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不孝指的是什麼?不妨看看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不孝指的是什麼?不妨看看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主流意識形態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漢代起就被確立為官方正統學說。儒家所構建的綱常倫理體系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行為處事的法則,忠孝節義的觀念深植每一個華人的心中。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是古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不能替家族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被看作不孝順的表現之一,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兩不孝是指什麼呢?相信很多朋友不一定知道,不妨跟著小編了解一下。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俗語最早出現在孟子的著作中,不過其原意和後來人們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孟子·離婁上》中記:『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古語中,數詞一般表示虛數,不像我們今天表示確指,也就是說,「不孝有三」意為不孝的表現有很多。「無後」,後來的人一直了解為沒有留下後代,但很明顯最初並不是這個意思,孟子所說的「無後」講的是做子女的沒有盡到應有的本分和責任。因為舜娶妻時連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告知,這在當時是多少有違常理啊,正所謂婚姻之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舜的作為既不合禮數也不合孝道。

那麼,後來誰又最早對這句話做出了解釋使它有了今天的含義呢?

原來這全要歸結於漢代的一位文人。此人名叫趙崎,曾作《十三經註疏》,在書中,他說:「於禮有不孝者三,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他認為不孝之人有以上三種表現。

對於第一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不得不說是儒家思想的一次大發展。阿意曲從,意為對父母長輩無條件阿諛奉承,就算知道他們犯有錯誤,做事不合理,也不能指出說明,這個思想最早出自孔子的《孝經》。孔子說:「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子對父要絕對的服從,顯然是不理性的,對父母錯誤的決定也盲目支持,最終可能會陷他們於糟糕的境地。所以,後來隨著儒家思想的成熟,儒士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提出「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反是不孝的表現。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原意是本來家庭就貧困,父母又日漸年老,當子女的卻還不上進,不去謀取一官半職獲得俸祿來供養父母,這也是不孝順啊。

如今的社會,人的出路有千萬條,不一定非得通過當官獲得好的物質生活環境,但道理都一樣。家貧親老,若孩子無所事事,不努力工作改善家人的生活,那也無異於不孝子。

最後一點,「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顯然是趙崎個人的觀點,在他覺得,所有的不不孝中,最嚴重的就是不替家族延續香火,斷絕了子嗣。古代,人丁興旺是家族發展的重要標誌,其中男丁比女娃又更加重要,這大概源於千年前宗法思想的影響。

父母雙親年老以後,就會把期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是晚年最幸福的事,相反,老年孤苦,家族後繼無人,內心的辛酸可想而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清朝真實轉世輪迴事件,6歲小兒記得前世,羞於面對現實選擇出家
從德國集中營活著出去的中國姑娘,真實身份驚動斯大林,奉為貴賓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