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類會生病,這算不算人類基因中的一個bug?

人類會生病,這算不算人類基因中的一個bug?

今天有消息傳出,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於11 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嬰兒的基因經過人為編輯,能夠天然抵抗艾滋病。就這麼簡短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全球社會的震動以及廣泛的討論,爭論的焦點在於:人類是否應該去干預人類自身的基因編碼,這是否有違倫理?

對於這項重要的突破,自然不乏唱讚歌者,但也有很多持批判和反對意見的人們,比如,很多來自基因編輯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都對此事表示擔憂,理由分為幾個層面——

一是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倫理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去修改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的基因,這個技術很早以前就有人去做過嘗試,但都會在胚胎髮育極早期就中止(以避免生命的孕育和誕生),讓人為編輯過的胚胎完全發育直到誕生,這是第一次,但是在CCR5編輯不能保證100%不出錯之前,是不可以用於人的。

二是CCR5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沒有充分地評估和妥善的處理之前,對其進行編輯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可能引發其他潛在的疾病危害,這次這兩個孩子作為試驗品,這些未知風險將會伴隨他們的成長。

三是對CCR5進行編輯從技術層面上並不完全杜絕艾滋病,該實驗團隊貿然這樣做,更大的價值在於出名,而醫學本身的價值並不大。

以上所述有人認為是冷靜客觀的觀點,而也有人認為是對創新和探索精神的阻礙,甚至有人腹黑地認為是同行之間由競爭而起的「詆毀」。

對此,我也談一下我的觀點,首先,我承認我對人類基因工程一竅不通,對此事無法從技術層面進行任何的評價,而作為一個偽碼農,我嘗試從編程的角度去理解這件事情。

對一個碼農而言,bug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碼農每天做的兩件主要工作,一件是敲代碼,另一件是找bug。找到bug怎麼辦?如果是已上線的產品,趕緊寫patch來修補,未上線的產品直接就重新編輯代碼。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人類基因其實在本質上跟軟體的代碼沒有區別,那為什麼動手編輯人類的基因會引起如此之大的爭議呢?我認為爭論的癥結點在於,人類會感染疾病,這算不算是人類基因組中的一個bug?!

首先,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不僅可以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還可以使遺傳信息得到表達。不同人種之間頭髮、膚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異所致。人類只有一個基因組,大約有2-3萬個基因。

那今天人類的基因是怎樣形成的?從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可以得知,人類的基因是經過數十萬年(甚至說是36億年也不為過),通過「自由變異」+「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來譜寫今天人們體內這近3萬個基因信息,這是人類今天為什麼存在的根源。如果沒有自由變異,今天地球上應該還只有原核生物,這種最早的生命形態。正是由於人類的基因一直在不停地變異,同時自然法則不停「殘酷」地淘汰不能適應自然的基因,保留能更好適應自然的基因,人類才從36億年前的原核生物發展成今天擁有超高智慧足以重新編輯基因的人類。

那人類的基因中是否存在bug呢?如果從靜止的角度來看,人類基因中是有bug的,而且有大量的bug,這導致人類會有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很多是不治之症,比如癌症、艾滋病等等,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賀建奎團隊向CCR5動手的原因,也是為什麼人類啟動了基因組計劃,都是試圖通過重新編輯修復基因,從根源上根治這些絕症。

但是,如果從動態的角度看,人類如果掌握了編輯基因的技術,並養成了通過編輯基因的習慣,這一方面固然能夠解決當前面臨的痛點,所有的絕症都會得到根治,但是,另一方面也很可能中斷了變異的進程,因為所有的變異都被聰明的科學家當成bug進行了「修復」,一旦失去變異能力的人類,也就失去了進化的可能,也就失去了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比爾蓋茨用鎚子手機?微軟要投資子彈簡訊?別鬧了
華為發布麒麟980,競爭陡然升級,「四大天王」誰將掉隊?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