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八路諸侯90:劉虞十萬人的隊伍居然被只有幾百人的公孫瓚打敗了?

十八路諸侯90:劉虞十萬人的隊伍居然被只有幾百人的公孫瓚打敗了?

同處幽州的劉虞和公孫瓚因為脾氣性格、做事方式不一,加上雙方沒有明確的隸屬關係,積怨頗深。身為長者、官位又在公孫瓚之上的劉虞,實在是忍不了這個莽直的公孫瓚,從幽州治所薊發兵攻打公孫瓚在薊旁邊建起的小城。

圖1、公孫瓚(《跨江擊劉表》)

後漢書以及三國志記載的劉虞和公孫瓚之間的這場攻伐實在是怪異。我們先看劉虞對陣公孫瓚的整個過程,然後再推斷一下是怎麼回事。事情是劉虞先挑起來的,劉虞集結了自己所統領的十萬兵馬去攻打住在薊城邊上小城堡的公孫瓚。出發前就有人跳出來反對,被劉虞殺掉。劉虞的隊伍中有人提前給公孫瓚報信,讓公孫瓚在劉虞剛從薊出發的時候就知道了劉虞的行動。

可即使公孫瓚知道了劉虞的行動也沒什麼用,這個時候公孫瓚的人馬都散落在四處。聽到消息之後的公孫瓚,一看情勢,自己肯定是倖免不了了,驚恐之下準備逃跑。不過,等驚慌平定之後,公孫瓚最終沒跑。

圖2、居庸與薊城

城外圍攻的劉虞大軍真不怎麼樣,不習慣打仗,小小一個城堡久攻不下。史書說,劉虞愛惜百姓的房屋,不忍焚燒,沒有火攻公孫瓚的小城。於是雙方就對峙了下來。在對峙的時候,公孫瓚在城內集結了幾百人,縱兵放火,一下子擊潰了劉虞的十萬大軍。劉虞和他的部屬沒有退到就會近在邊上的薊城,而是跑到了西北方的居庸。得勢的公孫瓚緊追不捨,圍攻居庸三天之後城破,擒獲劉虞並劉虞的一家老小。

我們看看這場征伐的怪異之處。首先就是劉虞居然集結了十萬大軍,幽州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公孫瓚手上,劉虞怎麼會有十萬兵力?而且劉虞居然帶了這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去圍攻公孫瓚剛剛建起來的一座小城。依照古代的工程水準,公孫瓚短時間建的小城,一定不丁點大,用得著十萬人馬嗎?其次,是劉虞還沒出發,就有人一勸再勸,以至於一向仁慈的劉虞還殺了一個人;接著,又有人給公孫瓚通風報信。第三,劉虞的十萬大軍攻打沒有多少兵力的公孫瓚的小城,居然好多天沒打下來。第四,也是最怪異的,就是公孫瓚居然只集結幾百人,就輕輕鬆鬆將劉虞的十萬大軍擊敗了。第五,失敗之後的劉虞不是回到薊,而是跑到很遠之外的居庸。

圖3、劉虞

回到當時的場景之中,我們試著解答一下這些詭異之處。為了討伐公孫瓚,劉虞一定集結了很多人,不過肯定沒有十萬之多,如果有也多數都是圍觀的群眾。而且古人喜歡用概數,十萬隻是形容人多吧。之所以有人為公孫瓚說話,而且報信,我們需要看到一個最實際的情況,那就是公孫瓚是幽州本地人,也一直在幽州打拚,在幽州有很深厚的根基,加上公孫瓚在征伐烏桓、黃巾中建立起的威名,人心向著公孫瓚實屬正常。

雖然之後劉虞雖然之前做過幽州刺史,現在又當了很長時間的幽州牧,可是畢竟是外地人,即使再有威望,名聲再好,相比公孫瓚這些實實在在的連接,還是差很多。在劉虞討伐公孫瓚這場征伐中,人心是向著公孫瓚的。

圖4、帶兵的公孫瓚(《跨江擊劉表》)

劉虞沒有十萬大軍,而且軍隊中的這些人人心又是向著公孫瓚的,出工不出力,公孫瓚的小城自然是打不下來。不但城打不下來,等公孫瓚一反撲,跟著劉虞的這些人自然就散了。至於劉虞不回薊城,而跑到居庸關,有幾個可能性,一是薊城回不去了,公孫瓚猛烈的攻勢讓劉虞來不及回到薊城布放布防,二是劉虞的家屬沒有在薊城而是在居庸,三是居庸相比薊更容易防守。

