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4)三、瞋不受悔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4)三、瞋不受悔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4)

三、瞋不受悔戒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

正授戒法:

四種他勝處法、四波羅夷法:

三、瞋不受悔戒: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麁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梵網經菩薩戒本》(第九瞋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是已經受了菩薩戒的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如是指下邊,各式各樣的忿怒心,纏就是煩惱。長養的意思就是不修對治,常常的發瞋心,瞋心就就增長。以前發的瞋心煩惱在心裏面造成了一個種子,栽培一個種子。第二次再發煩惱的時候,發瞋心的時候,就加強了前一次瞋心的種子,就滋養它了,瞋心的種子力量大了一點,所以叫做長養。

「由是因緣不唯發起麤言便息」由於常常的長養瞋心、忿怒,由於這樣的因緣,「不唯發起」不但是「發起麤言便息」,並不是說出了一個麤惡的言語就停下來了,沒有停下來。由於那個忿怒蒙蔽了智慧。「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還是用手來打人,用足來踢人,還用塊來傷人,用石頭、用刀、用杖來捶打傷害損惱有;這就是各式各樣的瞋心的表現於外面的行動。「內懷猛利忿恨意樂」,內心裏面懷藏猛利忿恨的意願,就是想要傷害人。「有所違犯」,這樣做就是犯了菩薩戒了。「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若是有的人來諫正,不要這麼忿怒,忿怒是錯誤的,是犯了菩薩戒,「來諫」。「謝」或者來了向菩薩道歉,你不高興我我向你道歉,「不受不忍」不接受道歉也不接受人家的建議,心裏面不忍不饒益的事情。「不舍怨結」不棄捨怨恨的煩惱。「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韓清凈《披尋記》:「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等者:如下所說身語意業,一切皆是忿纏所作。指此所說,故言如是種類忿纏。於此忿纏不饒益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不生樂欲勤修對治,是名長養。麤言,謂若毀辱訶責。猛利忿纏蔽抑其心,是名忿蔽。若於忿纏正現前時,他來諫說或行悔謝,心生違拒,是名不受;心不忍可,是名不忍;心懷怨憎,是名不舍怨結。菩薩戒中,一切所作不應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何況惱害。為顯此正違害菩薩大悲,不利自他,是故偏說名為第三他勝處法。

「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等者:如下所說身語意業一切皆是忿纏所作。」「不唯發起麤言便息」這是語業,「由忿蔽故加以手足」這是身業,「內懷猛利忿恨意樂」這是意業。就是由下所說身語意業的一切都是忿怒心所作的事情,「指此所說,故言如是種類」說長養如是種類就指下面身口意的忿恨心。「於此忿纏不饒益相不正思惟」感覺到這件事對我無利益,對我有傷害,我的忿怒心就來了。忿怒心來了,也表示了不饒益相要傷害對方,就是這麼回事。「於此忿纏不饒益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心裏面不能夠依據佛法做正思惟。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這樣的修觀叫做正思惟。。忿怒的境界也是因緣生法,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前一剎那那個人對不起我,後一剎那那個人就不是那個人了,修無常觀也可以。「不正思惟」就是有所得,也執著有我,不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來對治,執著常樂我凈。於執著多所修習,常常的放縱自己的煩惱,放縱自己的執著。

「不生樂欲勤修對治」心裡不歡喜依據佛教學習對治法門,來對治自己的煩惱,「是名叫做長養」。「麤言」是「謂若毀辱訶責」,就是毀辱對方,呵責對方。「猛利忿纏」很猛利,很有力量的忿怒心纏擾他,「蔽抑其心」這種忿怒心「蔽抑」就是震服他自己的心,「是名叫做忿蔽」。「若於忿纏正現前的時候,他來諫說或行悔謝」或者對方來諫正他,或者來懺悔道歉,「心生違拒」違拒這件事,不接受,「是名不受」。「心不忍可,是名不忍」他來懺悔我不忍可,不忍可這件事,「心懷怨憎,是名不舍怨結」。心裏面懷藏著怨憎心,叫不舍怨結。「菩薩戒中一切所作不應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何況惱害呢?」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高興嫉妒這都是內心的事情,惱害是表現於外有傷害有情的行動了。內心裡不應該憎、嫉,何況惱害?「為顯此正違害菩薩大悲心,不利自他;是故偏說名為第三他勝處法」。

