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阿羅親自推薦!上線4小時就賣光,這本書值得拿下!

阿羅親自推薦!上線4小時就賣光,這本書值得拿下!

老蟬相信阿羅的推薦

阿羅是誰?

就是那位諾獎獲得者

搞出「阿羅不可能定理」

阿羅和本書作者都是

學數學出生

羅素說,參差不齊乃是幸福的本源。

孔子留下一句話,君子和而不同。

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家,到底在表達什麼?

今天為你重磅推薦湛廬新書《多樣性紅利》

在這本書中,作者斯科特·佩奇

不僅把羅素和孔子的這兩句話全講透了

更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認知工具

一代經濟學宗師

諾貝獎得主肯尼斯·阿羅

給予了這本書肯定

並親自寫了推薦語

在前期零推廣的情況下,雙11當天

凌晨2點悄然上架,4個小時就被秒光

1.

這是一本什麼書?

它稱得上是「成為智者」的啟示錄

「在手裡拿著一把鎚子的人眼中,

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這句話被芒格在多個公開場合反覆提起,他試圖在讓更多人明白:一定不要試圖以一種思維模型來解決所有問題,因為你的思維往往只來自某一專業學科。

但不幸的是,人人通常只用自己慣常偏愛的思維和視角看待和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不能同時掌握歷史、心理、生理、數學、工程、生物、物理、化學等專業知識,那麼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我們可以熟練地運用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方式?

在《多樣性紅利》一書中,作者斯科特·佩奇通過多樣性視角、啟發式、解釋和預測模型四個認知工具箱框架幫我們構建了這種可能。

他甚至給出了一個結論:一個人是否聰明不是由智商決定的,而取決於認知工具的多樣性!

它是破解工作和生活「難題」的思維利器

從拆解多樣性框架到闡明多樣性如何帶來效益,從思考多樣性的價值到擁抱多樣性紅利,在最後直接將邏輯進一步推向現實世界,作者斯科特·佩奇用其在複雜領域的探索研究,給了我們更大、更好、更長遠的「思維和認知禮物」。

翻開他在第一章中提到的「藏在認知工具箱中的多樣性視角」,就讓人大受啟發。

在我們處理一件事情和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都帶著某種視角——你怎麼看這個東西?你把這個東西看成什麼?

在《多樣性紅利》中,作者佩奇從科學的角度,給出了有關視角的精確定義:「視角是從現實到內部語言的映射」。

他帶我們從「解題的視角」探討了視角,告訴我們:視角的選擇,直接關係到解題的難易;如果能有自帶結構的視角,更利於解題;對任何一個難題,都存在一個最優視角。

舉個例子,在一場科學試驗中,有人發現A的數量等於B的數量,C的數量等於D數量。那麼,要怎樣理解這個事實呢?

你看,單單一個結論,在不同的人的認知中,就存在不同的解讀和形態。

慣常的視角,或者說本能掌握的唯一視角只能造就出「我」,而通過認知工具習得到的其他視角就是「他們」,有了「我」和「他們」,就可以組成「我們」——一個能夠發揮集體智慧的群體。

萬維鋼在精英日課中,講到《多樣性紅利》時,也明確指出:只要善於從不同視角、使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那就相當於一個人就擁有群體的智慧。

2.

這本書出自誰手?

斯科特·佩奇Scott Page

自1985年起,斯科特·佩奇先後獲得數學學士學位、數學碩士學位、經濟學碩士學位、經濟學和決策科學博士學位。

他以對社會科學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研究和建模而聞名,被聖塔菲研究所聘為研究員。

作為密歇根大學複雜性研究中心的「掌門人」,其研究領域涉及多個學科,包括經濟學政治學計算機科學管理學物理學公共衛生地理學城市規劃工程學歷史學

他還是全球廣受歡迎的「模型思維課」的主講人,其課程在Coursera平台上線,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100多萬人觀看和學習。

在讚譽方面,斯科特·佩奇獲得了2002年IGERT獎、2001—2006年的生物複雜性項目SLUCE獎、2013年的古根海姆等等榮譽,並於2011年當選美國一書與科學學院院士。

也許正是他的研究領域之廣、研究程度夠深,使得他練就了多樣性思維,隨之而來的成就可謂就是多樣性帶來的紅利了。

3.

