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本文約8045字,預計閱讀時間18分鐘

建議一個人安靜的時候閱讀

這篇文章的開始是我的眼淚。

那是一次廣告合作,我每次都希望就算是廣告也一定要給讀者最好的軟文內容,我會用比沒有廣告的純內容更努力的去寫。但是周旋前後,甲方都不肯讓我把我認為有質量的內容留下,他們嫌太長了,讓我刪掉了非常多的內容。

我從文章的整體可讀性出發,也從對我的讀者,你們的喜好出發,為的是有質量的內容兼顧廣告效果。但是我努力了一天,到了晚上截至發稿前客戶都不肯妥協。那是我的第一次眼淚,我嚎啕大哭,因為我怕這樣的內容發出來大家會失望,我很難過他人對長段文字的惡意,因為很多人覺得文字多的文章似乎就是可讀性差的,大家更喜歡去看圖片和影片。而我深愛著,文字。

我發了稿子。前幾條留言都是,「終於等到你更新」「愛小劉」這樣的言論,那是我的第二次眼淚。我感恩,我也愧疚。

我跟編輯部的女孩們說,「勇敢的人會得到勇敢,誠實的人會得到誠實。這個世界短暫的不合理,最後都會以平衡的方式結束。我不害怕審判的那一天,因為我問心無愧。」

所以我決定一定要寫一篇我覺得有價值的內容,補償給期待我發文的每一位讀者。見文好,愛你們。

我有什麼資格來跟你們說教呢?我沒有,所以我還是只能跟你們分享一點點我的見解和經驗,在我為數不多的年歲里學到的東西,分享給你們,給你們對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些新的思維選擇。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小建議 #1

做個體諒別人,也知道體諒自己的人

這句話是我在某社交軟體上看到的。我覺得這句話可以被運用到太多地方去,不管是在兩性關係,朋友之間,還是你與這個社會的關係中。

你可以寬容理解,但你也要對自己好一點。允許別人犯錯,也要給自己一定的容錯率,也要體諒自己,溫柔帶著點鋒芒。

那天小金心情不好,她很抱歉說她感覺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工作,我對她唱了一句歌「我能原諒你有雨天」,也請你們諒解當我也有雨天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情緒低谷的時候,有時候像個困獸,怎麼樣都走不出去,沒有人可以幫助你,只有你可以幫助自己。

也有努力了但怎麼也做不好的時候,甚至是懶惰到什麼都不想要在乎的肥宅時刻。我是個對自己和別人為人處世要求都很高的人,當我朋友跟我說「你不能拿你的標準去要求和衡量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句話在我的心裡留下了一個窗口,一扇窗就是一扇門。

我終於理解到,除了優秀和做對事情之外,對於人類我的同類,包括我自己,應該學會溫柔的諒解,這是種能力。

不是軟弱,反而是豁達。

小建議 #2

Stop Judging People

請不要隨意的評論/指指點點

誤解是一件非常容易就做到的事情。

這是之前寫過的題目,專門就寫不要對別人品頭論足。被校園霸凌過的人,很有可能會變成施暴者。受過傷的人,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施害者。被誤解的人,也許更容易學會誤解別人。

變成一個輕易對人評頭論足去毀掉別人一天的心情的人,這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總有女孩給我私信說身邊的女孩總說她穿的衣服不好看,不適合她,她一開始很反感這種言論,但後來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審美有問題。不要覺得這種簡單的行為就不是暴力。在我看來,不專業的業務員浪費客戶的時間,不負責任不客觀的隨意點評別人的言行,都可以被歸為暴力的範疇。

不要成為那樣的人,你需要有溫柔的素質,即是尊重別人的審美,體諒別人的心情,就算你說話粗聲粗氣,但你溫柔的呵護別人心情和感受的樣子,即是溫柔的模樣。不要成為那樣的人,因為那樣的人格局不大,能走多遠呢?這個世界這麼大,多希望你能走遠點,眼界高點再寬點,去感受世界,去感受世界給你的反饋。

誤解多是因為不了解。人說話是自帶偏見的,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所以當一個人說話的事情其中帶有主觀偏見是常態,沒有人可以做上帝,擁有所有的視覺,達到真正的客觀。

我相信,誤解多是因為不了解。在成人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型人格,或多或少的原生家庭人格存在,校園境遇。光看一個人的現在去判斷一個人,我覺得這是欠妥的。不了解即是源頭。我那天看書看到一句話叫做"無知即惡"。就是這句話,解開了我心中的很多疑惑和痛苦。

