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戶外騎行穿衣很簡單,照這個方法秒變大神!

戶外騎行穿衣很簡單,照這個方法秒變大神!

原標題:戶外騎行穿衣很簡單,照這個方法秒變大神!


冬季天氣寒冷,氣溫多變,在戶外騎行或者進行其他活動的時候一定要科學穿衣,熟練掌握穿衣法則。


三層穿衣法



所謂三層穿衣法,就是在戶外穿衣上,由內到外的依次分為:內層(也稱貼身層、排汗層),中層(也稱保暖層),外層(也稱隔離層、防護層)。


關於三層穿衣法有兩點需要明確



1、三層不等於三件。可以是三件,也可以是多件,但通常,不會是三件。其內層,不是狹義上的內衣,換言之,小內內和 bra 是不算的。


2、三層穿衣法不是戶外專享。這種穿衣法源於日常,是傳承下來的,不是誰發明的。古人天冷穿衣也依然遵循這套方法,區別僅僅是沒有這麼專業的三層叫法。說近一點,我們冬季襯衫外套毛衫,出門加件外套,也是標準的三層穿衣。



戶外小知識



在戶外服裝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三層」概念。除了三層穿衣法外,另一個是指衝鋒衣的硬殼衝鋒衣的三層壓膠工藝,將外層布料、中間的防水透氣膜以及內襯合而為一,使得衝鋒衣不但具有更出色的防水透氣功能,而且更輕、更薄。


為何要三層


因為戶外環境相對城市通勤而言較為特殊和惡劣,所以對穿著要求更為苛刻,或者說更為講究而已。準確的說,三層穿衣是為了在氣溫較低以及環境較複雜的戶外環境下,給你提供必要的安全和舒適保障。此外,三層穿衣更是為了儘可能的減少甚至避免在戶外活動中發生嚴重失溫的可能性。


三層的作用



外層(Shell Layer):隔離層、防護層。顧名思義,其作用主要是保護身體免受傷害。就是我們俗稱的衝鋒衣(衝鋒陷陣之衣?),多為硬殼。後者的說法明顯形象多了,就像一個烏龜殼一樣,在複雜自然條件下給予身體最強的保護。


中層(Middle Layer):保暖層。主要作用是保暖,另外就是減震。由於面料和工藝上與外層衝鋒衣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保暖層的衣物大多手感柔軟,因此也叫做軟殼。在三層穿衣法中,軟殼作為中間層彌補了外層衝鋒衣偏硬不舒服的不足,並起到了一定的減震防護功能,更重要的是,在寒冷環境下對鎖住體溫,減少熱量散失,有效防止失溫起著關鍵作用。


內層(Base Layer):貼身層、排汗層。作為貼身衣物,主要作用是保暖和排汗,兩者重要程度不分伯仲。從預防失溫的角度講,保暖是基本前提,但是內層衣物的速干、透氣、排汗也同樣重要。


衝鋒衣,是國內通俗叫法,狹義上單指用於外層穿著的硬殼(Hardshell Jacket),廣義上也包含軟殼(Softshell Jacket)。這種稱之為「殼」的專業叫法是從英文直譯過來的。軟殼和硬殼的區別,本質上是由於用料材質以及製成工藝上的不同,實際中,通常以手感和用途來判斷。


三層如何穿


設想一下,此刻,自己已然置身戶外的場景。有哪些著裝因素需要考慮?


1 防風。與自然為伴,颳風下雨就是家常便飯。


2 防水。不防水的戶外衣服都是晴天穿的(貌似是廢話)。


3 防刮。穿梭於密林時,一定不想皮膚和衣服被刮狼狽不堪吧。


4 防晒。戶外日照強烈,尤其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十分強烈,對皮膚傷害非常大。


5 量輕。單就一件衣服而言,其重量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但是架不住積少成多啊。


6 速干。純棉衣物雖然柔軟、吸汗,但不易干、大量出汗容易導致失溫。


7 透氣。這裡的透氣特指細節上的,比如小到分子級的透氣膜,或者設計上的透氣孔、透氣拉鏈等。


8 保暖。寒冷環境下,這點很重要。有多重要?其程度可以這樣形容:不解釋。


歸根結底,三層穿衣法畢竟是針對戶外而言的。正是因為戶外環境的特殊性,所以相比日常都市的三層穿衣,戶外的三層穿衣會更加的考究些。針對可能面臨的戶外情況,根據上述 8 個參考項,選擇適合自己、適合出行、適合環境的最優衣著搭配方案。


