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郴州義帝陵:兩千多年前楚漢之爭的血腥記憶

郴州義帝陵:兩千多年前楚漢之爭的血腥記憶

義帝陵牌坊

在湖南郴州市,有一座已有2200餘年歷史的帝王墓,名曰義帝陵。義帝是秦朝末年農民起義大潮中被楚國貴族項梁擁立的帝王,後被項梁的侄兒項羽殺害,葬於郴州。雖然義帝在位時間很短,而且被許多人視為傀儡皇帝,但他卻是秦漢之交一位重要歷史人物。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歷時三年的楚漢戰爭,起因就是義帝之死。

義帝本名熊心,是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當年秦國滅亡楚國之後,熊心隱匿於居巢(今安徽巢湖)鄉間,替當地財主范增牧羊為生。民間傳說熊心放羊盡心儘力。有一次,熊心發現少了兩隻羊,便將自己身上僅存的玉佩拿去當掉,換回兩隻羊抵數。事後,財主范增覺得熊心窮而有節,很是敬重,花高價錢替熊心贖回了玉佩。

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起義反秦,建立「張楚」政權,陳勝自稱楚王。一時間,天下英雄紛紛響應。楚國名將項燕之後項梁、項羽叔侄,起兵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楚人劉邦,則率三千子弟攻佔沛縣(今江蘇沛縣)等地。居巢財主范增此時已年屆七十,也揭竿而起,人稱「七十反秦」。此外,早年已被秦國滅亡的趙、魏、燕、韓諸國貴族,亦趁機復國,並結成反秦聯盟。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梁成了反秦主力軍。為避免被秦軍各個擊破,項梁於公元前208年二月召集楚地各路義軍首領至薛縣(今山東滕縣),共商反秦大計。劉邦、范增都應邀參加。會上,范增向各路義軍首領深入分析了陳勝失敗的原因。他說,秦國滅掉六國,楚國最無辜,人們至今還懷念被秦國扣留至死的楚懷王。由於楚人對秦國懷有深仇大恨,哪怕楚國只剩下三個氏族,也能滅掉秦國。成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即源出於此。但是,陳勝率先起義反秦,卻不擁立楚王的後裔而自立為王,明顯缺乏號召力,未能充分利用楚國反秦的力量。而項梁起兵以來,楚人紛紛前來投奔,正是因為項氏家族世代為楚將,人們認為他能復立楚國社稷。因此,范增提議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復興楚國。范增不愧為讀書人,說出的道理一套一套的。項梁等義軍首領聽了當即表示贊同。於是,牧羊人熊心搖身一變成了楚王——仍號「楚懷王」,設都於盱眙(今江蘇盱眙)。

義帝祠

公元前208年八月,項梁戰死於定陶(今山東菏澤),項羽、劉邦退守彭城(今江蘇徐州)。秦軍認為楚軍已不足為患,轉而北上攻打趙國。趙國向諸盟友求援。楚軍經過短暫修整後,分兵兩路:一路由宋義、項羽、范增率領,北上救趙;另一路由劉邦率領,西進伐秦。懷王熊心與諸將約定,誰先攻佔秦都咸陽,就封誰為關中王。

公元前208年十一月,北上救趙的楚軍上將軍宋義,因作戰過於保守,被次將項羽殺死。十二月,自任上將軍的項羽,在巨鹿(今河北平鄉)以少勝多,大破秦軍主力。成語「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次戰役中。據說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後,命令士兵把飯鍋砸爛,把渡船鑿沉,把帳篷燒掉,每人只帶三天的乾糧,不留任何退路。由於抱著不勝則死的決心,楚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巨鹿,向圍困趙國的秦軍發起猛烈進攻,大獲全勝。另一個成語「作壁上觀」的典故,也出自這次戰役。當時出兵援趙的,還有反秦聯盟的其他幾支諸侯軍。楚軍攻打秦軍時,其他諸侯軍都畏懼秦軍,不敢輕易出戰,只是站在營壘上觀望。見楚軍士兵如出山猛虎,以一當十,越戰越勇,諸侯軍一個個驚詫不已。此戰之後,各路諸侯軍心悅誠服接受項羽的統領。

