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三墳》《五典》曾有 三皇五帝是真

《三墳》《五典》曾有 三皇五帝是真

《三墳》《五典》曾有 三皇五帝是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 畢寶魁先生

《三墳》《五典》曾有 三皇五帝是真

畢寶魁

中國有五千年不間斷的文明史,眾多文獻資料支撐著這種觀點。但在前此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帝國侵略,清政府多次戰敗,戰敗的結果便是割地賠款。我們被欺辱了一個半世紀左右,便有些失去自信。於是便出現對中國三代前的歷史懷疑甚至否定的觀點。我在十幾年的閱讀和思考後,感覺到三皇五帝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之所以說三皇五帝真實存在過,是因為記載他們事迹的《三墳》《五典》之書真實存在過。

我在撰寫《古文觀止譯註評》時,需要對所有的文字進行注釋和解讀,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新的感悟,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左丘明對於中國文化傳承的貢獻巨大,以前沒有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二是《三墳》、《五典》之書在春秋中葉依舊存在,那麼三皇五帝就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三皇五帝時代就不僅僅是傳說而是歷史真實。下面我們通過兩篇文章中的具體文字來證明後面這一點。

一、楚靈王和大臣子革的對話

《左傳·昭公十二年》中《子革對靈王》的一段文字可以證明當時楚國就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之書。

《左傳·昭公十二年》:「王出,復語。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古文觀止譯註評》現代出版社2017年版80頁)

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倚相是左史,負責記事,他能夠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很正常的。既然這裡記載的如此明確,楚靈王說倚相能夠讀這些書,說明楚國有這些書,沒有書讀什麼?故這幾句話證明,《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些書此時在楚國還是存在的。根據眾多資料可以知道,《三墳》是古代三皇之書。《五典》是古代五帝之書。《八索》是記載八卦之書,其實就是《易經》。《九丘》是記載九州地理之書,其實就是《尚書·禹貢》,《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分天下為九州,並以大山大河為標誌記載九州的位置,山即丘,是恆定不變的,故曰「九丘」。當然,九丘也可能並不是《禹貢》,這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可以忽略。後兩種書的存在沒有疑問,但《三墳》《五典》則一直有不同說法。

《左傳》是可靠的歷史文獻,不能懷疑,那麼這段話的可靠性就不容置疑,結論就是魯昭公十二年的時候,楚國還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些典籍。魯昭公十二年是公元前530年,春秋進入末期。最起碼,在非文化中心的偏在南方的楚國還有這幾部書。

二、春秋中葉的柳下惠讀過《三墳》《五典》

《國語·魯語上》有一段文字,後人加的題目曰《展禽論祀爰居》,是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種海鳥名叫爰居,到魯國東面城牆上逗留兩天(一說三天)不離開,有百姓報告給執政者臧文仲,臧文仲派人祭祀這兩隻海鳥。柳下惠聽說後,認為這樣做不對,因為祭祀是國家大典,一定要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才能進行祭祀。於是,柳下惠說了這樣一段話: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帝嚳能序三辰以固民,堯能單均刑法以儀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鯀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鯀之功,契為司徒而民輯,冥勤其官而水死,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穀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穢。(《古文觀止譯註評》現代出版社2017年版104頁)

這裡一口氣列舉柳下惠以前十八位有貢獻的歷史人物,即烈山氏、柱、棄、共工氏、后土、黃帝、顓頊、帝嚳、堯、舜、鯀、禹、契、冥、湯、稷、文王、武王,這些歷史人物幾乎都見之於其他文獻,是可信的。

柳下惠之死大約在公元前621年,臧文仲之死在公元前617年,那麼這件事之發生便一定在柳下惠死之前。柳下惠是從哪裡得到這麼豐富具體的歷史知識呢?柳下惠當過魯國高官,他有機會閱讀魯國國家圖書館或者太廟中的文獻,他是閱讀過這些文獻且有超常的記憶力,才能夠如此熟練地說出這些古聖先賢的歷史功績以及所享受的祭祀待遇。那麼,是什麼書能夠記載這麼豐富的歷史資料呢?只有《三墳》《五典》了。因此,柳下惠時代,魯國還保存有這兩部歷史書籍是可信的。

孔子是否閱讀過《三墳》《五典》不得而知,但是他見過上面《魯語》中記載的那段文字則是可以斷定的。《論語·衛靈公》:「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明確說臧文仲知道柳下惠的賢良而不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沒有看到臧文仲令部下「書之三策」中的一策,孔子是怎麼知道「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賢」的呢?孔子距離臧文仲和柳下惠的時代起碼在半個世紀以上,如果不是親眼見到那段文字不可能下這個判斷。

通過《左傳·昭公十二年》中楚靈王和子革的對話,可以確定在當時楚國保存有《三墳》《五典》。通過《國語·魯語上》中柳下惠關於古代先聖的一段議論,可以推知他是讀過《三墳》《五典》的,當時的魯國應該也有此二書。這樣,在春秋後期依然存在《三墳》《五典》兩書是可以相信的。既然此二書存在,所記載的三皇五帝的歷史便是真實的歷史記錄。因此,三皇五帝時代是信史,至於難以具體描述則是必然的情況。不能因為沒有具體記載就否定其真實性。

還應該指出,《三墳》《五典》和《尚書》在當時都是存在的。《三墳》《五典》的文字艱深,故能夠閱讀的人很少,所以楚國的倚相能夠閱讀講解就很了不起,算是奇缺人才。而《尚書》在官學中都有,一般學者都能閱讀。所以《尚書》流傳下來而《三墳》《五典》則失傳了。

按:本文發表於9月11日瀋陽日報第6版《國學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王菲:陳子林學畫短錄
林散之:談書法十五條並附散翁自序(完整版)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