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構建現代作戰體系少不了這重要一環

構建現代作戰體系少不了這重要一環

原標題:構建現代作戰體系少不了這重要一環


打造科學高效的作戰評估體系,是適應未來信息化戰爭需求,圓滿完成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使命任務、全面提升國防和軍隊建設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證。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既要有一張藍圖干到底的決心和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也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警覺,實時對整個建設過程進行評估檢驗,糾偏糾錯,確保建設進程始終沿著既定目標穩步推進。


同時,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也是一項動態工程,是隨著世界新軍事變革和國家軍事戰略需求滾動向前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來應對作戰體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需求,運用科學的評估來解決信息化武器裝備需求論證、部隊編製體制調整、人才培養、實戰化訓練、作戰力量和戰法運用等方面的問題,確保我軍作戰體系實戰能力的穩步提升。


現代作戰評估體系發展的新特點


現代作戰評估體系建設以美俄兩軍最為典型,兩者在評估內容、評估監督主體、評估實體聚合程度、體系構成方面存在差異,但就體系完整度、實戰化檢驗程度等方面來說,美軍評估體系更具有代表性,文中將以美軍當前作戰評估體系情況為例,來分析當前作戰評估領域發展出現的新特點。


對美軍現代作戰評估的起源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起源於二戰時期的「轟炸毀傷評估」實踐,後來發展為「戰鬥毀傷評估」;另一種觀點認為起源於越南戰爭。迄今為止,美軍已經形成一個組織健全、架構科學、層次銜接、程序配套的作戰評估體系,研究、分析以美軍為代表的先進作戰評估體系發展特點,有助於科學統籌我軍作戰評估體系建設,為打造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一)評估跨度涵蓋作戰全過程。傳統意義上的作戰評估常常僅限於對作戰過程進行梳理、研究、分析,提出具有總結性質的決策建議,旨在指導下一場作戰,一般安排在本場作戰結束時進行。隨著戰爭形態的演變和作戰評估手段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對作戰評估發揮全程評估、動態指導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大數據、雲計算、網路通信技術等為進行實時評估提供了可能,作戰評估也由事後評估逐漸發展到全程評估,由注重對結局的評估轉為重視對過程的評估,涵蓋了作戰活動的全部環節。2015年版美軍《作戰評估》(JDN1-15)聯合條令中規定,將作戰評估計劃嵌入聯合作戰計劃制訂過程,在作戰準備階段就同步展開。美軍認為作戰評估是一項連續性活動,在作戰進程的不同階段評估焦點不同:在作戰準備階段,關注於分析判斷戰場態勢和制訂評估計劃,重點在評估雙方戰備狀態和核實評估計劃的各項前提條件;在作戰實施階段,評估重點是作戰進程,為執行作戰命令和實施動態調整提供決策建議;在戰後主要完成作戰總結等任務。


(二)評估層次貫穿戰略、戰役、戰術各層次。傳統意義上的作戰評估,更多集中於較高層次,即戰略和戰役級別的評估,對戰術層次關注較少。隨著精確制導武器和分隊作戰能力的快速發展,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戰術行動實現戰略目標」的特點日益凸顯,對戰術行動進行戰略、戰役層次的評估已成為現實作戰需求。美軍認為:作戰評估發生於軍事行動的所有層級。戰略、戰役、戰術層次的作戰評估相互聯繫、互為依託,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海灣戰爭以來的一系列局部戰爭正在驗證這一觀點:戰術行動的戰略價值推動三個層級評估體系相互融合,當各個層級的評估活動相互支撐、密切協同後,作戰評估效果便會實現質的躍升。



(三)評估方法進一步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融合發展。在傳統評估活動中,關於二者孰輕孰重的爭論始終不絕於耳。作戰評估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高效完成評估任務還須遵循錢學森所倡導的「定性定量相結合來解決複雜系統問題」這一原則,這一點從美軍作戰評估實踐歷程可窺一斑。美軍曾一度崇尚定量評估方法,從越戰期間使用的實力統計法(Body Count)、哈姆雷特評估法(The Hamlet Evaluation System)演變到後來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基於效果評估法(Effects-Based Assessment),均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良好的評估效果。之後,美軍逐步認識到,定量分析在處理非結構化、不確定性的作戰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轉而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例如,近年來蘭德公司在評估中美軍事力量發展方面,都是依託兵棋推演,採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平衡記分卡方式完成的。


(四)信息化技術推動作戰評估再度興起。美軍現代作戰評估從二戰發跡後,經歷了幾個沉浮發展階段,在越戰中受到高度關注,備受時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推崇。但由於他大力倡導的三種評估方法(實力計算模型、哈姆雷特評估系統、東南亞評估報告),都需要輸入大量作戰數據進行分析運算,受制於當時計算機發展水平和信息化處理手段,這些方法未能對作戰進行準確評估而備受詬病,導致越戰後一直到冷戰結束,作戰評估發展都處於低潮。

近30年來,隨著計算機智能技術的發展及系統分析理論、模糊工程、灰色系統理論等現代理論和技術的廣泛運用,作戰評估再次被提上重要議程。2014年美軍修訂頒發《聯合信息作戰條令》,單獨增加「信息作戰評估」一章;2015年,美軍發布《作戰評估》(JDN1-15)聯合條令;2016年起,美陸軍開始實施年度「陸軍作戰評估」(AWA)項目;2018年,駐歐美軍運用新的「聯合作戰評估」(JWA)推動「多域戰」從理論走向實戰。從一系列新舉措可以看出,正如美國現任防長詹姆斯·馬蒂斯所言:「這次轉變是『戰鬥評估遠遠超越簡單的毀傷評估的一次復興』。」



