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論:對症施藥漸現資本市場新氣象

社論:對症施藥漸現資本市場新氣象

最近,資本市場治亂連出重拳,監管層相繼針對退市、停牌、高送轉等久治不愈頑疾發布了一系列新規,呈現出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新氣象。

上周五(11月23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轉股份信息披露指引》,明確了虧損、凈利潤大幅下滑等三種情形下,上市公司不得高送轉,並提出多項更加嚴格的信披要求,旨在遏制部分上市公司以「高送轉」之名拉抬股價,藉機減持。立竿見影的是,本周一(26日)高送轉概念股徹底熄火,板塊整體下跌,個股漢邦高科和正元智慧跌停,正業科技大跌超9%。

上市公司在盈利之後實施利潤分配方案回報股東,理所應當,但在A股市場卻出現奇特的現象——虧損公司熱衷高送轉。不少公司在實施利潤分配方案時並不會真正拿出真金白銀,或者現金分配只佔小部分,而是熱衷送紅股或通過公積金轉增股本。理論上來講,上市公司高送轉對股票本身的價值並沒有實質影響。但A股投資者卻把高送轉視為重大利好,方案一經公布大多數時候都能對股價產生顯著刺激,甚至每年都會定期炒一波高送轉概念。

而在這背後,上市公司通過發布高送轉,以便操縱股價配合股東減持,已成為半公開的秘密,且屢試不爽。所以,近年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利潤並無多少好轉之下,卻熱衷高送轉,「10轉20」普遍之後,「10轉30」也不鮮見。投資者對此亦心照不宣,很多人樂此不疲,參與到這項「火中取栗」的炒作盛宴之中。

可以想見,在新規發布之後,隨著高送轉門檻大幅提高以及十分嚴格的信披要求,高送轉這股歪風能夠剎住。

與之類似的還有肆意停牌問題。11月21日,滬深兩大交易所分別就《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復牌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新規重點規範A股市場存在停牌事由較多、停牌期限較長、「停牌避險」等情形,明確最長停牌不得超25天,拒不復牌可現場檢查強制復牌。

上市公司停牌的初衷,是防止正在籌劃或進行的重大事項引發股價大幅波動,以保護投資者利益。不過在實際運用中,A股不僅存在隨意停牌現象,停牌程序不規範、停牌時間過長、停牌期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現象時有發生。以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為例,因流動性影響,A股曾連續上演千股跌停,一些公司為了躲避下跌大潮,紛紛選擇停牌,甚至出現一日申請停牌個股達數百隻之多,這種情況下,流動性壓力集聚到未停牌公司,造成更嚴重的「失血」和惡性循環。

停牌問題還一度影響到A股與國際接軌,在此前A股被納入MSCI(明晟)之際,MSCI方面就重點提到A股的停牌問題需要改善,本月初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後,MSCI方面隨即表示國際機構投資者非常樂見。

退市制度的完善對資本市場走向成熟同樣意義非凡。11月16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並修訂完善《股票上市規則》《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等,深交所同時宣布,啟動對*ST長生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新規一出,垃圾股、「殼」資源炒作隨即降溫。

應該說,短短一個月之內,監管層先後發布新規,針對A股存在已久的幾大頑疾下重拳,既體現了資本市場治亂的決心,也呈現了A股走向成熟的新氣象,為業內樂見,後續改革也值得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國資「買殼」路線圖:四地國資大比例攬入10公司股權
消費升級加速,「懶人經濟」時代到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