在你不了解一個人,一個件事情的時候,就去做判斷,甚至是批判,這就是惡的一種。

當你想要做判斷的時候,請記得去了解真實。

不要迷失在別人的評斷中。這個世界是開放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評斷你,就算他說的不對,但我們都沒有資格去要求別人不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只能期待。人在社會中是有鏡像效應的,你給這個世界看到了什麼,這個世界就可能反饋給你什麼。

如果在別人的言語中迷失自我,輕易的妥協,那這個世界可能就會繼續施與你不公正的欺壓,那個人就會慣性認為,你是軟弱的。

不要迷失在別人的言語判斷中,不代表你不去傾聽別人的看法。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你去聽,去學會,去判斷,去擁有判斷別人評價真偽善惡的能力,學到的東西屬於你,那份輕佻的判斷的嘴屬於另一個人,你賺了。


不只是自由意志和宿命,神與魔,美與丑,勇敢與怯懦,理性與信仰——一切處於天秤兩端的事物都該採取這種態度。古人把這種態度稱作中庸。中庸的英文是good sense。依我之見,如果不中庸,無論如何都無法幸福。即使幸福了,也不過是炎炎夏日下守著火爐,寒冷冬日裡揮著團扇的那種逞強的幸福罷了。(摘自《羅生門》芥川龍之介)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小建議 #3

真誠才是萬能鑰匙

有很多朋友跟我說,有點厭倦身邊的環境,感覺大家都太物質了。

而我說你是什麼人就會遇見什麼人,如果你希望遇到真誠且有營養的人,那首先你要真誠,你要給人展現出你的真誠,別人才有可能以誠待你。如果你天天跟別人在言語中計較得失,或者攀比誰的包多,誰的男朋友更大方慷慨,那你也不需要指望別人能跟你真的走心相待了。

成人世界的計較很明確,每個人都可以打開別人身邊不同的按鈕,有的會按到別人狡猾的按鈕,有的人會按到別人利用的按鈕,有的會按到別人真誠的按鈕。

但在這個按鈕遊戲中,唯一的秘訣就是你先敞開心扉,展現真誠。

小建議 #4

關於年輕的貧窮

這是在「奇葩說」看到的啟發。

薛兆豐教授在闡述對貧窮的看法時,說到的觀念讓我真的很釋然,也可以應用到很多年紀相仿的年輕人身上。


貧是一個漢字,讀作pín,本意是指家財被多頭轉移出去,家室空空;也指 缺乏,不足。

窮是一個漢字,讀音qióng,意思是窮盡,指在金錢或者物質上很貧瘠。

所以貧更多是的是指手頭上可以使用的資金不多,而窮的意思更接近於窮盡,沒有希望的意思。但實際上一個上進的年輕人,大多是「貧」而不是「窮」。年輕的時候,我們還在努力,沒有到達收穫財富的年紀,所以沒有錢是被理解的。

而一個受到良好教育,並且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且願意付出實踐去努力的年輕人,他並不是「窮」的,因為他還有希望。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折現後的價值,其實很多年輕人,現在都是隱形的百萬富翁啊。

薛教授舉例,辯手詹青雲借款前往哈佛讀書,雖然現在她依舊負債,看起來她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不多,但她並不窮,因為她一身才能,前途無量。

看看身邊的95後,很多剛剛步入社會,從父母的財務扶持中走出來,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窮困。比如我的助理們,她們說現在都靠自己的工資努力在上海生活,突然有一天她們在飯店吃飯的時候,開始關注菜品的價格了,這件事情在以前是不會發生的,因為爸媽埋單,中產家庭總不會在吃上過於限制孩子。

我想我會用薛教授的觀點來引導她們,在你還年輕的時候,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希望。這也是為什麼在我24歲的時候,為了一份可以帶給我經驗的工作,願意完全不拿錢的給人賣命。

因為我可以沒錢,但我不能沒有希望,在工作中學到的東西,是誰也拿不走的,真正屬於我的東西。

比起這一時的衣袋空空,更重要的是,你未來的路怎麼走,而更更重要的是,你現在每天是否有付出足夠的努力,你的能力和意識,是否可以期許你一個富裕的未來。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小建議 #5

培養愛好

當我問別人,你的愛好是什麼?如果他告訴我,吃飯看電影逛街,那我會想「啊其實這個人就是沒有愛好呀」說實話,我覺得這個時代有對食物在社交網路中過譽的成分。

我會建議你培養更有長遠願景的愛好。

20多歲正是我們培養起一些興趣和發現自己真實喜好的年紀,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黃金年華,這時候培養起一些可以陶冶情操的興趣,就算日後生活如何坎坷,那些悲歡和離合,失去一個人,或者丟掉一些財富,但一個有無關於利益金錢的愛好,它永遠不會離開你,永遠可以滋養你。

