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悼念完顏璽先生

悼念完顏璽先生

(身穿滿族傳統服裝的完顏璽先生)

完顏璽老先生是昨天在西安去世的,享年84歲。

完顏璽先生遺體,將在西安火化後,運靈回老家甘肅蘭州榆中縣安葬。

這是完顏璽老先生的著作《完顏氏變遷記》。

《完顏氏變遷記》一書內有作者完顏璽先生的簡介。完顏璽先生生前長期擔任蘭州市滿族聯誼會副會長。

甘肅有一支在那裡生活了數百多年的滿族人,生活在那裡的涇川縣的完顏村,有一座完顏亨的墓,完顏亨是金兀朮的兒子。自蒙古滅金後就隱名埋姓定居在甘肅鄉下,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來,所以他們是金朝皇室完顏阿骨打的後裔,完顏璽老人家就是他們中的代表。

他的孫女完顏羽珊是一位音樂家,我們曾在2016年10月30日發文章《一個多才藝、多追求的靚麗的完顏氏格格》,給與專文介紹。

完顏璽的爺爺輩是完顏治春和完顏治秋。在民國時,分別當過管理田地的園差和地方鄉約。

完顏璽父親,完顏永瑞,是解放後涇川完顏小學創建人,也是第一任校董。

完顏璽兒子,完顏民政,供職於蘭州市稅務局。

下邊就是張廣榮先生寫的掉念完顏璽先生全文如下:

得知完顏璽先生在西安病逝的消息,我的內心無比傷痛。

完顏璽先生是我村走出的唯數不多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早年行醫,曾供職於甘肅省職業病防控研究所,退休後熱心於涇川完顏氏文化研究,撰寫和發表了大量有關完顏氏的研究性文章。他熱愛家鄉,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不惜四處奔走,多方周旋,並自己出資捐款捐物,完成了涇川完顏小學的復建工作。

先生和我父親是表兄弟,同為一個舅家。2000年,我身患風濕病,退學在家。由於看病,多次往返於涇川蘭州之間,有好幾次吃住都在他家。

先生平易近人,熱情好客,為了我的病,他多次聯繫老鄉,幫我介紹醫師,讓我的身體得到康復。

他得知我愛好文學,多次鼓勵我堅持創作,並把自己的一台台式電腦相贈於我。

在蘭州打工的九年時間,我時終和先生保持聯繫。一有空閑,經常會去先生在段家灘的家中聊天,多次在他的家中吃飯,至今我在他家吃餃子,纏攪團的場景,還記憶猶新。

先生熱愛文學,並堅持創作,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散文,短篇小說,以及報告文學。得知我也喜歡文學,他不懈餘力地幫助我,並把身邊的一些文友介紹我認識,在他的潛意默化下,我也發表了少量的文學作品,走上了寫作之路。

先生雖身在外地,但卻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以及自己生活過的村莊。為了涇川完顏氏的浮出,他多方查證資料,訪問健在的老人,完成了《完顏氏變遷記》一書的創作,在他的倡導下涇川成立了滿族聯誼會,讓完顏家族的血緣和親情得到了凝聚,也讓涇川完顏氏的歷史為外界所熟悉。其努力,功不可磨。

他得知宏揚民族文化,需要後繼有人,在他扶持下,有許多從完顏家族中走出的年輕人,加入了滿族聯誼會。我雖非完顏姓氏,但祖上世代與完顏氏聯姻。在完顏璽先生的推薦下,我也作為完顏文化的傳承人之一,名列其中,這讓我也感到受寵若驚,方知任重而道遠。

時值初冬,寒霜附草而落。先生的離去,讓我很是傷感,同在一方水土中而生,卻因共同的文字愛好和故鄉情結,讓我們相互走的更近。

如今,他走了。我將會在家鄉為他老人家默哀,並深情地呼喚著先生的靈魂回家。

永別了,完顏璽先生。從此,我們將天各一方。

這是漢氏家譜主編漢尚喜先生與完顏璽先生的合影。

漢氏是完顏阿骨打第十六子鄴王的後裔。

漢姓家族,主要居住在甘肅榆中上漢、下漢兩個村子,有3500多口人。其祖上500多年前定居榆中,尋根溯源,目前發現他們是800年前中國歷史上大金國的創建者、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後裔、完顏阿骨打第16子鄴王完顏斡忽的後代。

