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丘壑在胸中,華為雲用雲服務和EI加速企業數字化進程

丘壑在胸中,華為雲用雲服務和EI加速企業數字化進程

縱觀近年來的全球經濟形勢,我們既看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成果,也看到了國際產業轉移帶來的各個國家產業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

在經濟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一些問題沒有顯現出來,而2008年經濟危機暴發,人們意識到金融、虛擬經濟等手段如果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就是空中樓閣、曇花一現的美好。

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也越來越清晰的看到全球工業格局和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著重大變化。因此工業競爭力的提升迫在眉睫。這不僅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更是科技創新最重要的試驗田和主戰場。

而今天,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了一個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的、新型的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完善已經對整個工業體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丘壑在胸中,華為雲用雲服務和EI加速企業數字化進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後發先至,基於對工業互聯網深刻理解

當華為公司副總裁、雲BU總裁鄭葉來分享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以及華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探索實踐中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工業,而不是互聯網。」我是忍不住拍了大腿的。

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和服務,華為不是最早的,但是我們看到華為對於工業互聯網的理解應該是非常深刻的。

這裡的「工業」不僅僅是看得見摸得著著的機器、人、廠房等。更引申為「數據、模型以及服務」,是工業領域的基礎數據、專家的技術實踐,以及優質服務。華為雲的目的是通過雲計算、 大數據、AI、IoT等四大使能技術,來讓工業數據成為生產力,提升整個工業產業的競爭力。

賦能工業數據,核心是明確數據主權

鄭葉來在大會上,「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工業,而不是互聯網。」更重要的是對工業數據進行了定義,在數據工業時代,當數據成為核心資產,那麼工業的發展需要明確數據主權。「華為是做核心技術和製造的,太明白工業數據這意味著什麼」 ,鄭葉來曾在多次採訪中談到過車企的例子,一家著名車企的高管介紹過,四個車輪配置的數據是無數次工程師傅和故障檢測人員實踐出來的,這是核心價值。而這些數據的主權必須為企業自身所擁有。

基於此鄭葉來談到對工業互聯網的思考。

首先要明確數據主權,華為雲提供的使能平台目的要純粹,尊重用戶的數據主權,不去探索人家的數據。

其次,一定要明確知識產權和保護商業機密;「讓人家放心,這點做不到,誰願意和你玩呢,誰敢和你玩呢,又怎麼能放心呢?」

再次,應該實事求是的宣傳功效,解決客戶實際問題;就這一點,我是極其認同的,動不動造個概念,不管搞不搞得好都出來講講。事實上「核心的技術是要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而不應該被拿來造概念,做秀。

最後,堅持開放的平台,積極汲取全世界產業界先進的工具和能力。

開放共贏,華為與合作夥伴共建、共享、共贏

全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和525個小類的工業企業,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而每類工業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工業Know-How和行業知識。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家公司、也不可能有哪家公司可以獨立提供,覆蓋各工業行業的工業互聯網解方案,所以,唯有開放合作、分工配合,才能夠滿足工業企業需求,實現共建、共享、共贏。

華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是華為和合作夥伴一起,面向工業企業提供完整的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場景解決方案。基於工業數據作為新的生產力要素基礎,首先通過IoT技術實現工業數據的採集,然後運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實現人機物的可視化,再基於AI、大數據技術構建模型,提供服務,優化製造資源配置效率,賦予工業互聯網的四種新模式:個性化定製、網路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智能化生產與維護。

在解決方案的構建中,華為聚焦「聯接+雲+EI」提供使能平台FusionPlant,合作夥伴聚焦行業平台、行業know-how和行業應用軟體及APP。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打造有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華為雲用雲服務和EI加速企業數字化進程

FusionPlant平台通過工業設備和高價值工業產品的接入,實現本地化的數據採集、過濾、清洗,通過雲邊協同完成模型和規則下發,實現邊緣智能;通過工業雲基礎平台以及工業智能,為行業應用提供使能組件,包含基礎設施資源池、工業微服務組件庫、工業智能服務組件等;最終應用平台以FusionPlant為基礎,構建工業各領域應用,賦能各行業子平台,如石化、鋼鐵、機器人、汽車等行業平台等。

而華為雲EI開放華為數字化實踐經驗,為FusionPlant智能化賦能,華為在人工智慧領域持續投入,已經構建了包括優化演算法、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實時處理、多維 分析等基礎AI能力。並已將人工智慧技術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各環節,通過AI使能企業應用,我們 稱之為企業智能EI。目前,華為雲EI已經廣泛應用於柔性質檢、根因分析、智能排產、預測性維護等工業企業的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成為華為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造的核心使能技術。

例如,在電子製造行業,過去每一部手機的電芯、電池、單板都要通過人工用肉眼檢測外觀,企業則面臨著員工工作量巨大、成品率低、品控無法有效把控等問題。鄭葉來介紹,通過華為雲EI服務的視覺檢測模型,成品率提升到了99.55%,員工重複勞作降低了48%。

在模具加工方面,依託華為雲ROMA集成平台以及邊緣計算接入能力,廣東鑫航智能科技公司為模具龍頭企業銀寶山新提升了30%機床設備稼動率,降低了15%刀具損耗成本。

丘壑在胸中,華為雲用雲服務和EI加速企業數字化進程

在工業用氣領域,華為雲+EI使能匯川雲平台,將開發的模型下放到邊緣端,對空壓機實時監測及故障報警、智能化調壓,實現空壓機節能,數據顯示,管道損耗模型降低能耗7.8%,電機異常預測模型降低能耗1.97%。在空壓機輕載運行時,可以節約7%的電費。如果全國推廣,生命周期內有望實現節省36億元電費。

在能源化工領域,通過華為雲EI演算法建立設備運維經驗模型,對重資產設備實現預測性維護,避免非計劃停機導致的巨額損失。華為FusionPlant使能石化盈科ProMACE平台,實現勞動生產率提升10%以上,先進控制投用率、生產數據自動化採集率達到90%,外排污染源自動監控率達到100%。

我們看到,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而華為的優勢至頂網認為是「胸中有丘壑」。即從根本上認識到,工業是根本,互聯網是「工具」的作用,又能實實在在提供包括晶元、晶元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棧方案以及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部署環境的全場景AI解決方案,然後與行業合作夥伴一起,不斷完善跨行業、 跨領域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同時用雲服務和EI加速企業數字化進程,服務好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Gartner:企業首席信息官們可能沒有注意到即將到來的七大數字化顛覆
從雙十一看阿里雲安全的「創世紀」——採訪阿里雲安全掌門人肖力有感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