很難再回到事件發生的現場,有限的史料讓我們更難完全解釋的清楚這些疑點。不過結果是確實的,在幽州的這場火拚中,公孫瓚最終獲得了勝利,劉虞成了公孫瓚的階下囚。回看當上幽州牧之後,從劉虞一路的變現表現看,他是相當有能力的一個人,對大漢也是相當的忠心。可是有長處就有短板,帶兵打仗實在不是他的長處。而反觀公孫瓚,在劉虞對他動手之前,他並沒有非分之想,想取代掉劉虞,即使和劉虞鬧得那麼僵。如果不是劉虞先動手,公孫瓚只求自保,並沒有想挑戰劉虞的權威。如果劉虞稍微肚量大一些,兩個人說不定還能再和平相處很長時間。

圖5、公孫瓚與劉關張(《跨江擊劉表》)

劉虞在動蕩的東漢末年還是有極高聲望的。在公孫瓚擒獲劉虞之後,並沒有直接殺死劉虞。而是,將他帶回了薊,而且還讓他繼續處理州里的事務。可碰巧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公孫瓚下了狠心要殺死劉虞。

碰巧的這件事,如果放在平常一定是件好事,。可偏偏發生在了公孫瓚擒獲劉虞回到薊城之後不久。這時,朝廷加封劉虞、公孫瓚的使臣段訓,剛好來到薊城。使臣段訓帶來的朝廷詔書,詔書分封劉虞督六州事,增加封邑;同時拜公孫瓚為前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青、冀。之前只是降虜校尉的公孫瓚,一下子被提拔成前將軍,而且持節都督幾乎整個河北軍事,從封賞的角度來看,已經到了公孫瓚可以被提升到的極致了。可公孫瓚不但不謝恩,反而在這個時候動了殺劉虞的念頭,拿出了袁紹曾經擁立劉虞的舊事,脅迫朝廷的使者段訓將劉虞在薊的市集斬首。

圖6、朝廷使臣與公孫瓚(《跨江擊劉表》)

公孫瓚沒有在居庸直接將劉虞殺死,反而是朝廷加封的聖旨到了之後,要弄死劉虞,卻是為何?人心確實難測。之前劉虞和公孫瓚向東漢朝廷互相揭發對方,如今朝廷的加封依舊是在和稀泥,調和雙方矛盾。公孫瓚是不是對於朝廷這樣作為的氣憤,才對劉虞狠下殺手呢?劉虞畢竟是皇族,聲望又高,朝廷以劉虞為大,即使加封,還是將劉虞放在公孫瓚之上,可這是的劉虞缺失公孫瓚的階下囚。這樣的反差對比,肯定讓公孫瓚生氣。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劉虞的聲望高、名聲好,公孫瓚背不起殺劉虞的罪名,而如今有朝廷的使者在,正好以東漢朝廷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殺掉劉虞。

無論如何,公孫瓚是下了將劉虞處死的決心。在處斬劉虞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公孫瓚將劉虞綁縛在市集上,咒罵道:「如果你劉虞真是當天子的料,那上天一定會降下風雨來相救。」可當時幽州正旱得的厲害,那可能下雨。於是劉虞被斬,公孫瓚還讓段訓將劉虞的首級帶回京城交差。幸好劉虞還是有部下忠心的,老部下尾敦於在半路將劉虞的首級截下,劉虞才得以身首葬到了一處。

圖7、耀武揚威的公孫瓚(《跨江擊劉表》)

劉虞和公孫瓚的這場對決,最終以劉虞的被殺而告終。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對決。有崇高聲望的劉虞被殺自然是失敗者,公孫瓚怎麼也是?劉虞被殺之後,公孫瓚自然當仁不讓的上表朝廷,當上了幽州刺史,成了幽州絕對的主人。可公孫瓚真不是噹噹家人的料,他就是一個好打仗的武將,很快他就將幽州搞的一塌糊塗。之前有劉虞在安頓幽州的一切,讓偏遠的幽州成了一個避難勝地。可上台的公孫瓚不但攪亂這一切,也註定了他之後的敗局。

歷史深處和您一起重新打開三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深處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