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斯坦·李,曾仕強,金庸:大師們的活法

斯坦·李,曾仕強,金庸:大師們的活法

法迦藍

我也許比你更懂你

2018年是一個告別的年份。

武俠世界送走了金庸,國學圈送走了曾仕強,漫畫界又送走了斯坦·李。

據報道,漫威帝國的締造者之一、著名的美國漫畫英雄之父斯坦·李12日因病長辭,享年95歲。

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借程英之口說過一句話: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令人感慨頗深。

尤其是那些影響過你的人一個接一個的離開,心裡仍會感覺到沉重並且會產生出這樣的疑問:為人一世,生當為何?死當如何?

對於生死,先哲和宗教給出了許多答案,但是人們依舊困惑、悲傷、恐懼,根源有時並非「不知死後如何」,而在於荒廢了一生也未了解過生的含義。

從這個角度說,

在死的問題上人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多麼美妙而準確的答案,

更需要的是學會如何好好活著——這可能很難,但大師們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好好活著就是尋找到自己此生的使命並為之奮鬥一生

出身於貧困的猶太裔家庭的斯坦·李,創造了漫威世界裡百分之九十的英雄:蜘蛛俠、美隊、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

同東方的金庸一樣,

他用大膽的想像和旺盛的創造欲為全世界的漫威迷提供了富有長久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與故事,

也為漫威影業取得標誌性地位。

迄今為止,他的漫畫已經在全球75個以上的國家以25種不同的語言印刷,超過20億冊,被譽為「超級英雄之父」,

可就是這麼一個超級大佬,在創作的道路上同許多普通人一樣,曾一度對自己的選擇產生矛盾甚至想過要放棄。

斯坦·李第一部作品就是《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第三部,

在後人看來,這部作品掀開了漫威宇宙浩瀚故事體系的帷幕,

可謂意義非凡,但當時的斯坦李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感覺到「不太舒服」,甚至有些「羞恥」。

因為那個年代,漫畫並不是高大上的產業,

在斯坦·李的內心深處,其實更渴望做一名「偉大的作家」。

在重重的疑慮和矛盾中,他乾脆隱藏了自己的真實姓名,另取筆名「斯坦·李」。

後來即便挑起了公司的大梁,但他對漫畫創造仍心有抵觸,認為這毫無意義。

二戰後,批評者認為漫畫導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

大環境不好,公司搖搖欲墜,

據斯坦·李的搭檔科比回憶,當時整個公司都在往外扔家居,

所有人都覺著,公司要完蛋了,斯坦·李也決定要退出漫畫圈。

「既然這樣,何必不創作完最後這部作品再走」,妻子勸他。

於是,斯坦·李和他的搭檔創造了漫威史上的第一個組合版的超級英雄——神奇四俠。

60年代的美國處於一個政治動蕩發展緩慢的階段,

各種人權運動不斷高漲,社會處於一種焦慮缺乏安全感狀態。

這部名為《神奇四俠》的作品滿足了人們長久以來對於英雄的渴望和日益空虛的娛樂生活,

一經發布便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和熱捧。

公司自此翻身,而最重要的是,斯坦·李在那個時代中終於找到了他人生的意義。在斯坦·李的自述中,這樣寫到:

偉大作家有偉大作家的意義,

漫畫同樣有它存在的價值,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點,

斯坦·李才能一手構建出遼闊豐富的漫威宇宙故事,

實現了一個漫畫故事大師此生最重要的使命。

一切因由如他所說,我最驕傲的事是我做的事能娛樂到他人。

好好活著就是認真的過好人生每個階段

在雙十一全民狂歡的時候,「中國式管理之父」、易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去世了,但是他智慧的生命觀無疑是留給世人的又一財富。

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

他在鏡頭前樂觀地談到自己患病後的生活。

他說:「生死是有命的,可過程很重要。

我們要享受那個過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

這個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還已經擴散,無從開刀起。

他又八十幾歲了,經不起化療的折騰,那怎麼辦呢?

那隻好快快樂樂地面對它。

所以每個人來看我的時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沒有什麼,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裡叫苦連天。」

人生多苦,為什麼一定要過好當下?

曾仕強曾講過這麼一個小故事:

秋天的時候掃落葉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為風大,

總要耗費很多精力才能清理乾淨。

這讓掃地的小和尚很苦惱。

後來他想了個辦法,

提前一天把樹上的葉子搖了下來,小和尚以為這樣第二天就會省很多功夫了。

然而,第二天起床的時候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的落葉一如往日。

師父告訴他: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

惟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正是因為這種的態度,曾仕強才能一生通透豁達,

哪怕是面對絕症也淡定自若,完成了他最終的修行——「生無憂而死無懼」。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1940年,查良鏞考入浙江聯合高中。

當時學校常辦壁報,文筆極佳又愛好寫作的查良鏞成為了壁報的常客。

有一天,壁報前面擠滿了人,大家都在爭相看著一篇名為《阿麗絲漫遊記》的文章:

阿麗絲小姐來到校園

忽見一條色彩斑斕的眼鏡蛇東遊西竄

伸毒舌,噴毒汁,還口出狂言

威嚇學生: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學生們看了,禁不住哈哈大笑。

因為誰都知道眼鏡蛇指的就是他們的訓導主任,

訓導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金庸。

因為看不慣訓導主任的種種行徑,

「瞧不得他有事沒事就辱罵學生」,便仗義執言,用筆來討伐他。

訓導主任看到文章,氣得全身發抖,立馬跑到校長那裡哭訴:「請立即開除他。」

後來金庸讀大學的時候,因為看不慣學校的不良校風,再次執筆直言,結果遭受到人生中的第二次開除,他的外交官理想也就此破滅。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金庸進入《大公報》工作,

彼時香港的風氣比較複雜,

金庸十分痛恨這種虛假、貪腐的環境,

他骨子裡的「俠氣」又涌了出來:決定在香港創辦一個能說真話的渠道——《明報》。

六七十年代期間,明報持續就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發聲,贏得了不少清譽,但是也惹來了一某些勢力的仇恨。

有人明碼標價要取金庸姓名,據說,當年在暗殺榜上的香港五人,金庸排第二。

最危險的一段時間,金庸只甚至跑到了歐洲躲避,連載的《天龍八部》只好找倪匡代筆。

一個月後,金庸回到香港。倪匡笑著對他說:「抱歉抱歉,我討厭阿紫,所以把她的眼睛寫瞎了。」

但不屈服的金庸又撰寫了政治寓言小說《笑傲江湖》,以及社會問題小說《鹿鼎記》。

好容易到了90年代,明報成功在香港上市,然而他卻選擇了急流勇退,宣布卸任明報集團董事會主席一職。

拋下了曾給與他聲譽和財富的明報之後,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活法:

周遊列國、教書、遊山玩水、研經,甚至連內地的IT高峰會,他也來列席當主持人,指點網路時代江山,活生生一副退隱江湖之後的愜意模樣!

金庸曾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如今大俠作古,但是他充滿俠氣任我的一生,卻留給了世人諸多的遐想和追憶。

是的,好好活著,就是要在苦短人生中活的痛快淋漓,不苟且不服軟;

就是要進退自如,瀟洒如斯,方不悔來到世間一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迦藍 的精彩文章:

命盤解讀之升級版: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TAG:法迦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