《成唯識論》卷第六:「云何為忿?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此即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忿相用故。」問:什麼叫做忿呢?答:對現前所見不順意的違境,即發起忿怒,此為忿的體性;能障礙不忿。我們在生氣之時,由此所表現出來的粗暴肢體動作,進而拿棍棒鬥毆,就是忿的業用。表業:顯見於外,而能為他人感知的行為,如平日的行、住、坐、卧。與無表業相對。凡是心懷忿怒的人,大多數都要發起暴惡的身行。所以忿是以瞋恚的一分為體性,離開了瞋,也就沒有忿的相用了。

延伸閱讀:

1、《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六(末):「論:云何為忿至憤發為性?述記:今以時分、行相顯體。依對現前不饒益境者,謂依現在可見聞事,或是有情,或是他見,即緣事生。」

2、《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五(末):「忿依對現前不繞益境」。西明問云:「忿既緣滅,如何此說依現前境?解云:從多為論,此論、《顯揚》俱說緣現實亦緣滅」。今謂:此釋有違下文,初師小十總不緣上,後師嫉等亦不說忿,尚不緣上,如何緣滅?下許嫉等親迷滅道,不說此忿緣於滅道。若爾,准下說忿亦緣剎那過去,非唯現境,今何說現?若見怨家說滅道等,豈不於彼亦起忿耶?慈恩解云:許亦無失,此就麤相,雲不親緣,或即是嗔,雖然未見正文,任情取捨。然西明云:「忿要托本質」,准既得緣剎那過去,亦不唯托於質。

3、《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六(末):「論:能障不忿至身表業故。述曰:此顯作用,不忿即無瞋。《顯揚論》云:忿障無瞋故。此等如前善中已說,下一一應知,執杖即是身惡表業。杖謂器杖,從麤猛多分說,唯言執杖,亦有惡言故。」

《成唯識論》卷第六:「云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此亦慎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恨相用故。問:什麼叫做恨?答:由於心中有忿在先,事情雖已過去,仍記念舊惡,不肯捨棄,不能釋懷,深結怨仇,這就是恨的體性;能障礙不恨,心生熱惱,就是恨的業用。也就是說,結下怨恨的人,因為不能含容忍耐,所以心中恆起熱惱。這也是以瞋恚的一分為體性,離開了瞋恚,也就沒有恨的相用了。

延伸閱讀:

1、《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六(末):「論:能障不恨至恨相用故。述曰:熱惱為業由恨故生惱,非俱時也。然忿亦生惱,親對輕故,但說恨生。」

2、《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四:第十三戾語戒。若如是者,諸如來眾得增長利益,以共語相教共出罪故。問曰:「經中說但自觀身行,諦視善不善。而雲展轉相教,不相違耶?」答曰:「佛因時制教,言乖趣合,不相違背也。佛以前人心有愛憎發言有損,是以雲但自觀身行;若為慈心有利益者,是故應共語相教也。若鈍根無智,言說無利,是故說言但自觀身;若聰智利根,發言有益,是則應展轉相教。若少聞少見,出言無補,是故云但自觀身行;若廣聞博見,有所弘益,則展轉相教。又云:若為利養名聞有所言說,是故云但自觀身行;若為利安眾生闡揚佛法,則應展轉相教。又云:為現法樂,是故言但自觀身行;若欲以法化益眾生使天下同己,則應展轉相教。又為新出家愛戀父母兄弟妻子,是故言但自觀身行;若久染佛法力能兼人,則應展轉相教。」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40_004

3、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

若菩薩,瞋恚,出粗惡言,意猶不息,復以手打,或加仗、石,殘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不舍,是名第三波羅夷處法。

一念瞋心,已違攝取眾生之道矣。況口出惡言,身行打杖乎。身口加惡,已失慈悲心矣,況拒絕而不受懺悔乎。棄捨眾生,故失菩薩法也。」

一念瞋心,已違背攝取眾生應做之事,何況又出惡口罵人,再進一步用手、仗石打人,這樣身口意三業都在傷害對方,惡業太重,已失去菩薩道的大慈悲心,何況又不接受對方的懺悔,這種棄捨眾生的情況太嚴重,故失掉菩薩戒法。

4、明菩薩弟子智旭釋《菩薩戒羯磨文釋》: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惟發起麤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況可捶打損惱,況可懺猶不受乎?既已隔絕眾生,菩提願力安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藥師經札記 經文 41
《瑜伽師地論》四神足(7)八種斷行(2)釋差別:欲、策勵、信、安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