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符合這5個特徵的人,醫生:恭喜你!老了沒病還長壽

符合這5個特徵的人,醫生:恭喜你!老了沒病還長壽

作為出名的「長壽國」,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一直都在增長。

據2014年統計顯示,日本女性壽命大約在86.8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而男性平均壽命在80.5歲,居世界第三。

與之相比,我國平均壽命在75歲,雖說這個數值位於中等。

我們或許會在思考,究竟這些長壽之人會有哪些特徵呢?哪些細節又能體現出壽命的根本呢?

壽命長短會影響哪些因素?

實際上,壽命長短並不能僅僅依靠單獨的因素,那些網傳的「長壽村」,所謂的「吃了某一種食物」、「喝了長壽水」等都是片面的,影響壽命長短是一個多方位的綜合因素。

據世界衛生組織所研究的報告,目前導致人類過早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分別是冠心病、中風以及下呼吸道感染。

由於每個國家的醫療基礎設施以及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引發過早死亡的疾病也有所不同。

歐美髮達國家過早死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腫瘤心腦血管等非傳染性疾病,而非洲等落後國家則是登革熱艾滋病等傳染性病。

當然,這些也都是宏觀。

我們要談及到個人,雖說遺傳因素等這些不可控之外,但能做其實還有很多。

長壽的人,一般會有哪些特徵?

第一,飲食均衡

該怎麼吃?其實我們也都一直反覆強調,遵循科學飲食原則,其實我們可以參考健康飲食金字塔。例如油、鹽、糖類要吃少,而奶類以及代替品就需每天1-2杯(一杯=240ml).....具體情況可以參考以下這張圖:

第二,堅持勞作

美國匹茲堡大學就曾做過一項研究,數據顯示: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要長,這個速度大概保持在10分鐘左右走完500米。

雖說這項研究只是表示步速與一個人預期壽命有關,但並不代表大家刻意提高走路速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曾表示:中國居民每天活動量大於6000步,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

因此,醫生必須強調減少久坐或久卧,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恆,增加日常身體活動量。

第三,起居規律

充足睡眠是健康的重要基礎,對於中老年人每天必須保證晚上不低於7小時睡眠。充足且高質量睡眠不僅有效降低糖尿病、心臟病等心理疾病風險,而且還能幫助疾病痊癒更快。

而對於經常熬夜,可帶來的危害可不是一點點,有研究指出每日睡眠不足5個小時會增加過早死的風險。

第四,性格開朗

隨著年齡的增長,染色體兩端被稱為端粒的結構就會逐漸縮短。因此,生活方式的改變,就能很好增加可延長端粒的酶,其中保持平和心態,及時疏解壓力是最關鍵因素之一。

慢性的憤怒不僅增加肺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以及中風有關,而有效管理壓力,有助於我們預防心臟病。

第五,定期體檢

我國平均壽命之所以逐年增長,離不開我國經濟與醫療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們更需定期體檢,了解控制自己的血壓、血脂以及血糖等,有效預防冠心病、中風等關鍵因素,還能更好早期發現腫瘤,早發現早干預,自然預後效果會更好。

雖說長壽這事,我們未必能達到百分百的預期效果,也只能「盡人事知天命」。

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變數,但做好這幾點,至少能讓我們在健康這方面是有著更多的勝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如懿傳》周迅矯正胎位卻難產:胎位不正真得摸不得?
冒著被送ICU風險,我們得知:長期不吃晚飯還真有一個好處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