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羅斯開火烏克蘭備戰,亞速海局勢驟然升級

俄羅斯開火烏克蘭備戰,亞速海局勢驟然升級

俄羅斯動用油輪和其他艦艇封鎖刻赤海峽,並派出戰機在海峽上空巡邏。圖片來源:網路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矛盾,在過去的這個周末驟然升級。

11月25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克里米亞邊防部門發布消息稱,5艘烏克蘭海軍船隻當天未經俄方許可試圖穿越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予以阻止並扣留了其中3艘船。俄羅斯方面同時宣布關閉刻赤海峽。

烏克蘭軍方的消息則稱,當天這幾艘烏克蘭海軍艦艇在試圖穿越刻赤海峽時遭到俄軍阻攔,俄一艘艦艇故意撞擊烏海軍拖船,並向烏海軍一艘炮艇開火,造成6人受傷。作為回應,烏克蘭國防部宣布,該國武裝力量將進入全面戰備狀態。

海權紛爭

事實上,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俄烏兩國在亞速海的主權紛爭就逐步升級,兩國都指責對方在該地區擾亂己方的航運。外界普遍認為,烏克蘭方面15日以「非法進入『被佔領土』克里米亞港口」為由,在亞速海扣押包括俄羅斯船舶在內的15艘外國船舶的行動,是導致俄羅斯對烏克蘭軍艦採取行動的主要誘因。

位於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亞速海,是兩國共同擁有的一片封閉海域,僅通過刻赤海峽與黑海相連。根據俄羅斯和烏克蘭2003年達成的一項協議,懸掛兩國國旗的船隻,在對亞速海環境不造成威脅的前提下,均可自由進入刻赤海峽並停靠各自位於亞速海的港口。

但是這種局面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被打破。兩國圍繞克里米亞主權的爭奪延燒到對刻赤海峽主權的爭奪上。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馮玉軍分析說,俄羅斯方面認為由於克里米亞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所以刻赤海峽已經成為了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而烏克蘭依然堅持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所以認為刻赤海峽仍然可以自由通過。

但事實是,目前刻赤海峽處在俄羅斯的實際控制之下。俄新社的報道表示,在烏克蘭海軍艦艇被俄軍方扣押之後,俄羅斯動用油輪和其他艦艇封鎖了刻赤海峽大橋的主橋洞,以阻止更多烏克蘭艦艇通過海峽。

克里米亞

俄烏之間關係的快速惡化與不斷發生的衝突中,克里米亞一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檻。歷史上,克里米亞一直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但是在1954年,為了紀念烏克蘭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30周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議將克里米亞由俄羅斯劃歸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俄烏兩國圍繞克里米亞歸屬問題爭執不斷,烏克蘭國內政局的走向也在影響著克里米亞的命運。自烏克蘭獨立以來,其國內的烏克蘭族與俄羅斯族的矛盾、以及烏克蘭到底是要走親俄路線還是親歐路線的矛盾就一直存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的政治風暴徹底激化了這些矛盾。2014年3月,俄羅斯族為主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一起宣布脫離烏克蘭,並與俄羅斯簽署條約,加入俄羅斯聯邦。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烏克蘭與俄羅斯曾經的友好關係不復存在,兩國關係陷入了持續的緊張和激烈對峙之中。一直想要遏制俄羅斯的西方國家,也以克里米亞問題為抓手,對俄羅斯展開了一輪輪的制裁,給俄羅斯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邊緣政策

扼守亞速海與黑海的地理位置、海岸線上良好的天然港口,讓克里米亞成為了地緣爭奪的戰略要地,位於克里米亞半島西南角的塞瓦斯托波爾是深水不凍港,長期以來一直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

克里米亞的這一戰略地位,決定了俄羅斯不可能放棄這一地區。在俄烏關係尚可的年代,俄羅斯雖然承認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但駐紮在這裡的黑海艦隊無疑是俄羅斯控制烏克蘭的主要工具,而在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之後,俄烏兩國關係急遽惡化,俄羅斯更不可能放棄這裡:至少從軍事上來說,在黑海沿岸,很難找到像塞瓦斯托波爾這樣的深水良港。

但對烏克蘭來說,失去對克里米亞的控制,實際上將烏克蘭的海岸線割裂成了兩部分,而唯一聯通黑海與亞速海的刻赤海峽又處在俄羅斯實際控制下,烏克蘭的海軍力量受到了極大的遏制。

但這次的衝突絕對不是一次偶發事件。馮玉軍認為,對俄羅斯來說,過去一段時間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處於守勢,這次炮擊和扣押烏克蘭軍艦,主要是為了敲打近期不怎麼安分的烏克蘭;而對烏克蘭來說,派軍艦硬闖刻赤海峽,更多地是為了宣示主權,向國際社會傳遞明確信號,避免俄羅斯目前對克里米亞的實際控制最終變成主權旁落。

對曾經是兄弟的俄烏兩國來說,由於最近這些年的一系列摩擦,兩國已經走向了對抗甚至是敵對的狀態。除了克里米亞問題,俄烏兩國圍繞烏克蘭東部以俄羅斯族為主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和哈爾科夫三州的爭奪,自2014年以來就從未停止。雖然目前經過多輪國際調停,這三個州名義上依然是烏克蘭領土,但實際上已經成為烏克蘭西部地區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緩衝區,只是由於進一步割裂烏克蘭並不符合俄羅斯自己的利益,這一地區目前的局勢才暫時比較穩定。

回到風波詭譎的亞速海上。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雖然已經提議將在國內實施為期60天的戒嚴令,烏軍也將進入全面戰備狀態,但馮玉軍認為,目前這種狀態更像是烏克蘭採取的一種「邊緣政策」:烏克蘭的應對更多是無奈之舉,該國的軍事力量根本不可能與俄羅斯對抗。而為了不讓自己的國際環境進一步惡化,俄羅斯也會盡量避免兩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

但是,在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終止《烏俄友好關係條約》、烏克蘭「向西走」戰略不可動搖的背景下,馮玉軍認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將會長期處於相當高的烈度,一旦發生一些不可控事件造成擦槍走火,將給俄羅斯和烏克蘭帶來災難性後果。(人民日報海外網 聶舒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台地方選舉候選人高呼「一個大中國」 喊話台當局
北約最強軍演將近,真「透明」還是真「挑釁」?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