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備孕5年, 自己在家測排卵後成功懷上二胎! 經驗分享! 傳遞幸福好孕!

備孕5年, 自己在家測排卵後成功懷上二胎! 經驗分享! 傳遞幸福好孕!

原標題:備孕5年, 自己在家測排卵後成功懷上二胎! 經驗分享! 傳遞幸福好孕!


我今年40歲,本來以為有大女兒就不想再要孩子了。結果大女兒上小學以後,一直非常想要個妹妹(因為同學都有了弟弟妹妹,孩子間也開始攀比自己的弟弟妹妹)。我懷大寶的時候已經30歲了,好在身體非常健康。但是二寶就非常費勁。在檢查了全套的婦科檢查之後,醫生問我,是不是每次房事的時間沒選對啊?我當時恍然大悟,已經過了很容易懷孕的年紀,對於排卵期的測算也是必要的。後來在醫生的幫助下,成功懷上了二寶。


經常有姐妹問,我到底該如何監測排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四種最常見的監測排卵的方法:

抽血監測排卵


抽血激素監測排卵,在月經來的前7天,每日抽血監控性激素水平,直到排卵。優點嘛當然是檢查結果覆蓋比較全面,而且還能檢查到卵巢功能,如果不排卵的話,也能了解不排卵的原因。



激素六項什麼時候做最合適呢?通常月經期間第2-5天抽血檢測,第3天檢查結果最準確。長期閉經的姐妹可隨時抽血檢測,必要時檢查B超,檢測結果將作為一個基礎狀態水平。

抽血前應避免的因素:乳腺刺激、性生活、精神緊張、使用雌孕激素、某些精神類和抗高血壓藥物。


B超監測排卵


有的姐妹採用B超監測排卵,超聲顯像對判斷和預測排卵最為準確、實用,自月經第10天開始每日行B超檢測卵泡發育直至排卵。但缺點就是總要去醫院挂號排隊太麻煩,而且花費還不小。



對於月經周期28-30天的女性,從在月經第一天起算,第11-12天去醫院進行初次監測之後根據優勢卵泡的大小來決定下一次的監測時間,通常每個周期B超監測的時間為3-4次,具體時間為:


最大的卵泡直徑<10mm時,下次監測時間間隔為6-7天;優勢卵泡直徑10-12mm,下次監測的時間間隔為3-4天;優勢卵泡直徑13-15mm,下次監測的時間間隔為2-3天;當優勢卵泡直徑16mm以上時,下次監測時間間隔為1-2天。


基礎體溫監測


有的姐妹採用基礎體溫監測排卵,基礎體溫是指睡眠6-8小時後,醒來時不做任何活動所測得的體溫。孕激素有致熱作用,使排卵後體溫上升,通過觀察基礎體溫變化,可以推算出排卵時間。


基礎體溫指人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如在早晨剛剛醒來,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


測量基礎體溫的要在早上清醒時,在身體仰躺著還沒有活動的狀態下立刻測量。最好晚上睡覺前將體溫計放在枕邊,如果使用常規水銀溫度計,需要提前甩好。



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排卵日為分界點,呈現前低後高的狀態,也就是醫學上說的「雙相體溫」。排卵前,孕激素少,體溫呈低溫趨勢,一般為36.2℃。排卵後,體溫急劇上升,一般增高幅度為0.3℃—0.6℃,使基礎體溫達到36.7℃,呈高溫趨勢。


假設女性的月經周期28天,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到,基礎體溫曲線呈現標準的高低溫兩相變化。從月經開始-排卵日,低溫期14天;排卵後持續高溫14天,其中第14天為排卵日,這一天里成功懷孕的概率比較大。


宮頸粘液監測排卵


有的姐妹採用觀察宮頸粘液的方法,宮頸粘液是子宮頸的分泌物,受雌、孕激素的影響且有明顯的周期性變。接近排卵日時,黏液不僅分泌量增加,而且變得稀薄、透明、有彈性,如水狀或生蛋清狀。



我們可以通過宮頸粘液的形態,來判斷女性可孕期與不孕期,提高造人成功率。



簡單說,當月經來潮後,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增加,宮頸粘液開始大量分泌,此時宮頸粘液形態開始轉變,當變為蛋清狀,女性處於生育的最佳時期。


通俗講,當你宮頸粘液可以拉出10厘米的絲時,快造人吧!



排卵試紙監測


和早孕試紙一樣,排卵試紙C代表陰性,T代表陽性。


如果C、T兩條紅線都是鮮艷的紅色,則代表強陽性,48小時內即將排卵。只有C顯示出鮮艷的紅色,T沒有或呈現出淡淡的粉色,則表示為陰性。



在使用排卵試紙時,當兩條杠的顏色一樣深時,只是預示著未來24-48小時內可能要排卵了,並非最容易懷孕的時刻。這時候就要每4個小時測一次,當試紙的第二道杠(即標識為T的區域)開始從深變淺時,才是最容易懷孕的時刻。



如果連續幾個月測試,也換了好幾個牌子的試紙,都測不到強陽性,那建議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看是否排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好孕坊 的精彩文章:

空囊兩次,終於迎來豬寶寶,輕鬆過nt
第二胎湊齊好字了, 生了個男孩, 附孕期各種癥狀

TAG:育兒好孕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