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奕劻等成立的立憲內閣成為了「遲到」而傳為笑柄的政策?

為什麼說奕劻等成立的立憲內閣成為了「遲到」而傳為笑柄的政策?

埋藏炸藥的導火線被發現得越來越多,政府的恐慌也越來越明顯。1911年5月8日,清朝政府頒布法令廢除由5名軍機大臣組成的軍機處,成立由慶親王奕劻和10個行政部門首腦組成的立憲內閣。奕劻在這個夏天頒發了一項因「遲到」而傳為笑柄的政策,這份著名的政策文件包括如下內容:

奕劻

官方體制正在進行改革,組織內閣的目的是建立負責任的政府以及指導憲政的準備過程——皇太后和皇上很清楚現在國家正處於關鍵時刻,因此命令引進憲政,將實施憲政作為讓國家強大的唯一方法。皇帝陛下對此極為關注。他很留意人們的呼聲,因此縮短了建立立憲政府的時間。這一改變需要政府做出極大努力。

立憲內閣

孤立於世終將被全面交往所取代,我們的保守政策也應由進步政策所替代。我國的財政、內政、教育、工業、交通、司法、國防、從屬國事務、國際事務和其他事務都須改革,所有領域都不應落下。

這項政策的確「來得太遲」,因為腐朽的滿族勛貴小圈子所實施的政策已沒有人再相信。腐敗、反動和低效的統治階層已不能滿足中國新精神的需要。這個集團除了個別人以外,已經承認了任何事情都是被迫行之,要不是出於恐懼,他們一步都不想動。

革命時機已然成熟,一系列的起義事件讓革命的到來不可避免。可怕的徵兆接踵而至,惶惶不安的攝政王發布公告,可憐兮兮地承諾他將答應實施所有能平息民憤的措施。

載灃

然而辛亥革命最終在10月10日爆發。1911年10月下旬,惶恐不安的載灃以宣統皇帝的名義發布罪己詔,承認用人不當,治理無術,表示帝國目前面臨的困境都是皇帝的錯。

中國人的面子情結實在太可笑,載灃的罪己詔讓痛苦和滑稽在其中混為一體。

《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阿瑟·賈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譯,重慶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賈德森·布朗 著名傳教士、美國遠東問題專家。他曾遊歷多國,並與多國皇室政要有密切往來。布朗曾分別於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訪中國,並對中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社會調查,先後寫下了17本調查日記。在華期間,布朗利用傳教士的身份往來於官方和民間,並與袁世凱有過親密接觸。不同於西方傲慢的學者,布朗對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有獨到而清醒的認識,著有《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近東與遠東》《遠東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譯者 季我努 國內著名民間學術團體,以整理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為職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歷史影像全集》等。

編輯: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所研究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王正廷一直堅持「財產為一國之血液,而關稅為財產之源泉」
蔣介石為何放棄持久消耗戰的戰略,要第三戰區官兵與日軍決戰?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