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電影說 大熊貓傳奇:粗糙、抄襲與不用心,白瞎了可愛的精靈

電影說 大熊貓傳奇:粗糙、抄襲與不用心,白瞎了可愛的精靈

看《大熊貓傳奇》之前,想到了當年火遍全球的《功夫熊貓》,畢竟這種黑白相間的精靈實在是可愛又趣味,不過,畫風與宮崎駿系列的似曾相識,又讓人覺得,這片子似乎在哪裡有一些不妥。

從某種程度來說,《大熊貓傳奇》更像是一種帶著極強目的性的科教片。無論是片頭強調環保和保護大熊貓的字幕,還是片中機智小夥伴勇斗二缺大老闆,以及人與大熊貓的互幫互助,無不滲透著莫名其妙的教育意義。

再看與其「似曾相識」的《功夫熊貓》,馬上就明白《大熊貓傳奇》的失敗之處了,那就是急於講道理而忽視趣味性,急於說劇情而忽視節奏,急於完成任務而不管接受程度。固然,這部片子是一部正能量滿滿且童趣十足的片子,但整體上死氣沉沉的觀感,觀影的小朋友恐怕多一分鐘都不想看吧。

回想一下,國內的動畫大電影,投資失敗率甚至要高過被稱之為禁區的小成本鬼片。究其原因,要麼是「致敬」得太過明顯,「借鑒」得簡單粗暴,「情懷」到實在雞肋,觀眾們可不會為似曾相識而買賬;要麼是劇情詭異、畫風奇特,名義上是追求藝術,其實是技術差距太大,控制全面失控。

再回到這部《大熊貓傳奇》,其實由小說改編而來,文字和意境應該有保障,再加上借鑒一下成熟的畫風,應該不會「死」得太難看,只是,劇情的狗血,加上趣味、節奏的各種失當,讓人看不下去甚至昏昏欲睡,應該是從小說改編為動畫的階段,調子就已經定歪了。

本來,大熊貓是個相當不錯的好題材,只要在大熊貓的習性與賣萌上多點渲染,再潛移默化的加點升華主題的梗,至少觀感上還能說的過。只是,不用心的深化主題,不用心的設計劇情,暴露出創作力上先天不足又後天乏力,急於應付任務的心理加捉襟見肘的投資,徹底毀了這部片子。

得著說 | 拿興趣說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著說 的精彩文章:

電影說 聖誕發明家:丹丹龍版狄更斯的《聖誕頌歌》寫作趣聞

TAG:得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