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甲首三千」,還是被司馬懿「俘斬萬計」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甲首三千」,還是被司馬懿「俘斬萬計」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自從關羽北上伐曹,孫權趁機偷襲荊州;劉備為報仇率領大軍伐吳,被陸遜在夷陵擊敗以後,三國就一直處於一個相對僵持的局面。魏、蜀、吳三方都沒有太大的疆域上的得失。其中蜀漢最弱,人口、土地都不能與強大的曹魏相提並論。不過蜀漢有一個擎天之柱——諸葛亮。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漢不僅巋然不動,而且頻頻向曹魏主動發動進攻。

諸葛亮決心實現劉備的遺願,光復漢室。光復漢室自然不能靠寫日記,靠愛統一,需要真刀真槍地打下來。不過蜀漢失去荊州以後,就失去一個發力點,不能按照「隆中對」的設想兩面出軍,鉗制曹魏。所以諸葛亮的北伐事業並不順利,雖然勝多負少,但是無法真正打痛曹魏,動搖它的根基。

第一次北伐由於出其不意,收穫的戰果最大。南安、天水、安定三個郡都投靠蜀漢。可惜諸葛亮用人不當,派馬謖做先鋒,結果失去至關重要的街亭,導致北伐失敗;第二次北伐在陳倉被曹真擋住,因為糧盡而撤軍。魏將王雙趁機追擊,反而被諸葛亮擊殺;第三次北伐終於有收穫,擊敗郭淮,收復武都、陰平兩個郡,為蜀漢取得實打實的土地和人口。

第四次北伐雖然也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是最有爭議的一次。《三國志》中對此一筆帶過:「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歷史愛好者都知道,《三國志》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行文太過簡略。所以要想搞明白第四次北伐的具體過程,就不得不去找其他的史料。

《漢晉春秋》和《晉書》均記載,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和司馬懿在鹵城發生一場大戰。但是問題出現了,獲勝者不相同。《漢晉春秋》中記載,諸葛亮大勝,「獲甲首三千級」,還有一大批其他輜重;《晉書》中記載,司馬懿大勝,「俘斬萬計。」那麼究竟哪個記載是正確的呢?

首先無論「俘斬萬計」是不是真的存在,其中都有巨大的水分。蜀漢總共沒多少軍隊,一下被消滅上萬絕對是傷筋動骨的慘敗,《三國志》不可能對這樣的大戰語焉不詳。而且《三國志》有這樣的記載,「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消滅一個人按十個人算,為了炫耀武功。所以小編認為,「俘斬萬計」可能是存在的,只不過真實數量要除以十,一千人左右。那麼「甲首三千」的含金量有多高呢?甲首有兩個理解,一是單純的甲士的首級,二是軍中頭目。無論是哪種解釋,魏軍的損失都要遠高於三千。至於水分的問題,因為有繳獲的實物,所以至少不會太過分。而且從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龜縮不出「千里請戰」的態度上來看,「鹵城之戰」應該是蜀漢軍的一次大勝。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清晉封速度最快的女人,道光帝的摯愛,皇后中的「才華」擔當
李世民手下四大猛將,程咬金只能排在最後,第一被譽為戰神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