這本書有什麼用?

激活群體智慧,共同拆解難題

《多樣性紅利》中所指的「群眾/多人」Crowd的側重點在「眾」,不是人的數量,而是在這群人的認知中,存在多種有著差異性的觀點,這就是孔子那句「君子和而不同」。

想要打造能夠發揮集體智慧的團體和組織,其中的每個人都要會獨立思考,有各自的視角/認知工具,並且認同多樣性的存在,這樣才能避免團隊成為「烏合之眾」,才能真正做到激活群體智慧。

佩奇的理論可以用兩個數學公式概括:

(1)群體能力=平均個人能力+多樣性

(2)多樣性>能力

群體多樣性導致了視角和探索方式的多樣性,不同的人都能夠從各自的認知工具箱中掏出好的「答案和分析」。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多樣性智慧的團隊更能破局,並且做出準確預測。

對於團隊、公司、部門的組成來說,人和人之間存在思維差異化當然最好,但有一個前提是:群體中的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能力,且每個人都有跟別人不一樣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多樣性紅利》就能夠培我們對於的多樣性思維的認知,讓每個人都擁有能夠發揮作用的認知能力,讓團隊能夠借用「形態各異」的智慧來幹掉複雜難題。

提升個人認知,培養跨界思維

除了給出視角,斯科特·佩奇還歸納出了解決難題用到的四大「啟發式」視角是你怎麼看這個東西,相當於建立一個坐標系;那麼啟發式,則是有了坐標系之後,你怎麼在這個坐標系裡「走」。

對於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來說,就是因為我們想不到如何「走」出第一步,啟發式恰恰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在全球化的當下,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會接觸到更多新鮮的人、事、物,而通過《多樣性紅利》建立的認知工具箱,能夠消除我們對陌生現象的「歧視」,撕掉固有的思維「標籤」,從更多的視角解讀對方,以此發現更多可能

我們常常羨慕一些有著「跨界思維」的人,他們在自己從事的行業之外的領域同樣有著建樹,那就不妨借著這40餘萬字讓自己多掌握一些工具,提升自己的思維和認知的多樣性,在信息多元、資源大融通的今天,你同樣有機會擁抱紅利。

4.

這些大咖都在讀

暢銷書的說法叫「群體的智慧」,老百姓的說法叫「三個臭皮 匠頂個諸葛亮」 。多樣性決策為什麼有好處,怎麼才能避免陷入「烏合之眾」的窘境,為什麼把一群優秀但是頭腦相近的人放一起決策反而不好,這本書能給你最「硬」的答案。

但群體決策還只是冰山一角,斯科特·佩奇想說的是一個特別高級的思維方法:個人的多樣性認知。你會發現,如果不掌握高級的思維方法,所謂「聰明」, 只不過是一種膚淺的能力。

——萬維鋼

科學作家

斯科特·佩奇在《多樣性紅利》這本書中告訴我們:無論是解 決個人層面的難題,還是團隊層面的難題,認知多樣性都顯得尤為 重要。

對致力於解決問題的團隊來說,多樣性比出眾的才華重要得多。 斯科特·佩奇的寫作風格嚴謹又有趣,這是一本超贊的好書!

——肯尼斯·阿羅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已逝)

5.

為什麼要現在買?

在《多樣性紅利》的開篇,作者引用了一句話——「那個笨男孩拍手,只因為其他人都拍手」。

同時出現的還有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的話——「從最早可追溯的宇宙演化到最新的文明成果,我們都能發現,同質向異質的轉化就是進步所在」。

這本448頁、43.4萬字的《多樣性紅利》,也許需要你費一些「腦力」來讀(書中有不少公式需要燒腦,請做好準備),但早一點讀到它,就能早一天放棄在單一思維里的懶惰,構建出自己的系統思維和認知工具箱,認同多樣的存在,釋放多樣的可能。

沒人願意做一個只會跟人拍手的「笨男孩」,

人人都希望與聰明人為伍,

但能夠與智者比肩,且各領千秋,

是更值得嚮往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量子詮釋學論綱
張志偉:哲學的危機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