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腎病患者哪些行為導致治療難度增加?蛋白和肌酐受哪些因素影響?

腎病患者哪些行為導致治療難度增加?蛋白和肌酐受哪些因素影響?

腎病是一種治療難度比較高的慢性疾病,除了病理類型、醫生經驗和臨床水平等因素之外,患者本人的一些行為也會導致腎病治療難度增加,使尿蛋白或肌酐的治療難以見效。


行為一:頻繁更換醫生

行為一:頻繁更換醫生

治療一兩次,發現效果不太理想,有些患者就會選擇其他醫院,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認為自己的腎病應該是可以治好的,只不過目前的主管大夫水平不高,換一個就好了。

很多情況下,這麼做的確能讓治療有所好轉,但有時候卻越換越糟糕,這是因為某些病理類型具有相當大的迷惑性,誤診和漏診的可能性很高,不同醫生會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來制定治療方案,但這些經驗很可能是建立在誤診或漏診的基礎上,所以會越治越糟糕。

所以,確診腎病之後,請慎重選擇醫生,治療的連續性是很重要的。


行為二:治療搖擺不定

行為二:治療搖擺不定

腎病治療花費不菲,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剛開始的時候,治療的態度都非常積極,但治療幾次之後,即使家人依然堅持治療,患者本人也有可能開始打退堂鼓。

具體表現就是在規定複診的日子,抱著僥倖心理不去複診,理由是目前各項癥狀比較穩定,沒要複診的必要。

一旦治療成為一種「負擔」,帶來的就只能是痛苦:療效不理想時,當然讓人感到痛苦,療效理想時,也無法讓人感到輕鬆。

所以,腎病治療成為一種「不得不做的事」,患者就會變得搖擺不定。


腎病治療沒有那麼神秘

腎病治療沒有那麼神秘

我們之所以治療腎病,是因為當前或不遠的未來,腎病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為了避免或延緩這種影響,我們才需要治療腎病。

所以,腎病治療的目的是保持正常生活,各項檢查恢復正常只是這個過程中附帶的枝節,並非主幹。

因而腎病治療除了藥物抑制之外,還包括日常生活調理。對於腎病治療的「主要目的」來說,日常生活調理顯然比藥物抑制更加重要,如果你能理解這層含義,腎病治療將不會顯得那麼可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腎博士Dr 的精彩文章:

治療尿蛋白和肌酐時,醫生具備哪些素質,能讓治療事半功倍?
尿蛋白3+是什麼水平?腎病檢查充滿了誤區,你可別成為那3%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