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當一個外觀色彩多樣、明度很低的工作室在 2014 年被建造出來之後,Assemble 的建築師 Maria Lisogorskaya 並沒有想到一面牆會在 Instagram 上風靡。

這面牆帶來的還有各種衍生品,尤其是在中國,錢包、壁紙、手機殼應有盡有……Lisogorskaya 說當他們想要自己製作手機外殼時,被一家生產商告知這是箇舊設計。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這面牆也許是一個意外,2016 年因為 Assemble 工作室搬遷,它的原址被拆除,不過很快又被重建。

在社交媒體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建築、設計、裝置都會考慮到作品的傳播度,這成為客戶和設計師新的重要關注點,《衛報》討論了這個現象和它帶來的利弊。

澳大利亞建築公司 Hassell 的建築師 David Tickle 第一次意識到這個趨勢,是在悉尼新的公共廣場的競標中:「有一名評委說自己很喜歡我們的方案,因為它『高度 Ins 化』(highly Instagrammable)。其實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後來我們開玩笑說,這個詞成為了日常語彙,也是我們思考項目的重要方式。」

在世界各地很多這樣的熱門建築、公共雕塑。

比如芝加哥千禧公園 AT&T 廣場中的雲門(Cloud Gate)。它的表面非常光滑,遊客可以在其上看到被反射和扭曲的城市輪廓,但完全觀察不到接縫。此外,塑像的底部為會歪曲和重疊影像的凹形空間。

再比如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新建的標誌性建築物 Vessel(暫定名)。單純來說它是一個耗資2 億美元的樓梯,由 154 個首尾相連的樓梯構成。人們可以通過攀爬、探索、遠眺感受這座建築的魅力,最重要的還是建成後它迴旋式構造和銅拱形結構特別適合拍照。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紐約著名設計工作室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從過去的經驗中發現了 Instagram的力量。2002 年他們在瑞士的伊凡登勒邦城新城堡湖畔建造了 Blur Building,水從湖裡泵上來,過濾,通過緊密排列的高壓噴嘴噴出細密水霧,然後讓整個建築變得模糊,同時又融入了那個環境。

後來他們為洛杉磯建造了當代藝術博物館 The Broad,因為構造過於複雜甚至耽誤了工期。不過結果非常不錯,開放的第一年(2015 年)這家博物館就有 75 萬名訪客(1/4 的遊客說他們是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發了照片才決定去那裡)。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將建築和公共空間配置為一個自拍場所,這會對旅遊業和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上起到好的效果,可當新奇元素逐漸喪失吸引力時,這種脆弱性就變得很明顯了。對快速化、低成本的需求往往導致建築外表使用粘性的輕薄材料,這些在照片中看起來很好。

過去 10 年,由於天氣的影響,快速脫落的建築表層讓它們很快變得醜陋,這似乎也在證明人們在建造時將可拍攝性置於功能性之前。

當建築、雕塑成為流行元素時,它往往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後果。香港的一個住宅區因為色彩繽紛的牆體和籃球場讓大量 Instagram 用戶蜂擁而至;為了爭奪羅馬噴泉前的「完美自拍區」,兩名遊客大打出手;為了拍攝維多利亞港的天際線,很多人湧向繁忙的碼頭,阻礙了工人和司機的工作。

不過,由於自拍文化的流行,一些跟設計相關的新產業由此誕生,合理利用自拍也讓一些門可羅雀的線下店熱鬧起來。

社交媒體設計諮詢行業出現了,他們為客戶提供如何讓設計儘可能被用戶分享的建議。澳大利亞建築師 Scott Valentine 在結束了亞洲度假村的工作後,撰寫了一部 Instagram 設計指南。

它詳細介紹用不同方式來激發視覺上的新奇感,鼓勵餐廳、酒店為客人創造「讓自己成為舞台中心」的空間,不僅僅是設計一些能夠上鏡的東西,而是創造一個人能夠入鏡的場景。

在零售領域,比如耐克在上海的旗艦店特意打造了適合拍照的試衣間,不過後來他們對燈光進行了調整:很多人反映燈光不夠柔和,雖然能夠反映產品的面貌,但是沒法拍出好看的自拍。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一些商店發現使用真人大小,甚至比真人還大的巨型泰迪熊能夠增加顧客(以及遊客)拍照的頻率。建築師Farshid Moussavi 最開始持懷疑態度,但她後來認為來自社交媒體的驅動方法是積極的,因為 Instagram 讓這些店不只是成為擺放商品或提供服務的場所。

在一些博物館或畫廊,禁止攝影/素描的要求逐漸消失,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鼓勵人們用 #myvam 標籤分享照片。

當世界都變成自拍舞台,人們痴迷於拍照和分享時,建築師們應該感到危機嗎?

倫敦卡通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師 Sam Jacob 覺得沒有必要擔心:「這只是『柯達一刻』的延伸,建築師們的建築其實一直是上鏡的,比如之前人們拍攝教堂。(參與設計)芭比肯藝術中心的人告訴我,他們將建築粗糙的表面和白色瓷磚做的更加誇張,因為這在當時高對比度的黑白攝影中看起來會更好。」

Cover:是否上鏡成為建築設計新的衡量因素,這有什麼問題?

Sam Jacob 認為,Instagram 讓建築設計得到關注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它的流行變化非常迅速,以至於人們很快就感到審美疲勞。無論在繪畫、模型還是實際的建築中,設計師們都必須不斷改進自己的建築語言。

題圖來自 Assemble 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NASA 的月岩曾集體失蹤,散落在 50 個州的月岩就要被全部找到了
柯達和快時尚品牌合作賣衣服,福特汽車換了新廣告語|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