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LifeSmart雲起:智能家居的現象級產品與降維打法

LifeSmart雲起:智能家居的現象級產品與降維打法

雷鋒網按:2018年12月20日,雷鋒網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一場「AIoT+智慧城市峰會」。在峰會前期,我們會對AIoT和智慧城市領域的公司進行梳理和報道,本文是對該領域中LifeSmart雲起公司的報道內容。

站在時代的邊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這個時代屬於IoT,企業需要站在IoT的角度思考用戶需求。

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阿里、騰訊,還是谷歌、亞馬遜,產品定位和公司走向最早都是從創始人的認知開始。當然,物聯網時代的創業公司也是如此,Nest是如此,LifeSmart也是如此。

現代用戶消費剛需仍可以分為「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其中,衣對應IoT的可穿戴產品,住對應IoT的智能家居,行對應IoT的自動駕駛。「我們初創團隊在2012年開始思考創業方向,自動駕駛的研發周期較長(在當年仍處早期研發階段),難有階段性成果維持公司正常運營;可穿戴設備更像是一個時尚產品,不符合我們初創團隊的電信基因;在智能家居領域,無線感測技術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可以讓我們在相對較短的周期內有產品產出,並形成商業閉環,因而最終LifeSmart選擇入局智能家居。」LifeSmart創始人兼CEO董熠這樣解讀自己當初的創業構想。

不論是從2014年的智能家居領域創業小高潮,從之後國內外巨頭公司的相繼入局來看,還是從政策紅利、行業需求的頻頻出現來看,這條路,LifeSmart選對了。當然,正確的路也意味著激烈的競爭,意味著大浪淘沙。

基於電信基因,協議自成一派

智能家居發展到現在,大浪淘沙,所剩的幾個主要玩家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LifeSmart的獨特之處在於擁有一套獨創的物聯網協議——CoSS協議。

在物聯網領域,一般認為,協議是巨頭廠商及大玩家用來圈地、做生態而去投入、去研發的。作為初創企業或中小企業,大都不願意去動協議,一方面,工作量較大,初創團隊難以在兼顧產品研發同時支撐起這樣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做出的協議難以在性能方面做到更好,更難以得到用戶認可。相較而言,電信行業基因使LifeSmart自研一套通信協議成為可能。

自帶電信基因的LifeSmart在2013年成立之初,自己研發了一套物聯網通信協議,CoSS協議。該通信協議為星型網路通信協議,定義了通訊模型、數據結構、物理層鏈路層和應用層數據交互格式,針對射頻通訊進行了優化設計,保持模型完備和靈活的同時,保持協議的簡單穩定,為設備管理和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談到CoSS協議,董熠告訴雷鋒網,LifeSmart在自己做協議之前,調研了市面上所有的協議,發現用戶體驗都不太好,各協議有各協議的問題,針對家庭、辦公這樣全屋覆蓋的場景需要,物聯網需要更好的協議。由於基因優勢,LifeSmart把在電信行業做協議的機制移植過來,自己做了一套協議。

董熠認為,新協議為LifeSmart帶來了兩方面優勢:

安全性更高。黑客在對協議層進行攻擊時需要參考代碼, 由於CoSS協議為LifeSmart自創,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網路能力更強。應用該協議的網路覆蓋面積和穿透能力會更強,基本上可以覆蓋一個250平米鋼筋水泥的一般公寓,甚至是500平米的別墅。

當然,作為初創公司,應用自創協議,而非通用協議的解釋成本會很大。

智能家居的「通用協議」可以「通用」,這是用戶的一個認知誤區。以現在智能家居中通用協議Zigbee為例,不同廠商基於Zigbee的硬體產品,為了解決用戶體驗的一些問題,都會增加一些特別的代碼,因而在協議層也會略有不同,協議層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開放和互通。即使同樣使用的是Zigbee協議,目前真正實現互通和融合仍是在雲端及IP層實現的。

2016年,LifeSmart清楚定位:對協議本身不持立場,除CoSS協議外,也支持WiFi、藍牙、Zigbee等協議。但是LifeSmart認為CoSS協議在聯網能力及安全性上會更好,因而自家多數產品還是會使用CoSS協議。

由於使用自有通訊協議,因而需要為自己的協議配一顆通信晶元,LifeSmart用到的是Silicon Lab的晶元,質量上得到了保障。雷鋒網認為,這樣單獨研發一款晶元,在成本上會有所上升。董熠告訴雷鋒網,其實,這顆成本已經降到市場可接受水平。

產品策略:降維打法

2013底成立的LifeSmart,在2014年迎來第一波智能家居熱潮時,推出第一代產品,第一代產品包含五款硬體——智慧中心、攝像頭、智慧插座、動態感測器和氣體感應器,同年6月,LifeSmart拿到10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與國內廠商打法不同的是,LifeSmart在2015年,開始開拓國外市場,包括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市場。也是因為這一打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LifeSmart免於在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混戰時期的腥風血雨和殺戮。

在國內市場推智能硬體產品,尤其是智能硬體單品時,用戶會考慮性價比的問題,一般會選擇低價,品質相對差一些的產品;相較而言,西方價值觀下的消費群體更傾向於選擇高品質、高價位的產品。同時,西方市場對智能家居的需求逐漸旺盛,也為國內智能家居廠商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除此以外,降維打法也是LifeSmart選擇加大國外市場開拓力度的原因之一。由於日本、歐美用戶對品質更挑剔,也使得在國外市場得到「驗證」的產品,重新回到國內市場也更容易得到市場及用戶的認可。

目前,國外業務在公司業務佔比已經達到25%,LifeSmart明年在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地會進一步拓展市場,預計未來五年內,我們希望LifeSmart海外市場佔比可以提升到40~50%。


