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od點擊輪是針對硬體設計的頂峰

iPod點擊輪是針對硬體設計的頂峰

在今天的數字時代,有時感覺硬體已經讓位給驅動我們設備的軟體。每月的按鈕是每月查看一些與舊的和新的設備類似的按鈕和開關,並旨在了解我們如何在物理、觸覺水平上與我們的設備交互。

在談論硬體控制時,幾乎不可能不提到iPod的點擊輪。關於蘋果如何在一個沒有觸控界面的小屏幕上導航和滾動數據列表的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了。它是一個UI範例,仍然以某種方式存在;蘋果手錶(Apple Watch)的數字錶冠可能是蘋果當前產品點擊輪(click wheel)最直接的後代,提供了在小屏幕上瀏覽冗長文本列表的類似功能。

但我想談談關於iPod點擊輪的一些更具體的東西——尤其是人們可能最熟悉的最後一款滾動輪,第四代iPod上推出的帶有集成按鈕的標誌性灰色圓圈。

觸控輪是iPod設計的頂峰,以至於蘋果公司在其他非觸屏iPod上,甚至在其小巧的iPod nano上,都沒有打亂它的設計。它簡單、整潔,而且非常容易使用,幾乎任何人,不管他們是否熟悉技術,都能理解它。

但我最喜歡的點擊輪部分,也是自從我們改用觸控設備以來,我們失去最多的部分:不用看屏幕就能使用它的能力。這是一件小事,但意義重大。今天的設備需要我們不斷的關注:事實上,沒有它幾乎無法使用。把目光從你的手機上移開,你漫無目的地敲擊著一塊毫無特色的玻璃板,上面既沒有路標也沒有指示燈。史蒂夫·喬布斯指出蘋果首次推出iPhone的時候,一個沒有按鈕的設備可以有無限的數量。但是他們暫時的;它們只存在於你看著它們的時候。

點擊輪正好相反。輪子給了你5個按鈕,加上錶盤,而不是無窮無盡的按鈕陣列,它們位於你一直都知道的位置。提高音量、跳過一首歌、播放或暫停——這些都是你可以被動地做的事情,而無需從口袋裡掏出iPod或點亮屏幕。它讓你把音樂添加到你的生活中,而不是要求你把你的生活還給iPod。甚至點擊輪的物理紋理也適合這種情況。點擊輪是一個啞光表面,不同於光滑的iPod外殼,與中心按鈕共享相同的光澤,以便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它的觸摸。我依然深情地回憶起在長途飛機或巴士上睡著時使用iPod的情景,用我挑剔的音樂品味放鬆自己,而不用睜開眼睛,也不用在黑暗中被巨大的發光顯示屏的閃電照瞎自己。

並不是觸摸屏不好——喬布斯是對的:我的iPhone比我以前的iPod功能強大得多。但每當我不得不盯著我的手機只是為了改變一個軌跡時,我就忍不住懷念我們放棄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