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陌生人有的時候更加重要?

陌生人有的時候更加重要?

越來越多的陌生人

如今,「陌生人」這個詞多多少少帶點恐懼感,使20歲花季少女隕落的是某順風車的陌生司機,大白天敢公然在大街上搶別人家孩子的是陌生中年人,地鐵上的搭訕色狼是陌生小青年……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陌生人也有好有壞。有這麼一類陌生人,他們是善良而美好的,甚至在一些場合,他們的出現是一個人幸運的開始,而這就是「工作陌生人」。

「工作陌生人」指與工作相關的、可以向你提供一些工作信息的陌生人,他們可以是親戚朋友的朋友,也可以是大街上正在閑聊的兩個人。當一個人走在街上,偶然聽到街頭巷尾兩位陌生人的交談內容,其中又恰巧有一些工作信息對他很有用處時,那麼,這兩個人就是他的工作陌生人了。

之所以稱為「陌生人」,是因為這類人與本體之間的交流並不頻繁,是一種弱關係。這些人可能是不太熟悉的人,也有可能是不認識的人。反之,如果兩個人交流頻繁,那他們彼此之間是一種強關係,比如父親和兒子。

弱關係的力量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曾經在他的一本著作中認真分析過人際關係在找工作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在書中,他將找工作的途徑歸納為4類:第一類,通過正式渠道,比如網上的招聘信息、參加招聘會等;第二類,通過個人關係,比如通過親朋好友;第三類,直接向對口單位申請或者投簡歷;第四類,其他不常用方式,比如繼承遺產等。結果發現,通過個人關係找工作似乎是美國人最慣用的手段,56%的人找工作靠關係,通過正式渠道來找工作的人只有18.8%。這意味著,當一個人正絞盡腦汁寫簡歷找工作的時候,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工作先被預定出去了。

是不是很失望?非得認個有權有勢的爹,才能獲得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嗎?也不盡然。因為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那些靠人際關係找工作的人中,依靠強關係找到工作的只佔三分之一,可見家人和親朋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大多數,即三分之二的人靠的是不起眼的弱關係,即依靠那些不大熟悉的、相對陌生的人找到工作的。比如,咖啡廳中偶然遇到的人或者一個朋友的遠房親戚。

簡單地說,在找工作這件事上,陌生人顯得更重要。

為什麼更重要

仔細分析你會發現,陌生人更重要其實非常好理解。通常情況下,強關係組成者的相似度都比較高,生長環境相似、共同經歷多、共同語言多等,但是卻無法在信息資源上形成互補,比如大學室友。同一大學的大學室友之間,獲得的是雷同的招聘信息,所以無法給彼此提供幫助。再比如某個旅美博士,接觸的都是精英人士,可某一天,他上小學的兒子惹禍了,惹上了學校的小混混。這時,他那些精英朋友都幫不上忙,因為缺少這方面資源,而能幫上忙的或許是平時和他八竿子打不著的、專能懲治小孩的小賣部大叔。

除了無法在資源上形成互補之外,強關係還有另外一個缺點,數量太少。一般來講,生物基因上有關係的是強關係,像之前提到的父與子,舅舅、大爺等。除此之外,是真正的知己,而稱得上知己的又有幾人?即使是大學的摯友、部隊的戰友,單位的同事,能有幾個為你「兩肋插刀」?這會導致信息來源渠道狹窄。另外,從競爭的角度講,其實知己之間更容易形成競爭關係,而並非互助關係。

與強關係相比,弱關係就不同了。雖然弱關係中的個人彼此間平時少有交集,可是,其數量卻可以十分龐大,從街上陌生人到親朋好友的朋友、熟人,數百至數千人都可以同一個人形成弱關係。龐大的弱關係網可以為一個找工作的人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所以對他更有價值。

同理,一個人想創業也應該先考慮與陌生人合夥。從弱關係的陌生人那裡獲得想法,獲得更有廣度的新信息,有利於提高一個新公司的高度和創新能力。

熟歸熟,工作歸工作。想獲得一份好工作、想把創業公司搞得風生水起,都要儘可能多地挖掘可能的弱關係,最大發揮陌生人的力量,多去咖啡廳坐坐、參加跨校社團活動,這些都是擴大交際網不錯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懶得出奇的樹懶
超級搞笑的「偽外星人」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