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皇帝尚武,文臣一心阻攔,警告武將們:小心身後文章

此皇帝尚武,文臣一心阻攔,警告武將們:小心身後文章

自朱元璋馬上打天下後,朱棣在文治武功上亦頗有建樹,後又有正德皇帝征討蒙古,朱家人身上本就有一腔熱血,雖然後期文官制度逐漸成熟,邊疆又相對安穩,軍事方面就略微落了下風,但萬曆皇帝也似其先祖,一度對軍事頗感興趣。

公元1583年--1585年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萬曆皇帝就四次謁陵,可以說這在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所謂謁陵,顧名思義,就是以莊嚴禮儀謁拜先祖。如此頻繁的謁陵引發了文官的不安,因為他們發現皇上以謁陵作為幌子,實則督視內操,跟隨謁陵的是御林軍,最近幾年,御林軍兵力大增,訓練加倍,皇上對此非常上心,甚至在烈日炎炎的夏日,皇帝也能全神貫注地觀看御林軍射箭比賽,賽畢,宦官叫苦不迭,皇帝神清氣爽。

皇帝這一愛好引起了文官的恐慌,不少人惶惶不可終日,似有大禍臨頭,當然這裡面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其一,文官生怕萬曆皇帝成為下一個正德皇帝。熱愛軍事的正德皇帝不僅勤於練兵,還多次征討,自稱將軍,這在文官眼中無疑是亂了倫理綱常,儘管多次上奏抗議,正德皇帝仍然我行我素,在外出征期間甚至曾和文官暫停聯繫達四個月之久,輔佐個性的帝王自然要使文官多費心思。

其二,自古文武不對盤,文官認為武官一介莽夫,武官則認為文官只會紙上談兵。藺相如和廉頗之所以流芳百世,也有此現象罕見的原因在其中,因為文官武官之間存在利益的對立。此時文官佔優勢,可萬一萬曆皇帝此舉導致文武均衡或是重武輕文,那對文官集團的利益無疑損害巨大。和平年代,能言善辯的文官本身就具備優勢,打壓武官的習慣形成了幾百年,文官也就逐漸從骨子裡開始看不起武官了。

為了終止皇帝的行為,臣子們只能不斷地上奏,有人進言兵凶戰危,也有人說刀槍有損和平。但這並沒有阻礙皇帝的興緻,而文官自詡忠臣,自然不能將「恐未來重武輕文」這種話拿到檯面上與皇帝平等談判,只能不斷上書,多次上書無果後,身為首輔的申時行則要站出來尋找一個點,使朝堂再度達到平衡狀態。

申時行並未選擇上奏這種常規方法來解決問題,他悄悄開始了一場和宦官的談判。申時行質問供職御馬監的宦官:皇帝觀看內操,若持武器者有亂臣賊子,誰能護得皇帝周全?萬一意外發生,該向誰追責?最重要的一點,歷來和文官作對的人,都難善終,就算再受皇帝寵愛,皇帝死後,也難逃清算。

比如江彬,深得明武宗喜愛而成其義子,還曾在武宗訓虎時從虎口下救出帝王,他在武宗在位時權勢滔天,但在武宗去世後,就被太后和首輔聯合逮捕並處以磔刑。

就算運氣好點,比皇帝死的早,可惜史筆掌握在文官手中,支持尚武的人逃不過悠悠史書的口誅筆伐。

申時行此言雖有危言聳聽的嫌疑,但確有合情合理之處。此番勸說非常有效,帶兵的宦官由於忌憚文官集團和意外情況的發生而不願繼續參與內操,進而勸說萬曆皇帝放棄親自率領禁軍的想法。萬曆皇帝並無和文官撕破臉的毅力,儘管他知道這背後肯定少不了文官集團的操縱,但最終還是做了讓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幾代帝王很困惑:很想工業化,遭全國反對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