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即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項羽大軍行至函谷關,才知劉邦已經捷足先登攻破了咸陽,並在咸陽「約法三章」,安撫百姓。項羽入關後,將四十萬大軍駐紮於新豐鴻門(今西安市臨潼區東北)。劉邦的十萬兵馬,則駐紮在灞上(今西安市東)。接下來故事是盡人皆知的鴻門宴。劉邦知道勢力懸殊,打不過項羽,便採納張良的建議,結交項羽的叔父項伯,請予調解,以作緩兵計,並親至鴻門會見項羽,表示歸順。宴會上,作為項羽謀士的范增,令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說的就是這事。項伯急拔劍起舞,以身掩護。隨後,劉邦部將樊噲帶劍執盾闖入營帳,說服項羽,使劉邦得以脫險。

公元前206年一月,項羽入屠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然後主持分封天下。一共封了十八個諸侯王,其中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擁有梁楚九郡之地,設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被封為「漢王」,擁有巴蜀、漢中之地,設都於南鄭(今陝西漢中)。而懷王熊心,雖然掛了個「義帝」頭銜,實際上卻被架空。

項羽進入咸陽時,史籍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插曲。一個叫韓生的秦人,投靠項羽,成為他的謀臣。韓生勸諫項羽:「關中這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誰知項羽卻只想回楚國老家顯擺,他說:「富貴不回故鄉,就像是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誰能知道呢?」成語「錦衣夜行」,原來是項羽發明的。韓生見項羽如此目光短淺,便回敬了他一個「沐猴而冠」的成語,意思就是:「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啊。」項羽一聽大怒,當即把韓生扔進鍋里煮成了熟肉。

義帝青銅像和楚漢風雲壁畫

分封完畢,各諸侯分別前往封國,但天下並未太平。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到了彭城後,很快發現義帝熊心所在的盱眙,離自己的彭城太近,感覺礙手礙腳,心裡甚是不爽。因此,項羽找了一個「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的理由,強迫義帝遷徙到千里之外的南蠻百越之地——長沙郡所屬的郴縣。義帝無奈,只好帶著家眷前往郴縣。

義帝啟程後,項羽大約擔心對其難以掌控,便想致其死地。於是暗中派人指示衡山王吳芮和臨江王共敖,讓他們在義帝遷徙途中將其殺害。但義帝畢竟是名義上的帝王,好歹也是諸侯的精神領袖,吳芮和共敖都不想背負弒君罪名,因而採取「逐而不追,擊而不殺」的策略搪塞。義帝抵達郴縣後,項羽仍不肯罷休,又密令九江王英布追殺義帝。公元前206年十月,英布遣將追至郴縣,殺義帝於窮泉旁。當地百姓憐其不幸,將其葬於城邑西南的山上。

公元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得知義帝死訊,立即藉此大做文章,下令三軍發喪,縞素三日。並發檄文昭告天下,稱項羽大逆不道,弒君不臣,號召諸侯共伐項羽。許多諸侯本來就對項羽的分封心懷不滿,故群起響應。劉邦得各路大軍,共計五十六萬人。楚漢之爭由此拉開序幕。

長達三年的楚漢戰爭,留下了許多精彩片段。如劉邦挺進關中時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劉邦瓦解項羽軍心的「四面楚歌」、項羽與美人淚別的「霸王別姬」、項羽失敗後「無顏見江東父老」等,後來都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千百年來被人們津津樂道。

公元前202年,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天下。漢朝建立後,劉邦曾派王陵、周勃、樊噲三人專程前往郴縣築陵祭祀義帝。漢代以後,儘管王朝更迭,滄海桑田,但義帝陵一直被保存下來。歷代地方官府還多次進行修繕。

現在所見的義帝陵園,系今人拓展重修,佔地約5畝,包括牌坊、《義帝徒郴》浮雕、義帝祠、神道、義帝墓、義帝碑及護碑亭等。義帝祠內設有義帝青銅像、楚漢風雲壁畫。壁畫場景反映了義帝、劉邦、項羽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劉邦、項羽對待義帝的不同態度所導致的不同結局。義帝碑是湖南目前僅存的漢碑,但漢代所刻「義帝陵碑」的文字,據說在元朝時已被磨去。現碑的正、背、左三面分別有宋、元、清三個時期所刻的文字。義帝陵於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義帝陵是兩千年前的楚漢之爭的歷史見證,也是郴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文/謝志東)

義帝之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談古今事 的精彩文章:

李靖用兵的詭妙之處:托塔天王是這樣煉成的

TAG:笑談古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