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闢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實驗和轉基因食品一樣是科學的進步?

闢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實驗和轉基因食品一樣是科學的進步?

闢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實驗和轉基因食品一樣是科學的進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今天引發科學界大地震,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我們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可有些人卻宣傳,這是一個科學的進步,如同轉基因食品一樣,是一個創新事物,但會受到傳統的遏制和反對。這種觀點極其錯誤,根源在於沒有認識到人體試驗的倫理學審核的重要性,所謂無知者無畏,才能有這種謠言產生!

什麼是倫理審查?

由於臨床研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在人體進行臨床研究之前,必須進行倫理審查,以保護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保證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合理性。倫理委員會由多學科背景的人員組成,從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公平性、受試者保護、知情同意文書及知情同意過程、利益衝突等問題進行充分討論。

闢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實驗和轉基因食品一樣是科學的進步?

人體基因編輯在國際上都是禁區!

目前國際範圍內對人體胚胎基因編輯都十分忌諱。我國2003年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中第六條規定,進行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必須遵守以下行為規範:(一)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 14 天。(二)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動物的生殖系統。即,可以進行人體胚胎的基因編輯研究,但不允許將胚胎植入生殖系統。即使合法,這項試驗也有許多在倫理上值得商討的問題。如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的人權問題、試驗的風險與獲益、基於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人種改良」問題的討論等等。

我們知道,基於人類對基因認識不足,無法保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然而,基因技術對許多疾病的治療有極大的前景。所以,許多國家允許進行人體胚胎的基因研究,但國際生物倫理學委員會卻呼籲:「對人類基因組的干預應該只被允許用於預防、診斷或治療,不能進行任何影響後代的修改。」

闢謠: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實驗和轉基因食品一樣是科學的進步?

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實驗註定將是科學界的醜聞

網上曝光的這個試驗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我們看到,申請者不提這項技術的危害,一味強調這個研究可能帶來的獲益,諸如「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超越2010年諾貝爾獎」。而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給出的審批意見是「符合倫理規範,同意開展」。而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聲明,並未審批該試驗的倫理申請。

如果事情屬實,意味著這個研究未經倫理委員會充分討論,其發生可能是基於研究者自己的利益衝突。這可能導致受試者不能對試驗風險有充分認識,作出違背其本來意願的決定。和轉基因食品帶給人類福利不同,這個新聞將成為國際性的科學醜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藥師方健 的精彩文章:

腎陽虛有什麼癥狀?吃什麼葯好?
什麼人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醫生告訴您真相,一次性說清楚

TAG:藥師方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