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才是華人圈最出名的女人,劉曉慶、張曼玉都甘拜下風

她才是華人圈最出名的女人,劉曉慶、張曼玉都甘拜下風

最近,一個女人上抖音,不用開美顏大眼瘦臉,只是教教燒排骨,重複N年前講過的話,輕鬆斬獲300萬點贊。

年初,印有她頭像的運動衛衣,剛一登陸紐約時裝周登場,國內同款就旋風式「售罄」。

這個女人的名字叫陶華碧,90後封她為「國民女神」,更多人親切地喊她「老乾媽」。毫無疑問,陶華碧是華人圈最有名的女人,遠超劉曉慶、張曼玉。

貼有陶華碧頭像的油辣椒,全世界平均每天賣掉130萬瓶。

這股來自貴州的香辣風味,拌入食堂宵夜的炒飯中、抹在華人早餐的吐司上、還頻頻點亮夏威夷主婦的餐單。有國外網友說,「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等於娶兩個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

如果說沙縣小吃是被債主逼出來的,那麼老乾媽就是在家庭慘劇里誕生的。

陶華碧生長在貴州省的一個偏僻山村。20歲那年,她嫁給了地質隊的會計。不久,丈夫急病去世,她獨自拉扯兩個兒子。生計所迫,她開始擺攤賣自製米豆腐,一種貴州當地的廉價涼粉。

米豆腐入嘴潤滑爽快,辣味十足,適合做開胃菜。

後來她攢錢在貴陽龍洞堡蓋了個小餐館。店裡繼續賣米豆腐,價格便宜,吸引許多「學生黨」去光顧。

陶華碧家裡窮,沒念過一天書,只會寫「陶華碧」三個字。出於同情心,家境困難的學生過去吃飯,她分文不收。這一善舉深得人心,學生們都親切地喊她「乾媽」。

90年代初,貴陽建環城公路,乾媽的小店挨近主幹道,顧客里多了來來往往的貨車司機。天氣熱開長途車,司機們喜歡吃味重的東西。看別人賣米豆腐加蔥蒜,陶華碧就加豆豉辣椒、香辣菜。你重口味,我比你更重口。

漸漸地,陶華碧的油辣椒,竟然比她的米豆腐還受歡迎。

在市場的呼喚下,陶華碧辦起了辣椒醬加工廠,品牌名字就叫「老乾媽」。經受種種創業的考驗,「老乾媽」在貴陽當地站穩了腳跟。去年老乾媽一瓶辣椒醬平均8塊,每天生產230萬瓶,一年用4.5萬噸貴州辣椒,每年納稅6個多億。

早年開小店,三天兩頭被收保護費,陶華碧拿起鍋鏟,直接跟地痞干仗。陶華碧不想被人欺負,漸漸練就一身的霸氣。

生產老乾媽的過程中,陶華碧的手腕非常強硬。有一次,她的公司極缺豆豉原料,從重慶緊急運來10多噸豆豉。準備卸貨的時候,才發現部分豆豉居然餿了!經過特殊處理可以用來應急,但陶華碧堅持退貨,公司停產兩天,造成莫大損失。

看到老乾媽的辣醬賣得好,市場上登時多出來一大批爹爹媽媽,像是「四川乾媽」「老乾爹風味豆豉」。陶華碧找來一個法務團隊,一年花3千萬去打假。眼見冒牌貨一茬又一茬,她全包圍式地註冊近似商標,把「乾媽老」「乾媽媽」「老媽子」統統拿下,甚至不惜和商標局鬥法好幾輪。

陶華碧:「我的老公很早就走了,你不知道嗎?」

一步步穩紮穩打,產品遠銷海內外,老乾媽產值高達75億人民幣。來自海內外的投資人,不斷跟陶華碧提出融資上市。但對這些資本運作,陶華碧態度非常堅決:不!要!

「不貸款、不融資、不上市」,這是陶華碧一直堅持的原則。陶華碧生怕經過複雜的資本操作,這盤炒辣椒的生意,不再有錢來貨往的穩當。她說:「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幹呢!」

陶華碧緊咬「不能輸」的信念,遇佛殺佛,遇敵殺敵,硬生生拼出一條霸氣的活路來。原本路邊小攤當贈品的辣醬,如今風光地走出國門,迷倒萬千小哥哥小姐姐。

在社會這個大醬缸里,只有拼盡全力,才能顯得毫不費力;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人生總有一死,不如吃完再死
越南—雞蛋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