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摘要:在企業軟體服務領域,如何在巨頭注視下成長?

前後不到兩分鐘,三份內含財務報銷內容的 PDF 文件被拖入一個軟體,電腦開始「自行運轉」,PDF 中的名字、報賬金額、日期等關鍵信息,自行錄入進 Excel 表單。隨後郵箱啟動,整理完畢的 Excel 表單自動發送到指定郵箱。這不是黑客在操作,而是一個機器人產品演示。

從長達數十頁的 PDF 中準確挑中數據,逐一無誤的複製到 Excel 中,這些銀行、審計部門甚至是你公司行政每天都在重複做的事情並不難,但如果是人來做,三份 PDF,兩分鐘收集、整理,發送郵件幾乎沒人能做到。

這個旨在解決重複性工作的機器人來自 UiPath,核心技術叫做 RPA。RPA 全稱是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意為機器流程自動化。雖然被稱作「機器人」,但 RPA 機器人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RPA 利用 OCR 或者其他軟體技術,可以捕獲特定信息來幫助職員處理日常高頻、大量、規則清晰,需要人工操作重複的任務。

替代腦子還是替代雙手?

簡單來說,在安裝 RPA 機器人後,它可以按照設定好的應用程序,移動文件和文件夾,複製和粘貼數據,填寫表單,從文檔中提取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抓取瀏覽器中的數據等。

UiPath 則是被市場研究機構 Forrest 評價為 2018 年第二季度的最佳 RPA 服務提供商。2017 年 4 月,這家公司在進行 A 輪融資時,估值僅有 1.4 億美元;到 2018 年 3 月,B 輪融資時,它的估值已經漲到了 11 億美元;而在今年 11 月,C 輪融資時,UiPath 的估值已經高達 30 億美元。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從創立到 A 輪 1.4 億美元估值,UiPath 花了 12 年,但從 1.4 億美元到 30 億美元,它只花了一年半,「飛輪效應」顯露無疑。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隨著輪子不斷被轉動,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當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後飛輪所具有的動量和動能就會很大,使其短時間內停下來所需的的外力便會很大,便能夠克服較大的阻力維持原有運動。

11 月 15 日 UiPath 在北京宣布正式進入中國,但不妨礙它的產品提前一步為國內公司所用。德勤就是最早使用 UiPath 的公司之一。德勤不僅自己用,作為 UiPath 的戰略合作夥伴,這兩年德勤向客戶推薦的德勤機器人採用的 RPA 方案就有 UiPath 的身影。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德勤RPA機器人和人工工作時長對比圖)

和動輒顛覆行業的「智能」產品不同,UiPath 只是想「充當人類的『手』和『眼』,不當人類的『腦子』」。這是首席營銷官 Bobby Patrick 親口為自家產品做出的定位。

UiPath 由 studio(開發工具),Orchestrator(自動化雲平台和監控平台),robot(運行已開發的機器人服務)組成。其中,大多數用戶接觸到的主要是 robot 層面。簡單來說,UiPath 就像一個客戶端,在程序員利用 studio 和 Orchestrator 設定好獲取信息的類別和規則後,機器人就會在後台自行運轉。

RPA 機器人能夠模仿許多人類用戶的行為。以銀行為例,當銀行客戶申請貸款時,銀行必須執行驗證貸款接收人是否符合銀行的貸款要求。雖然目前很多人工智慧公司已經能基於大數據判斷是否合適貸款,以及貸款金額多寡。但銀行員工仍然必須手動檢查貸款申請人員在網路上的身份信息是否屬實,並將所有內容收集到一個文件中作為判斷是否合適貸款的依據。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UiPath 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在 2016 年,光進行數據梳理的流程就使銀行客戶辦理業務的時間增加了 22%。更重要的是,在收集護照,公用事業文件,法律文件和稅務信息等數據之間,一些大銀行每年要花費 5 億美元來做盡職調查。

在 UiPath 的合作案例中,他們為銀行構建了一個 UiPath Robot,可以在審閱文檔並做出最終決定的人員發送電子郵件之前,快速打開不同的 Web 門戶並驗證貸款人信息的真偽。但利用 RPA 自動化可以減少每周驗證 100 個貸款申請所花費的時間,並幫助客戶更快地獲得答案。

當然,RPA 技術的局限也是明顯的。RPA 沒辦法像人一樣去「理解」文件,只會精準抓取,需要程序員設定它獲取、整理哪些信息。除此之外,RPA 處理的信息必須流程化、標準化程度足夠高。這些規則清晰的領域主要包括財務、人力資源、供應鏈、信息技術、行政等領域。

