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顯卿「衣冠傳」——《徐顯卿宦跡圖》中的明代服飾

徐顯卿「衣冠傳」——《徐顯卿宦跡圖》中的明代服飾

原標題:徐顯卿「衣冠傳」——《徐顯卿宦跡圖》中的明代服飾



明萬曆《徐顯卿宦跡圖》(部分)


徐顯卿,字公望,號檢庵,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人,於《明史》無傳,他的事迹履歷被詳細記錄在由余士、吳鉞共同繪製的《徐顯卿宦跡圖》中。該圖為冊頁,現存廿六開(含徐顯卿所作《紀遇詩》及詩序),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民國陶鎔曾評價其價值說:「明代官服、講幄舊制廢棄已久,此冊存其概略,亦足征崇學重士之盛……詳觀畫筆,衣褶精細,意境宏博,煙雲烘染,設色古艷,洵不愧名作。至衣冠肅穆,羽衛森嚴,漢官威儀,恍如重現。」圖冊中除「主角」徐顯卿外,所繪人物眾多,上至皇帝,下到僮僕,涉及的場景、事件也各不相同,由於是紀實性的畫作,各色人物在相關場合的著裝被描繪得真實而細緻。因此,《徐顯卿宦跡圖》不僅是一個官員的生平「畫傳」,同時也是研究明代冠服制度、衣著風尚的重要形象資料。下文選取了圖冊里的一些重要畫面,對其中表現的明代服飾內容略作解析。


圖冊首開為《孺慕聞聲》,表現的是徐顯卿母親林氏逝世不久發生的事情,根據所附徐顯卿《紀遇詩》序的描述,這一年徐顯卿十二歲,由於母親不幸去世,徐顯卿就與父親同睡,一天夜半,徐顯卿聽到隔壁有人走動並穿過門隙入房,父親在睡夢中大吼,徐顯卿詢問得知是母親的亡魂歸來。畫中的徐顯卿是個孩童,頭上除頂發之外,余發全部剃去,將頂發紮成一個小發鬏(圖1)。


圖1、《孺慕聞聲》局部之一


幼兒剃髮是個很古老的習俗,《女史箴圖》里就畫有剃髮的兒童。明代男女童都要剃髮,有的全剃光,有的在不同部位留下一些,到少年時期開始留髮。《醒世姻緣傳》第三十七回:「縣官看了這等一個俊俊的光頭……笑道:『你今年幾歲了?』回說:『十二歲了。』……薛如卞等了相於廷一齊完了,上去交卷。兩個都方一十四歲,新才留髮。」從小說的描寫可知,男孩十二歲仍然剃髮,到十三四歲才開始留髮,正與圖冊里十二歲的徐顯卿形象吻合。另外,畫中床下有徐顯卿父子的兩雙鞋,都沒有後跟,此即「靸鞋」,是日常用的便履,穿脫非常方便,有如今人之拖鞋。


該圖還有徐顯卿母親林氏的形象,林氏頭扎包頭,身穿直領大襟衫襖,下著馬面裙,裙不曳地,露出膝褲和鞋。顧炎武《日知錄》云:「弘治間,婦女衣衫僅掩裙腰,富者用羅緞紗絹織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襕……正徳間,衣衫漸大,裙褶漸多,衫唯用金彩補子,髻漸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林氏逝於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圖中畫的應是徐顯卿記憶中母親的樣子,和《日知錄》提到的嘉靖時女裝特點頗為吻合(圖2)。



圖2、《孺慕聞聲》局部之二


第二開為《神占啟戶》,畫的是徐顯卿十八歲考童生,半夜往江東廟求籤時殿門自開的事。共繪四人,分別是徐顯卿、兄長徐顯賢及兩個家僮。徐顯卿和兄長的穿戴相同,都頭戴唐巾,身穿道袍,足躡雲履(圖3)。


