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英國大學能提供給國際學生的實習機會,遠比你想像中要多

英國大學能提供給國際學生的實習機會,遠比你想像中要多

17年5月,眼看著劍橋offer上四個7的要求達不到了,孫淼一時間有點抓狂,自己的back-up plan是什麼?

孫淼,國內經濟學博士,出國前在瀋陽政府部門工作,來到北愛和女王大學,一切純屬偶然。認識這所大學,最初始於孫淼的家鄉瀋陽與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是友好城市,而自己又是在政府部門從事外事工作,所以偶然的機會得知了女王大學,參加了學校在瀋陽舉辦的宣傳講座。

孫淼說,是在講座上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這座校長口中漂亮,安靜,安全的英國小城,看著幻燈片上的北愛爾蘭照片,孫淼覺得這就是她要去的地方了。

貝爾法斯特

我在跟孫淼通話的時候,她吐字鏗鏘有力,自信堅定,條理清晰,有一種被生活打磨過、帶著很多閱歷的厚重感,帶著一點點的東北口音,不濃不淡,剛剛好是我特別喜歡的那種家鄉的親切感。對於可持續發展領域,我完全是外行人,我們的通話與其說是採訪,更像是她給我科普一個新領域的知識構架。這也是我最初喜歡記者這個行業的原因之一,工作促使著你每天去學習新的東西。

至於為什麼選擇可持續發展這個領域學習,跟孫淼在國內政府從事的工作有關,同時也是她一直感興趣的領域。

在她簡單清晰的講解下,我這個外行很快理解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環境協同發展,課程設置圍繞這三大方面展開,而作業則相輔相成的圍繞以上三大領域,按照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布置,比如城市、農村、海岸線。

首先課程設置非常精準,其次孫淼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習「系統思維」模式,當問題產生,通過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是遠遠無法解決的,而這個專業可以教會你的是遇到可持續發展問題時,應該聯合哪些部門,發展什麼產業,建立哪些設施。簡單說,側重的是統籌和協調。

為了讓大家對「協作」有更深刻的概念,學校曾組織過一次深入人心的workshop,提出了一個關於島嶼建設的環境問題,讓大家解決。孫淼以為,差不多就是自己班同學在一起的討論,沒想到學校把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召集來了,有學法律的,學環境的,學工程的,還有很多不是自己專業的老師也來參與。這麼多不同背景的人坐下來一起討論,大家基於自己所學的領域給出在該領域中解決這一環境問題的方案。

「經過這樣的培養,當遇到問題時,你會思路很清晰的知道,哦,我現在要聯合什麼部門去一起解決問題。」

課程上很受益對孫淼來說已經是非常滿意的留學之旅,而學校配備的三段實習完全在意料之外!

我說你入學之前壓根不知道有實習這件事?她說我真不知道。

孫淼在女王大學

實際上,孫淼所學的專業,9-12月是授課階段,從1月開始則由學校安排進行三段不同領域的實習,分別在:非政府組織,政府組織,以及金融領域。老師會徵求學生們的想法,比如說你對領域是否有傾向性,你想做什麼類型和層次的項目。

很多本地學生會先去研究在這些領域的公司,分析看哪個更適合自己。而孫淼說,對國際學生而言,自己本身對貝法的社會環境就不熟悉,自己去研究和對比那麼多公司實在是難。所以最直接的方式是把自己的所有需求都告訴老師,老師根據經驗幫你選擇。

孫淼的第一個實習是在北愛爾蘭志願者聯合會(非政府組織)完成的,去年12月末發了CV過去,並跟聯合會的人進行了談話,一起討論課題的一些思路,今年1月就開始正式上班了。孫淼所接到的研究課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北愛未來產生的影響。這是北愛政府下發給北愛爾蘭志願者聯合會的研究課題,而孫淼作為課題的前期研究人員,主要負責收集資料和做基礎分析。

在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中,這一課題傾向的是經濟問題。在未來,50%的人工工作被自動化取代,約700多個工作職位將會消失,孫淼要做的是比較權重,衡量和分析哪些職位更易被機器人和自動化取代,而哪些職位更有發展前景。初步分析結果是任何人與機器發生關係的職業(例如人指導機器工作),或者人與人必須面對面溝通的工作,以及個性化定製的工作(例如心理醫生)都具備較大前景。

因為每個實習的時長只有8周左右,所以並不需要你把一個課題研究出個所以然,只要有正確的研究方向,能夠條例清楚的整理數據,給予良好的前期研究鋪墊就可以完成任務了。而每個實習過後,都需要做出5000字的小論文進行總結。

