科研人員既非HIV研究者,也非基因編輯領域專家,項目實施時其測序公司和其背後的商業資本實在鋌而走險。該項目的實施可預見的會使基因編輯領域的研究受到影響,也會使中國科研界的發展受到質疑。中國科研界需要就此發生,該項目的實施者也需要因這一行為而受到抵制,否則將會帶來更多不可預見的負面影響,潘多拉的盒子也許就此打開了。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任研究員仇子龍


  基因編輯用在人身上,特別是基因編輯受精卵,應該是全世界科學家非常慎重的一個舉措。現在看到的是直接發布的新聞,科學研究的內容沒有任何的披露,我覺得非常悲哀,科學成果的發表不應該是先在新聞媒體上,後來再發到學術期刊上。


  CRISPR/Cas9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可能在基因組水平上引起不必要的脫靶、結構變異等,所以應用在人身上要非常非常慎重,目前各種基因編輯系統,包括最新的鹼基編輯系統的脫靶風險仍然很大。如果父母患有致命的遺傳病,用基因編輯的方法來修改受精卵里的致病基因,以小風險去掉大風險的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是已知父母攜帶致命的基因突變,仍然可以採取在受精卵階段,採用挑選健康受精卵的手段來加以規避。也就是說,基因編輯始終不是唯一去除基因突變遺傳疾病的方式。


  這個研究修改了一個跟艾滋病有關的基因,顯然不是去除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為這對嬰兒的父母(父親有艾滋病,母親沒有艾滋病)本來就不是高風險的人群。嬰兒必須承擔的風險卻是非常非常之大的,因為這個基因編輯後她們的全身基因組究竟有沒有造成突變,不是只做幾個全基因組測序就能判斷的,而且現在測序的手段還並非完美,很多基因突變並不是通過常規測序手段輕易發現。就算是現在最好的基因編輯手段鹼基編輯器也會引起很多基因組脫靶效應,導致基因突變,所以這個風險是巨大的。


  所以說,我心目中嚴肅的、對人類負責的基因編輯的研究應該是,必須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用基因編輯來去除基因突變。這才是倫理能通過審查的唯一的標準。如果有任何其他的選擇,目前都不應該用基因編輯的方法直接在人類受精卵上操作。


  這個研究有沒有經過倫理批准?合不合法?合不合規?很遺憾的是,在我們的研究領域很多地方還是盲區,不是不合法不合規,是根本沒有法、沒有規。我呼籲科學家作為一個共同體,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科學和社會學的交界的每一步研究都是需要充分討論的。這次新聞偏偏選在香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之前,而且沒有經過充分的同行評議就發布了這個新聞,我覺得是很不負責任的。


  某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家李凱博士


  HIV要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需要足夠量的HIV病毒才行,通過藥物控制降低媽媽的HIV載量,可以很高效阻斷母嬰傳播途徑。事實上,基因編輯受精卵,任何體外生殖中心都可以常規操作。1。 倫理沒有得到國際認可,國家認可都不一定得到了; 2。 可以出名,但醫學價值不大; 3。 不是產業化的方向,畢竟脫靶效應是短期內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黃志偉也表示,母親是艾滋病患者,做好隔離措施孩子可以沒問題。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皓毅


  科學、技術和倫理上多個問題需要解決,這三方面的問題一個都還沒有解決。技術方面,如何確保無嵌合的一細胞期完成精確基因編輯,如何全面檢測潛在脫靶位點。科學方面,如果確保引入的CCR5突變在受體胚胎的遺傳背景下有良好的效果而沒有其他嚴重副作用。


  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命醫學系主任李大力


  在懷孕期做基因編輯治療遺傳疾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現在有很多文章已經開始在動物水平開展胎兒期通過重組病毒進行基因編輯的基因治療工作。因為胎兒很多細胞處於活躍分裂期,重組效率會要高一些。所以我個人覺得針對患病胎兒的基因編輯或者基因治療是可以接受的。這個與受精卵編輯完全不一樣,受精卵編輯幾乎可以肯定是會有生殖系轉移的。胎兒期通過病毒治療生殖系轉移的概率還是微乎其微。



  HIV感染者對基因編輯技術期望值更高


  此前,來自中山大學的一組學者針對公眾對基因編輯的態度進行問卷調查,HIV感染者對基因編輯技術期望值比普通公眾要更高。


  早在2015年,中山大學學者在全球率先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飾人類的胚胎,引起全球科學群體的關注。此後,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全球基因編輯峰會達成了一項共識,即鼓勵基因編輯的基礎研究和在體細胞層面上的臨床應用,但是對於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需考慮技術、社會以及倫理問題,屬於限制級研究。近日,第二屆全球基因編輯峰會將在中國香港召開,相信這個重磅新聞會是大會討論的焦點。


  2017年,美國科學院公布了一份報告:《人類基因編輯:科學、倫理以及監管》(Human Genome Editing: Science, Ethics, and Governance),以促進該技術能更好地應用於人類疾病的治療,同時加強基因編輯的倫理規範。


  2017年2月,賀建奎在在科學網曾經就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撰文稱:「CRISPR-Cas9是一種新技術,我們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論是從科學還是社會倫理的角度考慮,沒有解決這些重要的安全問題之前,任何執行生殖細胞系編輯或製造基因編輯的人類的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火星救援》成真?科學家提出建造火星基地完整計劃
人們為何熱衷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真的不能增產嗎?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