唐巾模仿自唐代男子的襆頭,宋元時已出現,明代唐巾多用漆紗製作,外形與烏紗帽相似,巾後綴有巾環,並垂軟腳(翅)一對,故又叫軟翅紗巾。唐巾樣式俊雅飄逸,頗受士人儒生的喜愛。道袍又稱褶子、海青,衣身兩側開衩處綴有內擺,在明代中後期非常流行。《閱世編》記載:「服各色花素綢紗綾緞道袍,其華而雅重者,用大絨繭綢,夏用細葛,庶民莫敢效也;其樸素者,冬用紫花細布或白布為袍,隸人不敢擬也……予幼見前輩長垂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表裡皆然。」(圖4)畫中徐顯卿與兄長的道袍正符合「長垂及履,袖小不過尺許」的描述。



圖3、《神占啟戶》局部之一


圖4、《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唐巾道袍


兩個家僮是正在留髮的少年,除頂發在頭頂或腦後紮成髮髻外,周圍生長中的半長發自然披散,形成所謂的「劉海」,是少男少女的典型特徵。《紅樓夢》寫少年賈寶玉「頭上周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髮,總編一根大辮」,賈寶玉剛剛留髮,用紅絲將周圍的短髮紮成許多小辮,再以紅絲作為短髮的延伸,與頂中胎髮合編成大辮,這樣做可避免「劉海」造成的散亂感(圖5)。



圖5、《神占啟戶》局部之二


第三開為《郡尊折節》。嘉靖四十年(1561年),二十五歲的徐顯卿正準備去應天府參加鄉試,他受到蘇州知府王道行、貳守徐公的器重,被寄予厚望。不幸的是,閏五月七日徐顯卿父親徐騏突然病逝。次日天明,王、徐二公前來弔唁,拜祭於徐父靈前。徐顯卿《紀遇詩》序的描述是:「王徐二公並至,哭之慟,蓋傷不肖坐此失時,又重悲家君之不逮養也。」


畫中徐顯卿身穿衰(cuī)服,跪伏在地。傳統的衰服共有五等(五服),即:斬衰、齊(zī)衰、大功、小功、緦麻,需嚴格按照與逝者的親疏關係來穿著,如父母去世,應服最重一等的斬衰。斬衰用極粗的苴麻製作,衣邊不緝(不縫邊),對冠、首絰(dié)、衣、裳、腰絰、絞帶、菅屨(jù)、杖的形制都有詳細規定(圖6、7)。



圖6、明《孝慈錄》中的斬衰 圖7、《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斬衰


由於五等喪服的製作、使用過於繁瑣,在實際生活中不能得到嚴格執行,於是出現了一些變化,如王夫之《識小錄》記載:「後世冠服,日與古異。唯朝服、祭服、公服略存古制……喪衰亦近古。斬衰之冠,以雙絞草絰為武,中以一寸許大麻布從額至項綴於絰上,則是免(絻)也。兩旁綴木棉球以代充耳,翦數寸布綴絰下當額,彷彿如纊延,皆通古義。衰肩有負版、削衽、侈袂,兩襟皆上方下銳,腰絰以草,皆古也。期功以下皆有所謂一梁冠者,其實免(絻)耳。若以數尺布覆首,垂後至腰,謂之拖頭,則野人之為,士類不聞有此。」《郡尊折節》圖裡的徐顯卿穿的就是簡化後的斬衰,可看到冠為一梁,兩側垂有木棉球,頭上不綰髮髻,只在腦後結辮,以示披髮之意,衣袖較短,腰間扎著麻繩製成的腰絰,手中握有苴杖(圖8、9)。


圖8、《郡尊折節》局部之一 圖9、《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斬衰


前來弔唁的王徐二公身穿白色吊服,《識小錄》云:「吊服三不易,官帽、鑲帶、靴也。服如袍制,以白絹為之。」所謂三不易,是指官員穿吊服時,只將圓領易為白袍,烏紗帽、革帶、皁靴均和常服相同,不需要更換(圖10)。



