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門忠烈的抗日英雄,毛主席寄來親筆信,他在被圍後自殺殉國

滿門忠烈的抗日英雄,毛主席寄來親筆信,他在被圍後自殺殉國

世人都知道楊家將忠烈滿門,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抗日時期還有一位鐵血將軍,一家滿門忠烈,他自己更是在敵眾我寡的戰鬥中,放棄撤退的機會,戰鬥到最後,不願當俘虜而自殺殉國。

這些鐵血將軍就是范築先,他出生在河北邯鄲市館陶縣一個貧苦之家,自幼聰明好學,後來進入天津北洋陸軍講武堂的炮兵科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他擔任了哨官和炮兵連長。

在辛亥之後,范築先更是一路平步青雲,最高時當了第八旅的旅長,照這樣下去他當一方軍閥不成問題,這在當時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可范築先卻對軍閥混戰十分厭惡。

為此他辭去了第八旅旅長的職務,放棄了常人難以擁有的權力,他回到鄉間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一直到1926年,北伐時期他才重新復出,投身到馮玉祥的麾下,一心幹革命。

范築先一心憂民憂國,1932年5月,他當了山東沂水縣縣長,在任期間他個人生活儉樸,一心為當地百姓謀福利,深受百姓擁護和尊敬,第二年他又被調到臨沂縣當縣長。

在任期間他身著粗衣布鞋,常到個鄉間實地查訪,期間拒絕收受任何禮品,在治內大力禁煙禁毒,通過調整境內的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同時他還修建醫院等公共設施。

1936年7月,范築先調離臨沂縣,百姓們夾道相送,離別時許多人都流出了不舍的眼淚,同年11月,范築先調任了聊城縣的保安司令兼縣長,第二年就爆發了侵華戰爭。

1937年10月,日軍入侵黃河北岸,當時的山東主席韓復渠害怕日軍,竟然下令撤退,范築先接到命令後斷然拒絕,他不僅沒有逃跑,還發表了抗日通電,被全國報刊轉載。

范築先的抗日義舉獲得了許多仁人志士的擁護,許多人紛紛投入其麾下,在范築先的感召下,魯西北地區形成了20多支抗日力量,1938年3月,年僅60歲的范築先兩次率軍殺敵。

後來爆發徐州會戰,范築先率軍阻擊土肥原的師團,後來又攻入濟南市,他還結識了八路軍的徐向前,一起共商抗日大計,范築先不僅自己投身抗日,他的兒子也積極抗日。

在濟南戰役中,他的次子范樹民殉國了,不顧悲傷哀痛他又帶著自己的二女兒繼續抗日,之後他又把長子、長女、三女兒送去了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以培養抗日救國的新生力量。

范築先的忠義愛國之舉,深受社會的好評,就連毛主席也讓人帶了親筆信給范築先,向其表達慰問,更加堅定了范築先抗日的決心,不料在11月13日,日軍的兩個聯隊進犯聊城。

聊城居民陸續撤出,范築先則一邊布防一邊組織撤退事宜,不料參謀長王金祥帶著一個連的人臨陣逃跑,導致原本守軍就不足的聊城只剩下了700多人,為了掩護居民撤退,范築先決定死守。

14日上午9點,日軍發起了進攻,范築先指揮官兵血戰日軍一直到當天黃昏,聊城徹底被日軍圍的水泄不通,不久日軍部分兵力攻入了聊城,雙方血戰到15日佛曉。

范築先手臂受傷,腿也被炮彈炸傷,眼見日軍就要佔領全城,范築先寧死不當俘虜,把最後一顆子彈射向了自己,范築先和700餘守軍全部殉國,得知其死訊,舉國哀悼,通令全國降半旗三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家故事 的精彩文章:

武林至寶《九陰真經》的創作者是誰?確有其人,留下三件傳世之寶
八路軍200多人差點被全殲,突然颳起沙暴,趁機拼刺刀嚇跑日軍

TAG:獨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