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發生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和鄭文。原文如下: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孔明正與諸將商議征進,忽報有魏將來投降。孔明喚入問之,答曰:「某乃魏國偏將軍鄭文也。近與秦朗同領人馬,聽司馬懿調用,不料懿徇私偏向,加秦朗為前將軍,而視文如草芥,因此不平,特來投降丞相。願賜收錄。」言未已,人報秦朗引兵在寨外,單搦鄭文交戰。孔明曰:「此人武藝比汝若何?」鄭文曰:「某當立斬之。」孔明曰:「汝若先殺秦朗,吾方不疑。」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鄭文欣然上馬出營,與秦朗交鋒。孔明親自出營視之。只見秦朗挺槍大罵曰:「反賊盜我戰馬來此,可早早還我!」言訖,直取鄭文。文拍馬舞刀相迎,只一合,斬秦朗於馬下。魏軍各自逃走。鄭文提首級入營。孔明回到帳中坐定,喚鄭文至,勃然大怒,叱左右:「推出斬之!」鄭文曰:「小將無罪!」孔明曰:「吾向識秦朗;汝今斬者,並非秦朗。安敢欺我!」文拜告曰:「此實秦朗之弟秦明也。」孔明笑曰:「司馬懿令汝來詐降,於中取事,卻如何瞞得我過!若不實說,必然斬汝!」鄭文只得訴告其實是詐降,泣求免死。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五出祁山」,再度與司馬懿交鋒。諸葛亮連續獲得幾次戰鬥的勝利,令司馬懿顏面盡失。司馬懿想出詐降之計,派偏將軍鄭文前來詐降,不料卻被諸葛亮識破。於是,諸葛亮將計就計,利用鄭文的詐降引誘司馬懿上當,將司馬懿大軍的先鋒秦朗斬殺,並再次取得勝利。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諸葛亮識破鄭文真實用意時的神態,叫做「勃然大怒」, 意為非常生氣的樣子。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漢代班固《漢書?谷永傳》中的「是故皇天勃然發怒。」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大凡看過《三國志》等三國史料的人都知道,從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諸葛亮先後發動了五次北伐,雖然聲勢浩大,最大的戰果只有兩個,一是奪取了陰平和武都兩郡,而是斬殺了曹魏名將張郃。但從戰略層面來看,諸葛亮的連年北伐卻是勞而無功,收效甚微的。之所以會出現不少人認為諸葛亮在與司馬懿的交鋒中佔盡優勢,這都是《三國演義》的「功勞」。一句話,很多人將小說當成了歷史。小說作者為了體現諸葛亮的智慧,在小說中虛構了不少情節,安排了不少曹魏將領死於諸葛亮之手,上面提到的曹魏先鋒秦朗便是其中一例。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首先要說明的是,秦朗這個人物在歷史上存在的,事迹散見於《三國志》中的《明帝紀》、《曹爽傳》及《資治通鑒》、《世說新語》當中。秦朗是三國中期曹魏將領之一,早年深受曹操器重,但直到魏明帝曹睿時期才進入曹魏政治舞台,其主要功績是擊敗了鮮卑首領軻比能、步度根對曹魏西北地區的入侵,秦朗也因此一舉成名,後來還在公元238年成為曹睿臨終時的託孤重臣之一。這也就意味著他並非死於諸葛亮之手,小說中所謂的諸葛亮斬殺秦朗之死自然也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不過,雖然秦朗從未與諸葛亮交過手,但他的父母卻與關羽和張飛都能扯上關係。《三國志?明帝紀》注引《獻帝傳》記載:「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宜祿歸降,以為銍長。及劉備走小沛,張飛隨之,過謂宜祿曰:『人取汝妻,而為之長,乃蚩蚩若是邪!隨我去乎?』宜祿從之數里,悔欲還,飛殺之。」

被諸葛亮斬殺的小人物,原本卻是一員名將,與關羽張飛都有瓜葛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秦朗的父親秦宜祿被張飛所殺,母親杜氏又先後被關羽和曹操看上。後來,杜氏被曹操所納,秦朗也就成了曹操的「假子」,曹操對其寵愛有加,難怪後來秦朗的仕途一帆風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世說新語》、《資治通鑒》、《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東吳精心部署長江防線,為何被王浚一舉突破,該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趙雲並未落草卧牛山,而是身處袁紹陣營,為劉備做了一件大事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