圖10、《郡尊折節》局部之二


第四開為《鹿鳴徹歌》。隆慶元年(1567年),三十一歲的徐顯卿在父親去世六年之後才參加應天府(南京)鄉試,得中舉人。明代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是南、北直隸及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每三年一次,由監生與生員參加,考中者稱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畫中徐顯卿頭戴大帽,身穿青黑圓領,騎著白馬,意氣風發(圖11),應是中舉之後再次前往南京的情景。明代舉人、貢士、監生可戴大帽,《三才圖會》云:「國初高皇幸學,見諸生班烈日中,因賜遮蔭帽,此其制也,今起家科貢者則用之。」大帽外形很像西服中的禮帽,上為圓而高的帽筒,底部有一圈帽檐,下綴藍色系帶,打結後虛懸於頷下。圓領為青色或黑色,稱作「青袍」,有別於生員的襕衫(藍衫),故中舉有「青袍易藍」之說(圖12)。《閱世編》中說:「其舉人、貢、監、生員則俱服黑鑲藍袍(指襕衫),其後,舉、貢服黑花緞袍(指圓領),監生服黑鄧絹袍,皆不鑲,惟生員照舊式……聞舉人前輩俱帶圓帽如笠而小(指大帽),亦以烏紗添里為之……舉、貢而下,腰束俱藍絲綿絛。皂靴與職官同。」唐寅曾考中解元,故明清繪製的唐伯虎畫像多為頭戴大帽身穿圓領的形象。



圖11、《鹿鳴徹歌》局部 圖12、《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大帽青袍


第五開《瓊林登第》,畫的是隆慶二年(1568),三十二歲的徐顯卿考中進士的情景。鄉試第二年,全國的舉人都到京師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為「會元」。貢士可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錄取分為三甲,考中者通稱進士,其中第一甲第一名稱「狀元」,正六品,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正七品,皆賜「進士及第」;第二甲正七品,賜「進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賜「同進士出身」。

畫中徐顯卿頭戴進士巾,身穿藍羅袍,在眾人簇擁下前往禮部赴瓊林宴(圖13)。明代規定,殿試榜下之後,進士們到國子監領取進士巾袍,在傳臚日穿上,上表謝恩及謁先師行釋菜禮畢,更換常服,所領進士巾袍仍送國子監交收。進士巾的造型和烏紗帽相似,但頂部微平,巾後綴展翅一對,寬寸余,長五寸許,兩端系有皁紗製成的垂帶。禮部賜宴時,狀元、進士及相關官員都要簪花,進士用翠葉絨花,上有銅牌,鈒「恩榮宴」三字;狀元為銀質花葉,飾以翠羽,用抹金銀牌,鈒字相同。所穿袍為深藍色,圓領,大袖敞口,領、袖、衣襟都用青羅緣邊。腰帶帶鞓為青色,綴黑角帶銙,垂撻尾於身後。所持笏用槐木製作(圖14)。



圖13、《瓊林登第》局部 圖14、《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進士巾袍


第六開《中秘讀書》,畫中是選為庶吉士的第二年,三十三歲的徐顯卿在文淵閣閱讀內府藏書(圖15)。《明穆宗實錄》:「(隆慶二年六月)選進士徐顯卿、陳於陛、張一桂、沈一貫……三十人為翰林院庶吉士,命管詹事府事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殷士儋、趙貞吉管教習。」殿試結束後,進士們被分派到各部曹觀政(實習政事),所穿冠服為烏紗帽、青黑色圓領袍,束烏角帶,翰林院庶吉士亦然(圖16)。這是因為他們剛剛入仕,排在品官之末,沒有官階、俸祿,所以只穿官員的素服。



圖15、《中秘讀書》局部 圖16、《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素服


第七開《皇極侍班》,所附《紀遇詩》序云:「自隆慶庚午至萬曆丁丑,余以編修、修撰、侍讀,凡遇升殿,輪侍東班,蓋天顏咫尺雲。」隆慶四年(1570年)三月,三十四歲的徐顯卿被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後升修撰(從六品),萬曆五年(萬曆五年)八月,升為侍讀(正六品)。在這期間,每遇皇極殿舉行大朝,徐顯卿便侍列於東班。


該圖重點表現了明代的皇極殿(清代改稱太和殿),錦衣衛、將軍等分立於殿門內外和丹陛上下(圖17),皇極殿前御路兩旁擺放著品級山,文武百官分東西兩班,重行序立,主人公徐顯卿畫在東班中,比旁人稍大,隱約可辨(圖18)。《大明會典》規定:「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及頒降開讀詔赦、進表、傳制,則文武官各服朝服。其武官應直守衛者,不拘此服。」畫中除身披甲胄的侍衛、將軍外,其他官員都戴梁冠穿朝服,遠遠看去,絳衣成陣,映如雲霞,冠幘交輝,燦若金星,場面極為壯觀。