生活不是只有工作賺錢社交,還有日月山河,我們適當的需要具備一些宇宙觀,如果只是著眼於面前的人潮,難免會忽略了世界廣闊,地球也不是只有人類。

比如看書,看動物,一項運動,練習書法,或者僅僅是愛好觀察。

在我回國後,經常去養老院看望我的外公外婆,看過各式各樣的老人,如果我們以始為終的思考,他們的人生就是我們最好的引導。

一個有興趣愛好的老年人,和沒有興趣愛好的老年人,過著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前者自得其樂,兒孫也安心踏實,而後者難免給人寂寞無助的感覺,尤其是失去自由的行動能力之後,沒有愛好的老年人,呆坐著任歲月流逝,回憶作伴,看得人多少傷懷。

小建議 #6

切勿惡性攀比

有的時候當我和友人出現在一群女孩的聚會上,總會有那麼幾個女孩把我們從頭到腳觀察一遍,然後和身邊的閨蜜竊竊私語幾句,然後會心一笑。

可能我那天背了個布袋子?人性如此,我們都喜歡小範圍對比。尤其是在年底聚會這種場合,很多人可把這種場合作為自己一年過得如何的評斷,方方面面地都想著攀比,不願意輸。勝負似乎很重要,可是生活中哪兒有什麼輸贏,還不是回家各過各的。

攀比會讓你心胸狹隘,讓你生活失焦,明明是一個可以用真誠和友好交更多朋友並且從別人身上獲得有所裨益的機會,如果你盲目地攀比,時間浪費了,機會浪費了,你心裡也不會舒爽。被打亂自己應該保持的節奏,自己的事情反而沒有做好,反而感到自卑和落後,得不償失。別過度關注別人背啥包,多關注別人是否言之有物,值得深交。

切勿把生活當修羅場啊,姑娘們。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小建議 #7

就算90%的人都在吐槽,我也勸你不要

不管是轟趴還是公司年會,總有一個個小小的群體,窩在角落裡秘密開會,他們的主題多數就是交換別人的八卦,默默吐槽,因為集體吐槽或是交換秘密是加深人和人之間羈絆最好的方式。

但我勸你,不要!

永遠不要背著別人議論是非,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生活就是羅生門更是修羅場,你永遠也不會知道眼前這個跟你眉來眼去交換秘密的朋友,會不會是你未來的敵人。要想沒把柄,就不要背地搗亂,要想活得坦蕩,就不要小聲議論。

一些話可以學會當面講。

首先學會對事不對人,其次學會幽默撒嬌不要臉。比如在飯局,在派對中,你可以試著用微醺的姿態來掩飾你的認真,用幽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也許表面上大家嘻嘻哈哈就過去了,但你相信我你的反饋,已經在對方心裡種下了種子。

小建議 #8

減少無效社交

這部分是在25歲之後我每天都在做減法討論過的,引用如此。

我知道很多人潛意識裡會認為的認識的朋友多,認識的人牛掰就是一種成就。所謂人脈。看到有很多人把時間多分在社交上面,參加各種聚會,各種活動,為的是「network」。在商學院我念研究生的時候,這也是被教育需要培養的一種社交技能。

但我也看到很多人自己的本事沒練好,就以人脈寬廣為自己的追求。他們看起來野心勃勃,目的性很強;他們看起來能說會道,朋友涉及各個領域。但是加了微信,有了電話,不代表你有事別人會想到你,不代表別人心裡有你這個人。根基還是自己有沒有本事。

你微信里有多少人?

其中你連人名和臉都對不上的有多少?

社交是必要的,人脈更是助力。但是不要本末倒置,明明在需要耕耘的時候,就妄圖通過人脈來虛榮。當然,也有人就是吃這口飯的,靠著廣結良緣互相介紹來做買賣,但畢竟是少數。

我也愛社交,三教九流各種朋友都想要有,但是後來發現精力有限,跟很多人聊著吃喝玩樂,不如一個人在家看書。這是在近兩年發生在我身上的改變,發現跟有些人的交流開始變得吃力,簡單沒有營養的話題,或者是聊來聊去根本價值觀就不合,不是說誰比誰高,誰比誰低,只是沒有chemistry。我越來越明白,我不需要別人都喜歡我,不需要和大家都是朋友,我要學會拒絕,學會獨處。