(以下建議僅供參考,不是必須哦)


外層


服裝類型:衝鋒衣、羽絨外套


主要參考:防風、防水、防刮


輔助參考:量輕、保暖、透氣


中層


服裝類型:抓絨/搖粒絨、輕型羽絨服


主要參考:量輕、保暖、速干、透氣


輔助參考:防水、防晒

內層


服裝類型:速干內衣、羊毛內衣


主要參考:速干、透氣


輔助參考:保暖、量輕



市面上三合一衝鋒衣,其實是外層衝鋒衣加中層保暖內膽作為套裝銷售的一種形式。其三合一指的既不是我們的三層穿衣,也不是三層壓膠,而是三種穿法,合一,即只穿衝鋒衣,只穿內膽,以及一起穿。


戶外服裝的防水性,準確的講分為防潑水(Water-resistant)和防水(Waterproof)。防潑水,原理上大多是在布料外使用防水塗層處理技術,當水潑灑到衣物上時會產生荷葉張力效應,形成水珠,迅速滑落。可防短時小雨,若長時間暴露在雨淋下,或遇中大雨,依然會透。市面上很多服裝特性介紹里寫的 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持久的防水處理)防潑水技術,就是這種,此外還有北面(THE NORTH FACE)的HyVent 等。


防水,大多是通過一層超薄的防水透氣膜來實現其功能,在顯微鏡下其織物結構空隙小於水分子而大於空氣分子,以達到防水的同時兼顧透氣的效果。由此可見,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防水,即便是傾盆大雨,甚至侵泡水中。購買衣服時,吊牌上的 GORE-TEX(美國戈爾特斯公司獨家發明和生產的一種輕、薄、堅固和耐用的薄膜)標識,屬於這一類。


三層穿衣只是為了應對寒冷戶外而言,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我們需要發散性的思維,因為三層穿衣只是一個戶外搭配規則。至於不是很冷的時節,可以參考以下戶外著裝參考方案。


▲ 陽光明媚 = 內層(速干)



▲ 涼爽晴天 = 內層(速干、透氣)+ 中層(保暖)



▲ 炎熱雨天 = 內層(速干、透氣)+ 外層(防風、防水)



▲ 伴有大風的寒冷雨天 = 內層(速干、透氣)+ 中層(保暖)+ 外層(防風、防水)



▲ 伴有大風的寒冷雪天 = 內層(速干、透氣)+ 中層(保暖)+ 外層(防風、防水)


秋冬季騎行具體該怎麼穿?


騎車時沒有穿適當的衣著,可能會大大影響騎車時的舒適度,進而影響騎乘時的樂趣。秋冬的天氣相當多變,在海拔高度較高的地方,溫度會比平地更低些。因此爬山如果遇到較長的坡段,而且又有起風的話,不小心就有可能感冒。


因此,針對秋天多變的天氣,穿著適當的衣物是相當重要的。


頭部


騎車時,保護你的頭部是最重要的,因此千萬不要嫌麻煩,只戴帽子而不戴安全帽就出門。推薦黑鳥騎行小帽,相當保暖。身體的溫度大部份都是由頭部散失,因此頭部的保暖是非常重要。



市面上材質不錯的保暖帽不但保暖,而且相當排汗,不過爬坡時你還是可以脫掉,然後下坡時再穿上。如果氣溫不會太低的話,頭帶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傳統的單車帽也是可以考慮的,種類相當繁多。


如果氣溫真的太低,路上又颳風的話,披個圍巾也是不錯的保暖手段之一!


身體

對單車手來說,保持騎乘時的靈活性是很重要的,因此輕便又保暖的衣物自然是首選,這樣不但秋天爬坡及衝刺時不會覺得礙手礙腳,氣溫升高後,又可以不佔空間地直接收在屁股口袋,相當方便。


首先,你需要一件品質好的汗衫。一件好的汗衫必須能夠排汗,調節你身體的體溫。最好可以準備長短袖各一件,隨著氣溫變化穿著。


保暖袖套也是,雖然平常時可能不會特別想到這種產品,但真的冷的時候,保暖袖套的保溫效果可會讓你覺得沒有它還真的不行。


背心也是不錯的保暖衣物,不佔空間又能提供很好的保溫及擋風效果,絕對是秋冬騎車必備。



騎友們都學會了嗎?

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留言互動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鳥單車 的精彩文章:

秋冬騎行除了三層穿衣原則,這兩點你也需要了解
寒冬不偷懶,騎行知識之冬季騎行!

TAG:黑鳥單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