圖17、《皇極侍班》局部之一


圖18、《皇極侍班》局部之二



圖19、清代的品級山(故宮博物院藏)


第九開為《司禮授書》。隆慶六年(1572年)到萬曆二年(1574年)、四年,徐顯卿在內書堂為司禮監宦官教書(圖20)。畫中徐顯卿戴烏紗帽,穿大紅圓領,胸前綴鷺鷥方補,可知此時身份是翰林院修撰。聽課的大小宦官有的戴官帽,有的梳髻,體現出年齡的不同,身上都穿青素直身,腰間懸掛牙牌。宦官的官帽用竹絲編為帽胎,蒙以真青縐紗,帽的後山為兩端尖銳中間略凹的形狀,與宋元武將等所戴三山帽非常相似,所以也叫做三山帽,又因後山形如鋼叉,還被稱作「鋼叉帽(剛叉帽)」。直身與道袍相似,直領,大襟右衽,大袖收口,但衣身兩側開衩處接有雙擺在外(圖中宦官背面可看到露出里色的雙擺),《酌中志》記載:「直身,制與道袍相同,惟有擺在外」。內臣牙牌與官員牙牌形制不同,綴紅線牌穗(圖21)。



圖20、《司禮授書》局部



圖21、《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官帽直身


第十二開《金台捧敕》,表現了明代常朝御門(皇極門)的情景。徐顯卿時年四十一歲,擔任常朝時的捧敕官,圖中首次出現了皇帝(明神宗)作為「配角」。少年明神宗頭戴烏紗翼善冠,身穿黃色雲龍紋雲肩通袖膝襕袍,腰束玉帶,坐在黃幄之中。皇帝御座之西(西陛)站立的是錦衣衛堂上官,戴烏紗帽、穿大紅獅子補直身;御座之東(東陛)站立三位內閣官,都戴烏紗帽、穿本等補子圓領;內閣官身後站在金台欄杆旁的是錦衣衛大漢將軍,頭戴鳳翅盔、身穿金鎖子甲;御幄周圍是司禮監官,戴官帽,穿本等補子直身或圓領(圖22)。


圖22、《金台捧敕》局部之一


皇帝常朝應穿常服,《大明會典》載:「(常服)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即四團龍圓領袍(圖23),裝飾雲肩通袖膝襕紋樣的衣服通常用作吉服,但明代皇帝的吉服尚未形成專門分類,很多時候可當做常服使用。錦衣衛堂上官和司禮監官穿的綴補直身(也叫直領)具有常服性質,而大紅色的直身、圓領可作為吉服,所以《萬曆野獲編》里說:「錦衣官侍朝,俱烏帽、吉服,以便拿人。」



圖23、明代皇帝常服示意圖


參加常朝的文武官分作兩班站立在皇極門丹陛之下,領敕官員跪於御路正中,徐顯卿在御前躬領承旨,自金台崇階下來,從東(左陛)轉上丹墀中道,直趨而下,準備授予領敕官。徐顯卿及其他官員均穿常服(圖24、25)。


明代官員常服包括:烏紗帽、圓領、束帶(革帶)、皁靴。烏紗帽以竹絲、漆藤絲或麻布為里,外敷黑縐紗,用鐵線、黑紗製成寬闊平直的展腳(帽翅),多為方形或橢圓形(圖26)。圓領以領式為名,大襟右衽,寬袖收口,胸背處各綴方形補子,圖案隨品級,身後腰部兩側釘有帶襻一對,用來懸掛束帶(圖27、28)。束帶又叫革帶,多以皮革製成帶身,外裱青綺,施五道描金線,上綴二十枚帶銙,材質各從品級(圖29、30)。在京官員還在束帶上懸掛牙牌和印綬,牙牌是出入宮禁等重要場所的憑證(圖31),牌上綴青色牌穗,印綬形如流蘇,可用一綬或二綬。皁靴即黑色皮靴,粉白靴底,常稱作「粉底皁靴」。常服圓領無顏色規定,由官員自己製作,所以畫里的官員身穿各色圓領,補子既有彩綉(織)也有金綉(織),並不完全統一。