因為忙,發現曾經時常約自己的朋友都不再來詢問,也會有點落寞。但是寂寞寂寞就好,孤單就是一個人狂歡,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現在我更願意把時間分給能給我帶來有質量的交談的人,剩下的時間我想要看書看電影寫寫字。我甚至覺得過度的合群,即是無趣。

交朋友不需要太多的目的性,但是至少度過的時間應該是愉悅的。而如果你想要得到什麼,沒有些犧牲又怎麼可能,那麼就適當的取消那些無效的社交吧,因為這個世界上,漫漫生命中,你最需要處理好的關係,是和自己的關係。

我建議大家多嘗試小型聚會,比如2-3人。在我的觀察中,在人越多的場合中,我們給自己化得妝容越濃,戴的面具也更厚,話題很難深入,而2-3人交談往往是一個恰好的氛圍,大家以心換心,交換各自的養分。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小建議 #9

減少對於他人的過度關注

這種關注可以分為兩種動機,其一:看著別人是否會犯錯,幸災樂禍或者是以人為鑒;其二:羨慕,甚至是嫉妒。

就第一種動機來說,我想這是人的劣根性,人類通性,作為局外人會去過度關注甚至譴責別人的錯誤,就好像你看看微博熱搜,什麼最熱,醜聞最熱。

第二種動機也很好理解,我們喜歡小範圍對比。舉例比如你會去喜歡和追逐某女明星,因為她優秀漂亮,事業成功,你的情緒是喜愛和想要成為像她那樣的人;但是有的時候卻容不下身邊某個女孩突然變漂亮了,變優秀了,或者是找到了男神級別的男朋友,你的情緒是羨慕嫉妒甚至恨,"就她,憑什麼?"。

小範圍的嫉妒心很可怕,你可以容得下比你優秀很多很多的遙遠的人,但是看不慣身邊比你優秀一點點的存在。會不停的關注別人,羨慕別人嫉妒別人,拿自己跟別人對比,期待他犯錯,期待有一個機會可以勝出。最終,你的生活和思想會失了焦點,打亂了自己應該保持的節奏感,自己的事情反而沒有做好,於是就更加感覺到自卑和落後,惡性循環。得不償失。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事情沒有做好,覺得雜音太多,自己受到影響,都是因為關注點錯了,其實不必去看同行者,只要你能專註認真的走好自己的路,回報也許會翻倍。

外面的世界只有你,沒有別人,與其看著別人,和別人對比,不如專註做好自己,然後順其自然的你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骨子裡是個好強的人,但是比較滿意自己心智的一點是,我只跟自己執拗,而不是一定要跟人對比。我曾經因為太喜歡看課外書(其實就是漫畫和各種言情小說)學習成績不好,後來被老師無意諷刺,爸爸媽媽撥亂反正,被被迫的情況下把一頭長長的頭髮全剪了,然後知恥而後勇,削髮明志,好好學習。

我不是想要比過誰,只是覺得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應該要做好的事情,那時候我已經是個成人了,我是在為自己做事情,而不是考出高分給別人看。為了這件我人生中第一件需要獨立完成,可以奠定我以後生而為人的自信心,這麼一件事,盡全力。後來就養成了習慣,考不好就剪頭髮,讓自己心靜下來專註。

我不是上仙,不來自四海八荒,各種人的情緒和負面情緒也都有,但是年紀越大越明白,跟別人比試,不如自己修鍊內功。

等你足夠優秀了,很多事情就順其自然了。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小建議 #10

永遠不要打碎和父母交流的那張桌子

我們20多歲是最渴望無拘束飛翔的年紀。

我曾經也害怕跟父母長期住在一起。今年7月的時候,這件事情就發生了。剛開始我害怕,一則因為工作太忙,我害怕無法兼顧好陪伴。二則我無法自由的支配時間和空間,比如幾點回家,比如我是否可以癱死在沙發上,而不讓爸媽擔心我是否今天遇到了挫折,但其實那可能只是我每個月情緒剛好低落的幾天。

我跟爸爸媽媽在上海,一個屋檐下,住了三個月。他們離開的時候,我更多的是不舍,因為過去五年,我們都不曾如此陪伴彼此。這三個月,我們吵過三次架,每次我都哭了。

記得一次尤其給我啟發,就因為爸爸酒後的一句話,他說你可以不認同我,我可以不認同你,但你永遠不能打破我們和你溝通的這張桌子。

那是第一次我發現爸爸其實比我還需要被傾聽,到了他這個年紀,很多時候也孤單也會寂寞,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不容易,但那個父親的形象長期被我們當做是鋼鐵的身,赤紅的心,似乎永遠都不會受到傷害。實則,他也會脆弱,也需要被傾聽。

爸爸媽媽越來越需要我了,這是我最明顯的感受。20多歲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覺得和父母聊不到一起去,三觀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就算再親密的人也要有一點距離感,這沒錯。但我回想我是如何形成和爸媽截然不同的觀念的呢?因為父母給我錢去買書,父母給我經濟支持去美國念書,因為父母給我錢讓我去各個國家旅行。

父母用愛和金錢給我們打開了更廣闊的世界,但如今我們的觀念更先進了,更開闊了,我們卻反過來嫌棄他們的觀念了?甚至連溝通的機會都直接放棄?這樣是不是有點太不公平。

Sharing is caring.

