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學森回國初衷是為了搞火箭導彈嗎?根本不是,而是從事這項工作

錢學森回國初衷是為了搞火箭導彈嗎?根本不是,而是從事這項工作

1955年11月1日晚,北京飯店燈火通明,熱鬧非凡,一場歡迎錢學森回國的盛大宴會在這裡舉行。參加宴會的絕大多數都是科學院的骨幹力量,竺可楨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錢已七八年不見,比前蒼老甚多,雖只43歲,恐因在美國被軟禁五年所致。據說五年中不露一笑容雲。」

眾所周知,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畢生主要研究導彈研究實驗工作。那麼,大家想過一個問題嗎?錢學森回國的初衷就是搞導彈的嗎?如果不是,那錢學森回國後是如何擔負起為國家研製導彈的重任呢?

對於錢學森的具體工作,有關部門早有考慮,先去科學院報道,由科學院給錢學森安排。很快,《人民日報》就刊發了一則報道,說的是錢學森已經接受了中國科學院的邀請,即將主持和領導中國科學院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如果報道無誤,錢學森本該從事力學研究的工作。然而,一場為期一個月的東北考察之行,改變了錢學森的人生軌跡。從1955年11月22日開始,錢學森對東北地區的各大高校、廠礦、科研機構等,進行了詳細的考察。

考察期間,錢學森應邀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研究所和東北工學院做了三次學術講演,主要內容是科學技術發展問題。起初,並沒有安排錢學森考察哈爾濱軍事工程院,可正是這樣意外之行,改變了錢學森的事業軌跡。

在哈軍工的歡迎晚宴上,時任院長的陳賡詢問錢學森,「錢先生,你看我們能不能造出火箭導彈來?」錢學森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正是錢學森肯定的答覆,使得陳賡等軍方領導推動黨中央上馬火箭導彈項目的決心。

錢學森在哈軍工關於中國能造出導彈的斷言,讓他成為了軍方談論的炙手可熱的人物。1956年2月,在周總理的鼓勵下,錢學森正式向黨中央提交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

錢學森的提議很快得到了國家的認同,當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在這這次大會上,聶榮臻元帥正式任命錢學森擔任該院院長。也是從此刻前,中國的火箭導彈研製事業正式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正如當年錢學森登船離開美國回國時,加州理工學院院長杜布里奇說的那樣,「錢學森堅持回國,他絕對不是卻種蘋果的!」

參考資料:《錢學森傳》、《中國的火箭導彈發展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迄今發掘最大的墓地:耗時十年發掘,圖9為兩千年前殘忍陋俗
實拍紅場列寧墓地:列寧遺體剩下10%,每年防腐耗費上百萬美元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