即使這樣,RPA 對那些有大量重複性工作的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福音。在 UiPath 的大會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極客公園,他所在的公司有 20 萬員工。在使用 RPA 機器人後,他算過一筆賬,雖然 UiPath 的產品並不便宜,但一年下來可以為公司省下好幾百萬。


和巨頭的兼容與對視

誕生於 2005 年 UiPath 在 RPA 領域浸淫了十多年,和大多數企業服務領域的小公司一樣,UiPath 一直活得很好。但和絕大多數同類型的創業公司不同,創始團隊卻沒有讓自己的輪子朝著小公司的軌跡上發展,而是朝著一個大平台的方向滾動。

2015 年,在成立十年之後,UiPath 決定將自己從一個 RPA 技術提供商變為企業 RPA 平台。作為一個平台,意味著需要更強大的借口能力和技術能力。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UiPath 證明了自己。2017 年,UiPath 的企業客戶群從不到 100 個客戶增長到 700 多個,年度經常性收入增長 8 倍。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在被問及和競爭對手中的對比時,新上任的大中華區總經理吳威認為 UiPath 在產品上的長期打磨是他們的重要優勢,「軟體就會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看了國內除了阿里還有其他的競爭對手,無論從軟體的功能、性能、成熟度,都跟我們有比較大的差距,畢竟一個軟體開發是有周期的。沒有一個天才說我今天做軟體出來馬上比別人好很多,這是很難做到的。」

在產品類型上,UiPath 目前有四種不同類型的產品。有免費提供的個人使用的工具,更有為大型公司專門設計的產品。伴隨著雲計算的興起,UiPath 還提供本地服務部署和雲服務部署兩種方式。當然,作為一個平台,它還會開放自己的 API,允許其他 RPA 類產品接入。

另外,在進行產品設計時,UiPath 已經考慮到為不同企業提供產品的可能。與其他傳統 IT 解決方案相比,UiPath 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不會要求對企業原有的基礎系統造成干擾。對於任何一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為了某套軟體更換系統既困難又昂貴,UiPath 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當然,技術上的成熟度還不足以將所有競爭對手擋在門外。在企業服務領域,一個產品好不好用不僅取決於產品本身,和其他產品是否兼容,能否為企業形成生態作用同樣重要。Uipath 不僅對微軟兼容,事實上它和幾乎所有企業服務軟體都兼容。據吳威介紹,UiPath 的兼容對象既有微軟、Oracle、SAP 這樣的傳統軟體公司,也包括像 IBM 沃森、Google AI 這樣的新產品。

巨頭顯然不是不在意 RPA 這塊市場。雖然 RPA 沒有人工智慧那樣具有顛覆性,但市場數據顯示,RPA 市場規模目前複合增長率超過 60%,到 2021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0 億美元,而在 2022 年則將達到 50 億美元。對於目前已經十分成熟的軟體服務領域,RPA 代表的是增長的新可能和服務的新入口。


憑藉只當手、不當腦的智能,這家公司估值一年間翻了 21 倍

(吳威)


和巨頭生態的兼容並不是 UiPath 在一年之間能從 1.4 億美金暴漲至 30 億美金的關鍵,巨頭們卻最可能成為 UiPath 成為競爭對手。比如,IBM 已經推出了自己的 RPA 產品。UiPath 沒有坐以待斃。在巨頭的意志阻擋輪子轉動前,UiPath 在讓自己的產品儘可能和巨頭的產品保持兼容的同時,也開始計劃加速自己輪子的轉動。

UiPath 有自己的底氣。吳威相信產品優勢始終會是他們對視巨頭的重要資本。「沒有人在這個裡面比我們做得更好」。像 SAP 這樣曾試圖加入這樣一個領域的公司,經過調研發現自己要做好一個 RPA 產品成本太高了,於是將涉及 RPA 的服務仍然開放給像 UiPath 這樣的公司。而 IBM 這樣有自己 RPA 產品的公司,UiPath 則仍然和他們是「合作夥伴」。

為了更好地和巨頭對視,UiPath 也在利用飛輪的慣性增強自己的規模效應。在過去的半年時間內,這家公司已經迅速進入了 14 個新市場。其中,中國對他們的市場拓展來說至關重要。在 Patrick 的演講中,他把進入中國稱為一場「賭博」。因為即使沒有正式進入中國,他們仍發現自己的網站上中國用戶的活躍程度能排到第四。

責任編輯:卧蟲

圖片來源:UiPath,視覺中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演算法無法創作藝術,但它已經能夠左右你我的審美;是忠粉給了蘋果自信,讓發布會不再那麼有趣
Instagram 無法逃離的宿命:扎克伯格的干預、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 FB 化的產品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