圖24、《金台捧敕》局部之二


圖25、《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一品文官常服



圖26、潘允徵墓出土明代烏紗帽(上海博物館藏)



圖27、明代深青暗花羅鬥牛補圓領(山東博物館藏)



圖28、明代六品文官鷺鷥補子



圖29、明代金鈒鬥牛紋帶銙


圖30、常服束帶帶銙示意圖(共二十枚:三台三枚、圓桃六枚、輔弼兩枚、撻尾兩枚、排方七枚)



圖31、明代官員朝參牙牌


第十三開為《楚藩持節》。萬曆七年(1579年)四月,明神宗遣永康侯徐喬松等為正使、侍讀徐顯卿等為副使,持節冊封荊府世子朱常泴等為荊王等王及封封丘王妃陳氏等妃。徐顯卿時年四十三歲,抱病領命前往湖北。畫中徐顯卿隨冊寶亭從午門東門出來,他和隨行官員都身穿朝服(圖32)。此圖的難得之處在於描繪了四位官員的側面與背面,能清楚地看到明代朝服的玉佩和大綬。



圖32、《楚藩持節》局部


文武官員穿朝服、祭服時,在身後佩掛大綬。大綬以織錦製成,按品級織成不同花樣,並有小綬編結懸掛帶環二枚:公侯駙馬伯及一品用綠、黃、赤、紫四色雲鶴花錦,玉環二;二品紋樣與一品相同,但綬環用犀環二;三品四品用黃、綠、赤、紫四色錦雞花錦,金環二;五品用黃、綠、赤、紫四色盤雕花錦,銀鍍金環二;六品七品用黃、綠、赤三色練鵲花錦,銀環二;八品九品用黃、綠二色鸂鶒花錦,銅環二。大綬底部結有青色絲網並垂青絲穗(圖33)。



圖33、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石像的大綬


第十七開《經筵進講》,表現了明神宗在文華殿舉行經筵的場景。徐顯卿從神宗登極初開經筵便充任展書官,歷經十年才升任經筵講官。經筵時皇帝官員皆穿吉服,圖中明神宗戴烏紗翼善冠,穿黃色雲龍紋雲肩通袖膝襕袍,束玉帶,大紅帶鞓(圖34、35);徐顯卿和其他官員都是烏紗帽、大紅圓領(圖36);司禮監宦官穿大紅圓領、直身或雲肩通袖膝襕袍(圖37);大漢將軍明盔甲胄,腰間佩刀,手執金瓜,於文華殿東西兩側侍衛(圖38、39)。


圖34、《經筵進講》局部之一 圖35、《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雲肩通袖膝襕袍



圖36、《經筵進講》局部之二



圖37、《經筵進講》局部之三



圖38、《經筵進講》局部之四



圖39、《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大漢將軍


第二十開為《國師正席》。萬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吏部推四十八歲的徐顯卿補國子監祭酒(從四品),十二月初二日到任。此開《紀遇詩》云:「既稱太學師,高坐獨正色……青槐夾橋門,冠帶繞經席。」畫中徐顯卿身穿常服,坐在國子監彝倫堂祭酒公座上,面南,左手為司業座位,面西,其他官員分列兩旁,均穿著常服(圖40)。


國子監的監生們列隊站立在院庭中,都頭戴儒巾、身穿襕衫(圖41)。《明史》記載:「帝(明太祖)以學校為國儲材,而士子巾服無異胥吏,宜更易之,命逵(秦逵)制式以進。凡三易,其制始定。賜監生藍衫、絛各一,以為天下先。明代士子衣冠,蓋創自逵雲。」儒巾外形呈前低後高狀,巾頂部形成斜面,巾後垂有軟帶一對。襕衫為藍色或青色,圓領,寬袖,衣身兩側開衩並接雙擺,領、袖、衣襟側邊、底邊、雙擺等處都鑲有深青或黑色緣邊。腰部扎藍絲絛,為兩根絛帶分別對摺,以折端互相套連,形成一個寬鬆的花結,再將兩根絛帶的末端在身後打結固定(圖42、43)。



圖40、《國師正席》局部之一



圖41、《國師正席》局部之二圖 42、《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儒巾襕衫



圖43、明代襕衫(揚州博物館藏)