打造我軍作戰評估體系的幾點思考


(一)進一步深化作戰評估理論研究。在中華民族軍事歷史長河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歷來是戰爭指揮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卓越的運籌評估理論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理論方面如《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百戰奇法》等軍事名篇中關於運籌評估的經典論述,實踐活動如齊魯長勺之戰中的「曹劌論戰」、齊魏馬陵之戰中孫臏對戰機、戰場的選擇等等,不勝枚舉。我軍領導人毛澤東、劉伯承、粟裕等都是擅長運籌、精於評估的行家裡手。現代以來,由於受信息化建設起步晚、底子薄等諸多因素影響,我軍作戰評估理論研究發展緩慢。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對實踐具有巨大指導作用。


打造先進的作戰評估體系,必須深化評估理論研究,搶佔理論前沿的制高點。首先要扭轉作戰評估大而粗的現狀,加大評估理論創新,積極借鑒引入國外、民用領域的成功經驗做法,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的作戰評估理論體系。其次,要積極營造作戰評估理論創新研究的氛圍,加大基礎學科建設力度和評估人才培育力度,鼓勵創新、崇尚創新,激發廣大軍事理論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對作戰評估領域的研發熱情,形成「趕、拼、比、超」的良好競爭環境。

(二)加大作戰評估的推廣運用力度。當前,我軍作戰評估的功能發揮有限,實戰化推廣運用還有很大空間。首先,要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實施作戰評估的重要意義。數字化、精確化是未來信息化戰爭的主要特徵,也是軍隊實現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重要標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如果還按照過去那種大而化之、粗獷式指揮和完全依賴指揮員主觀意志進行決策是要吃大虧的。必須充分發揮作戰評估在戰前預測、戰中糾偏、戰後總結的系統功能,徹底來一場作戰認知領域的革命。其次,在作戰流程設計上,指揮員和指揮機關要將作戰評估納入作戰計劃一體同步展開。作戰評估不再是作戰流程上一個階段性節點,而是貫穿整個作戰活動的一項系統性工作。美軍在2014版《聯合信息作戰條令》中單獨增加「信息作戰評估」一章,彰顯其對評估工作的高度重視。


第三,充分發揮作戰評估對軍事改革和新質戰鬥力生成的預測指導功能。通過實戰化訓練、聯合軍演、作戰實驗等途徑來檢驗軍事改革成效和戰鬥力生成情況是國際通用做法,在這些活動的具體籌劃中,要精心設計方案、精選參戰部隊、廣泛收集數據、科學實施評估,進一步突出作戰評估的任務指向性。例如,美陸軍從2016年開始運用陸軍作戰評估(AWA),通過進行一體化訓練來論證未來部隊結構和提高多國聯合作戰效能,該項活動由具有實戰經驗和專業技能的現役士兵來參與鑒定和評估,可以得到真實、坦誠的反饋意見。



(三)突出對作戰體系效能的動態評估,進一步提升實戰能力。對我軍現代作戰體系效能進行實時評估,是作戰評估體系構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確保作戰體系適應未來戰爭需求、提升聯合作戰效益和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現實基礎。要廣泛運用作戰實驗、兵棋推演、實戰模擬等手段,引入大數據處理、智能決策、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打造我軍先進的作戰評估體系。第一,要運用兵器系統對作戰體系的多樣化作戰任務、指揮結構、力量編成、運行方式等進行模擬,通過先進的數據處理方法和模擬技術,搭建作戰體系效能評估模擬實驗平台。

第二,積極探索分解細化作戰體系使命任務的創新方法。傳統任務分解方法,如灰度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不是太偏重技術,就是通用性較差。緊密結合基於網路信息體系聯合作戰特點,探索從時間、空間、力量等多個維度對使命任務進行分解,建立一套科學詳細的指標體系。第三,對任務指標體系進行分類、分層和分析評估,找出敵我雙方作戰體系的「重心」、「關鍵力量」和「關鍵薄弱環節」,從中梳理出核心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實時監測核心指標的動態變化來分析整個體系的運行情況。在這一過程中,要平衡運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法,重點關注提升體系能力的關鍵指標和摧毀體系的薄弱節點,善於藉助可視化手段來提高作戰評估結果的展示效果。


(四)進一步完善作戰評估軟硬體環境,加大評估人才隊伍建設。作戰評估是一項技術很強的系統性工作,打造作戰評估體系,不僅要有先進的軟硬體設備,更要有一流的專業人才隊伍。首先,要充分發揮國家、軍隊信息化建設成果優勢,進一步完善作戰評估基礎信息設施和網路環境,建設軍用超級計算中心,配套先進的數據採集設備和作戰模擬器材,積極開發適合我軍特色的作戰評估軟體,構建開展科學高效評估必需的軟硬體環境。其次,要積極探索軍隊院校重點培育、軍地院校聯合培養、崗位實踐鍛煉成才、吸收引進專業人才等多措並舉的方式,加大指技合一型作戰評估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從源頭上做好未來急需評估人才的儲備工作。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軍事 的精彩文章:

培養能打仗的人才隊伍
這個領域將主導未來戰爭

TAG:光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