全屋智能的思考:用戶認知度已經很高

2016年,LifeSmart推出自己第二代智能硬體產品,同年,與華為、阿里、中國聯通達成合作協議,涉足AI領域;而在此前,LifeSmart整個PaaS平台架構及數據分析的邏輯引擎整體架構已經基本搭建完成。正是有了這些基礎,也使LifeSmart得以進一步布局全屋智能方案。

智能家居如今面臨兩個利好點:

第一,經過智能家居市場熱潮,以及包括運營商、地產廠商、科技巨頭在內的整個行業對市場的不斷教育,用戶對於智能家居的認知度已經有很大提高。

第二,現階段能夠實現的全屋智能的成本已經降低在用戶可接受範圍內。董熠表示,針對90平米的家庭,LifeSmart包括照明系統、空調及供暖系統、電動窗帘管理、安防系統(包括智能門鎖、漏水/漏氣檢測及陌生人闖入報警)在內的全屋智能系統價格在1萬元左右。

因而,用戶對「全屋智能」方案的接受度已經很高。

另外,由於用戶裝修房屋時花費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很高,更適合用全屋智能。

國內市場的特性是,由於房屋裝修花費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是很高的,因而用戶在購置新房或裝修房子的時候,對價格並不敏感,對用戶體驗及品質更為重視。此時推給用戶的如果是小場景套件,對於廠商及用戶都是損失,相對而言,更應該一步到位——推全屋智能。

產品設計也是LifeSmart考慮的一個點。雖然用戶對全屋智能的認知度已經很高,但是大部分消費者對技術方面的認知度並不高。「我們要比較清楚地認識到,真正要開拓的市場中大部分用戶對於我們所講的那些很複雜的科技功能幾乎是一無所知的,而是會主觀判斷產品的外觀及應用場景。」因而,產品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市場角度來講,C端市場是我們的核心市場,我們會在C端持續發力,將全屋智能標準化,並大規模去推廣,」董熠告訴雷鋒網,「以一套全屋智能價格為1萬元來看,100萬個用戶就是100億,中國有3億家庭,至少已經有5000萬到1億達到中產水平,市場規模足夠大,阻礙我們發展的核心是產品組合及服務組合,是否對用戶來說易得易用決定你的產品的長效口碑,以及是否能夠成為現象級產品,也是我們接下來發展的重點。


硬體產品:尚未到淘汰賽

2017年,LifeSmart完成智能生態系統建設,建立了LifeSmart開創者平台和智能語音生態系統。也是在這一年,智能音箱走火,整個智能硬體生態在語音系統的加持下走高,同時,在經歷第一波智能硬體熱潮的洗禮後,這波熱潮中,各大廠商為了搶佔市場,紛紛打出國內各類市場通用的王牌——低價,甚至價格補貼也成為不少廠商的選擇。

對於用戶而言,自是其中受益者,但是對於整個市場生態而言,就見仁見智了。

董熠告訴雷鋒網,LifeSmart的硬體產品是賺錢的,因為現在還遠未到清掃戰場的時刻。

大規模補貼的核心是清掃戰場,但是現在還沒有哪一家能夠做得到。尤其是家裝硬體,如果是免費的,用戶更感覺是可有可無的,收取合理費用反而能給用戶「安全感」。同時,我們覺得硬體應該有合理的利潤,畢竟智能家居,甚至IoT,仍是是一個長期發展的產業,而非一蹴而就的。

現在LifeSmart的硬體出貨量,每年在百萬量級。今年7月,在第二十屆中國(廣州)國際建築裝飾博覽會,LifeSmart發布了可以自由拼接的量子燈,並因此拿下2019 CES創新產品獎。


產業布局:C端為主,B端跟進

據中國經濟信息社《2017-2018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智能家居市場體量已達到萬億級,整體市場需求也有明顯上升。這樣的市場體量除了有C端的市場需求外,還有來自B端及整個產業需求的驅動。

我們的主要市場還是C端市場,B端市場佔比沒有特別大,但是會有很多渠道,諸如阿里、百度、頭條、中石化也都是我們的客戶,」董熠告訴雷鋒網,「在行業應用方面,我們也會積極配合地產廠商做精裝房的全屋智能,會藉助各行業的需求帶來的機會,為我們自己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但是就公司長期發展,目前來看,仍是面向C端市場,打造產品長效口碑,打造現象級產品。

2018年12月20日,雷鋒網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一場「AIoT+智慧城市峰會」。

本次峰會,雷鋒網擬邀百度、騰訊、阿里、小米等IoT行業巨頭,以及若干行業嘉賓學者和創業人士來到現場,彙集「政、產、學、研、資」多方進行溝通交流。從技術、應用到未來發展規劃,全面為大家展示一個火熱的新領域。

在議程上,本次峰會的內容將從四個維度展開,分別是一個「基礎建設領域」和智慧家庭 &智慧社區、智慧家庭 &智慧社區、IoT生態安全三個「應用落地領域」,共進行11個議題的探討和一個圓桌討論,嘉賓均為領域內知名業界人士。

本次「AIoT+智慧城市峰會」上還將頒布「AIoT勢力榜」 & 「智慧城市勢力榜」,在會議籌辦期間,雷鋒網會對過去跟蹤報道過的企業、團隊進行再一次的回訪,甄選出在IoT和智慧城市領域中的細分領域裡優秀的公司、技術團隊,從不同的維度對這些公司、技術團隊進行考量,選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並在峰會舉辦期間為其頒發相關獎項。更多詳情,見大會主頁:https://gair.leiphone.com/gair/aiot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金融科技2B賦能者的核心競爭力
蘋果在中國大學招攬Siri全職工程師;Facebook被英國罰款64萬美元;亞馬遜Q3營收同比增長29%|雷鋒早報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