第二十一開《步禱道行》,畫的是萬曆十三年(1585年)四月十六日,明神宗步行至天壇祈雨的場景,四十九歲的徐顯卿以國子監祭酒身份與百官導駕前驅。畫中明神宗身著青服(圖44、45),文武官員皆穿素服(圖46)。青服又稱青袍,即深青色圓領,素而無紋,不飾團龍補子等,皇帝在帝後忌辰、喪禮期間或謁陵、祭祀等場合穿著。素服也叫青素服、青衣,亦為深青色或黑色圓領,不綴補,文武官員在帝後忌辰、喪禮期間以及災異修省時穿著。



圖44、《步禱道行》局部之一 圖45、《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青服



圖46、《步禱道行》局部之二


圖中還有沿途護衛的錦衣衛校尉,都戴帽兒盔,穿紫花布長身大甲(圖47、48)。紫花布用紫木棉織成,色似赭黃但較為淺淡,因赭黃是御用色,故一度不許民間使用紫花布,如正德十六年,曾嚴禁軍民穿紫花罩甲。



圖47、《步禱道行》局部之三



圖48、《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紫花布甲


第二十六開《幽隴沾恩》,是現存《徐顯卿宦跡圖》的最後一幅,畫面內容為萬曆十五年(1587年)二月,《大明會典》編纂完成,負責修書的官員獲得皇帝升賞。時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徐顯卿(五十一歲)以會典副總裁官加恩,升俸一級,並得以追贈祖父、父親和祖母、母親。徐顯卿祖父徐庭蘭和父親徐騏俱贈通議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祖母和母親都贈為太淑人。畫中正是徐顯卿在皇極門領取誥命後的情景,徐頭戴梁冠,身穿朝服,手中持笏,懷捧數道誥命,正步向午門(圖49),身後另兩位獲賞官員也穿著朝服,跪在地上接受誥命,承製官及其他官員均著常服(圖50)。



圖49、《幽隴沾恩》局部之一



圖50、《幽隴沾恩》局部之二


明代朝服梁冠即進賢冠,源於古代緇布冠,秦漢時為儒者所戴,後成為朝服之冠,自東漢形成制度,直至明末,延續了一千八百餘年。梁冠以梁的數量區分品級,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冠上有簪,冠下綴青組纓,自耳後垂於頷下打結虛懸(圖51)。朝服上衣為直領,大襟右衽,大袖,以赤色羅製作,質地輕薄,衣緣用青羅(圖52)。下裳也用赤羅製作,裁成七幅拼縫,前三幅、後四幅,每幅上作三襞積,連屬如帷,施青羅緣邊(圖53)。中單用白紗或白羅製作,青緣(圖54)。履用綠鑲邊紅緞雲頭鞋(圖55)。此外還有大帶和革帶,大帶表裡皆素,兩耳及下垂部分緣以綠色,系青組;革帶為青鞓,按品級使用不同材質的帶銙,革帶前系蔽膝,後綴大綬,左右懸掛兩串玉組佩(後又在玉佩外加紅紗佩袋)(圖56)。



圖51、明代朝服梁冠(山東博物館藏)



圖52、明代朝服赤羅衣(山東博物館藏)



圖53、明代朝服赤羅裳(山東博物館藏)



圖54、明代朝服白羅中單(山東博物館藏)



圖55、明代朝鞋(山東博物館藏)



圖56、明代朝服示意圖


除《徐顯卿宦跡圖》之外,還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張瀚宦跡圖》、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王瓊事迹圖》、國家圖書館收藏的《賜號太和先生相贊》等諸多反映明人生平事迹的畫作(圖57-59),這些寫實的圖像彷彿靜態「紀錄片」,為後人還原明王朝的立體影像提供了真實而生動的素材。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類宦跡圖能更多地被發表出來,它們的公布必將對政治史、服飾史、建築史、風俗史等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圖57、《張瀚宦跡圖》(故宮博物院藏)



圖58、《王瓊事迹圖》(國家博物館藏)



圖59、《賜號太和先生相贊》(國家圖書館藏)


(作者:擷芳主人,原載《紫禁城》2013年08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信陽這對夫妻因夢想堅持開舊書店15年
抄書添樂趣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