第一次實習結束時,公司給孫淼開了歡送會

孫淼的第二個實習是在北愛爾蘭地方政府聯合會(政府組織)進行的,課題跟當下的社會問題息息相關,正是中國今年3月限制進口垃圾後,北愛的垃圾處理方式研究。之前北愛大部分垃圾銷往中國,而北愛本地並沒有焚燒廠。以後運去歐盟其他國家?可英國馬上又面臨脫歐問題。對於這一課題,孫淼目前還在收集資料階段。

至於第三個金融領域的實習,孫淼暫時還不知道會去什麼公司,下一階段的實習,都是在上一階段完成後才討論和決定的。

這些實習跟上課相比,是能讓你對英國的工作環境有很好的了解,包括對特定領域的公司運作,部門協調,管理模式有更深次的理解。對於尚沒有過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寶貴的體驗了。人家還在抱著書本寫論文,而你已經進入社會體驗生活了。而對於一個HR而言,你已經具備了起碼的工作素養,以及工作社交的common sense.

就像孫淼本身的學科背景是經濟學,這個專業本身對於學術背景並沒有特定限制,孫淼也覺得跨專業學習並不存在問題。不過,具備一定的社會經驗會讓學習更加得心應手,因為課程是指導你怎麼解決社會問題,自然需要一定的社會閱歷。

通話的最後,我們談到關於中英教育體制的差異,跟大多數中國學生的關注點類似,孫淼覺得起初最不習慣的是由聽轉變成說。在女王大學的課堂上,甚至有70%的時間裡是學生在說,大家討論,互相學習。從安靜的坐著到侃侃而談,讓孫淼邁出第一步的是一次課堂上被觸動的愛國情懷。

在一次環境問題討論中,有位英國同學舉了中國的例子,講了中國的人口問題,獨生子女政策,認為這是一種侵犯人權的行為。當時孫淼就被觸動了那麼一下下。這要是在國內,大家互相討論吐槽也沒什麼,出了國忽然視角就不一樣了,聽到外國同學這樣的觀點,氣的孫淼站出來發言理論,質疑如果你的國家人口多,環境承載能力差,作為管理者你會怎麼辦?

激烈的討論很能啟發新的觀點並且引發思考,這是討論的魅力所在。對於同一事物,試著理解來自世界的不同看法,也是出國後在各種各樣的討論中,我們逐漸擴展的眼界和思維。

而我們的國家也確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當時孫淼選擇這個專業,也是因為它是國家獎學金最支持的領域,最需要人才的領域,國家發改委新制定了可持續發展規劃,而英國是可持續發展專業建立最早的國家,經驗最豐富,在英國的可持續發展規劃中,也把中國列為了雙邊合作的重點國家。

在孫淼看來,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我想讀的專業」,更是「我應該讀的專業」。

後來,孫淼跟那位英國同學成了很好的朋友。對於她的班裡只有兩位中國學生的事兒,她也覺得是一種禮物,讓她得以跳出中國人的社交圈。不是說不想跟中國人相處,而是既然出來了,她需要成長,渴望了解不同的文化,僅此一年,想要獲得的太多太多,學習之旅,將是永無止境。

- THE END -

Anny Gao:UKuni曼徹斯特辦公室教育諮詢顧問,愛丁堡赫瑞瓦特口譯碩士畢業,曾任教於廣東汕頭大學,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有豐富的商務會議口譯、雅思教學、面試培訓、英語辯論比賽教學指導、主持及裁判經驗。在2010年愛丁堡多語言辯論會中擔任同聲傳譯員,在2011年愛丁堡軍法院法庭口譯及蘇格蘭政府會議中負責口譯,任2012/13年中國「外研社杯」英國辯論大賽評委,2013年馬來西亞國際辯論公開賽評委,2016年赴日本菜價國際英語教育研討會。多年來致力於英語教育及跨文化交流,走過30多個國家,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致力於不僅為學生提供留學諮詢,更是給予其包括就業和人生上的規劃。

下方掃碼,開始跟Anny老師一對一免費諮詢

或可致電

曼城辦公室:+44 (0)161 209 3878

倫敦辦公室:+44 (0)203 856 8181

辦公時間如下:

英國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中國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本文內容由第三方提供

不代表英倫圈觀點,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深扒UCL華威那些入學標準最低的專業,名校原來還能這種姿勢進
開法拉利接孩子被踢出家長群:想給我寶貝最好的有錯嗎?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