金亡後,鄴王之孫,時任「山後」、中都(北京)守護大將軍。死裡逃生,改名換姓,避禍存生。他不甘失敗,力圖復國,淪落嵩山後,他練武強身,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救亡圖存,抗元復國。為了逃避元軍追殺,作為皇族後裔,他隱姓埋名,「因以漢為姓。」

2000年重陽節,下漢村的村民們在上庄麥場地頭挖掘出了一塊「大明故四川資縣典史漢祥公之墓」碑,碑文上《墓表》可辨,明其漢氏鼻祖起源「大金朝女真苗後裔,元滅金時因以漢為姓,淪落嵩山,元末世亂,流入中原」。

同年10月1日,「皇清漢諱良輔之墓」碑出土,隨後村民們先後找到「皇清漢滋之墓」碑、「皇清旌表節婦趙孺人之墓」碑和「皇清旌表節婦顯妣盧孺人之墓」碑等明、清祖碑五尊。

為什麼會改姓漢呢?這個姓氏很少,金末元初《百家姓》、《千家姓》中沒有漢姓,而在明代嘉靖年間陳士元著的《萬姓總譜》中記載:「明初山東東莞(今山東日照)有漢姓」。

據山東日照市漢皋陸村漢氏十八世孫、甘肅日報社原主任編輯漢國萃先生撰文分析說:「我們先祖『因以漢為姓』融入漢族,我認為這是事出有因,因元滅金時,統治者殘害女真,迫使先祖改姓以求生存,『因以漢為姓』其根由,是根據歷史記載大金國的金太祖叫漢旻(漢名),所以先祖『因以漢為姓』定此為緣由。」中華民族一個嶄新的姓氏——漢,就這樣誕生了。

元末亂世,完顏斡忽的子孫們改為漢姓之後,秉承先祖遺志,揭竿抗元,參加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軍隊,南下江蘇,北上山東,為建立大明立下了豐功偉績。據榆中出土的「大明故四川資縣典史漢公之墓」墓表記載,榆中漢氏始祖名叫漢轉輪,在山東從軍,戎馬疆場,轉戰各地,經山西、寧夏賀蘭山到金城蘭州,最後解甲歸田,於明弘治年間定居榆中,在尕漢家莊尕澇壩沿一代建莊園墾良田,習武耕讀,世代傳家。500年來,漢氏子孫開枝散葉,漸成大族。

下邊就是漢尚喜先生的悼念文章:

驚悉完顏璽老先生於11月25日中午駕鶴西去、我萬分悲痛、完顏璽是我的老戰友、共同歷任蘭州市滿族聯誼會副會長二十多年、為蘭州滿族事業默默做貢獻、旡怨旡悔、為人正派、剛直不阿、多才多藝、文學底蘊深厚、曾著書數部、完顏璽會長晚年去西安定居、但還不忘蘭州滿聯、時刻關心蘭州市滿族聯誼會的工作、完顏璽副會長民族感情濃厚、曾不遠萬里赴阿城祭祖、由於他的努力將平涼涇川完顏村恢復滿族成份、推向全國、挖掘本民族歷史、弘揚滿族文化、70多歲高齡時還主動帶領兒孫學習滿文滿語;、完顏璽會長是完顏家族的驕傲、也是蘭州滿族的驕傲、他的逝世讓我失去一位好族胞丶好同志、好朋友丶也是蘭州市滿族聯誼會的一大損失、他的逝世蘭州滿聯全體震驚、沉痛悼念、願老先生一路走好、到天堂也組織滿聯會、並向其家屬表示親切慰問、願其家屬節哀順便!再一次祝願我的好戰友、完顏璽先生一路走好丶西方道路安順!

11月5日我們平台發文章《

大金女真奧屯氏留在中原的家族》,介紹了女真奧屯氏後裔,上邊就是女真奧屯氏家族修譜主編奧京朝先生寫的悼念文章。

蘭州市滿族聯誼會以及全國各地的滿族社團組織和個人都紛紛表達悼念之情。

願完顏璽先生一路走好!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當年北京西單北大街的商店
吉林省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將進行復建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