跟父母分享你的見聞和觀點,他們依舊也還在學習,我們依舊可以互相學習,彼此裨益。就算有不同的觀念,求同存異其實沒那麼難。

我也記得在《Lady Bird》中,女孩問媽媽的那句話,「你愛我,可是你喜歡我嗎?」

是啊,父母的愛是Love by default,他們似乎只能愛我們,但是否我們彼此喜歡呢?以獨立的人的角度,是否欣賞彼此的性情才學呢?我想要做爸爸媽媽會喜歡的孩子,不是不做自己,不是刻意迎合,只是我希望在我們這個三口之家,都能有獨立的人格存在的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和喜歡彼此,而不是光是靠著我們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這樣的羈絆。

我知道,到了爸爸媽媽年邁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朋友。我對他們是孝順,是用愛和喜歡來維繫的,而不是社會道德捆綁,不是那句「我是你爸/媽」,因為愛,孝順這件事如同呵護自己的朋友般自然。

(這個話題我之前跟小金周老師開會的時候也聊到過,我們日後會詳細的寫篇文章來繼續表達一些觀點,那裡面會更多的考慮多家庭結構和個體多樣性的問題)

小建議 #11

熬夜不是20歲的特權

這個話題啊,血淚交織著寫啊。

我今年28歲了,熬了多少夜,我忘了。我很喜歡夜晚,因為它足夠安靜,因為我感覺那時候我不屬於家庭也不屬於工作,我只屬於我自己。

適合我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受干擾,而且晚上也真的很適合寫東西,效率會高很多。

但當我突然的後腦勺疼,我開始認真的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腦瘤。當我突然胸部疼痛,我認真的坐在馬桶上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乳腺癌。那些恐懼,變成悔恨,讓我真實的不安。

過去兩年時間是我人生中熬夜最多的兩年,也是我老的最快的兩年。以前我從來不擔心自己的身體,感冒了繼續玩,頭疼了吃片葯,眼睛不舒服為了漂亮也一定要化妝戴隱形才能出門,因為我覺得我年輕我怕啥。而現在,我看著自己熬夜的臉就想哭,看到眼睛又有紅血絲就害怕自己會瞎,有個頭疼腦熱就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了什麼頑疾,我沒有故意誇大,而是真的身體開始給我預警了。

我媽每天給我轉發那些養生的微信文章,還有那些因為忙碌賺錢工作的年輕人過勞死的文章。他們看在眼裡,怕在心裡。如今我也真實的怕了。

我這麼一個愛美的人,我怎麼可以用熬夜來糟蹋自己的身體和臉蛋。當我發現細紋變多了,蘋果肌下垂了,我真實的害怕了。可我依然愛著夜晚,那一份獨處的靜謐,我告訴自己允許適當的放縱,比如每個月有一次熬夜讀書名額,一次蹦迪晚歸名額,但剩下的時間,我要自律,因為我不希望自己的臉老得比我的能力和心更快。

不要以為熬夜是20多歲的特權。所有的事情都有代價,而我不希望我們任何一個人去面對那些代價。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以上建議暫時停止在這裡

我還有很多話

沒有寫愛情

因為這個課題我還在研習

但我想說如果你看到這裡了

我真的很感恩

有女孩說過「在一個時尚博主這裡看到

對人生有裨益的內容真的很驚喜了」

我真的很喜歡寫字

我真的很感恩在這個世界似乎都更喜歡動態媒體的時候

文字被嚴重的underated時候

有人能看完一篇8000多字的微信文章

我由衷的感恩

如果你們還想看這類內容

我會更多的把自己的感悟發給你們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劉野作品 拍於Prada榮宅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字原創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Girl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omen empower one another.」

給20+女孩的一些成長小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時尚快報 的精彩文章:

我努力的時候沒讓你看見,你就以為我全靠走運?
如何在轟趴中做一個「特立獨行的豬」

TAG:北美時尚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