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西魏沙苑之戰:北周隋唐三代皇室創始人差點全被一把火燒死?

東西魏沙苑之戰:北周隋唐三代皇室創始人差點全被一把火燒死?

歷史是漫長的,中國是廣大的。然而歷史事件有時卻很弔詭,它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以特定的方式,彷彿如排演戲劇一樣,把主宰全中國命運的一群人,驅趕到一處廝殺。南北朝東西魏於537年爆發的沙苑之戰,便是這樣一場戰鬥。

東西魏沙苑之戰要圖

這場戰鬥的背景很簡單,曾經稱雄北方的北魏帝國崩潰,被兩大軍閥高歡、宇文泰一分為二,分別擁立北魏元氏,建立各自認為是正統的魏帝國,這便是鄴城的東魏(高歡)、長安的西魏(宇文泰)。高歡自恃地大兵強,發動大軍進攻關中要兼并西魏,統一北方。

可以說,沙苑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潞川之戰、淝水之戰等一樣,都是爭奪霸權的關鍵性戰役。但與上述戰役最大的區別在於,參戰人員頗為奇特。東魏是失敗者,其成員後來大多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西魏的參戰高級將領名單,說出來足以閃瞎眼。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的皇族祖先,全都參與了這場戰鬥。北周太祖宇文泰,時任西魏丞相兼柱國大將軍;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之父楊忠,時任宇文泰禁衛軍督將;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祖父李虎,時任驍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周隋唐三朝上下370餘年,開國皇帝的祖先們居然像雞蛋一樣,全放在沙苑之戰這個筐里,歷史之任性狂野,命運之波詭雲譎,令人不得不舍書而嘆。

西魏如此豪華的陣容,面臨的卻是最險惡的處境。彼時東魏軍多達20萬,西魏由於甫遭大饑荒,軍隊主力四散於各地就食,只有宇文泰麾下直接掌握的1萬人開到沙苑前線。1比20的巨大差距,令宇文泰不敢硬拼,只能藉助沙苑的地形,勉強與東魏一戰。沙苑地處洛水與渭水之間,由於河道經常變化,地勢坑窪不平,沙多、沼澤多、蘆葦多,非常不利於大兵團展開。而其中連綿不斷的蘆葦,又可為數量較少的西魏軍提供掩護。如果部置得當,還有得一戰。宇文泰遂以驚人的膽氣,將主力埋伏在蘆葦中,以少量兵力引誘東魏軍來攻。

但這個選擇並不見得高明。東魏主帥高歡亦是不世出的頂尖戰略家,他第一時間發現了蘆葦的戰術價值,並作出了本能的反應。高歡詢問諸將:我軍不明敵情,先放火燒了蘆葦如何?不用說,這把火一旦燒起來,躲藏在蘆葦叢中的周隋唐三代皇帝祖先,勢必命喪火海。縱使逃出大火,西魏軍陣勢一亂,人數又少,東魏軍趁勢壓上,西魏也是難逃大限。

然而關鍵時刻,高歡突然犯了選擇困難症。他自恃以多打少定能取勝,又想生擒宇文泰以宣揚軍威。把明擺著該怎麼做的計策拿出來詢問,其實也是在問自己,到底該用什麼辦法取勝才更舒服呢?高歡帳下頭號妖星侯景,敏銳地揣摩到高歡的心思。身為大將,他也有點養寇自重的心思,如果這麼容易便干翻西魏,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以後自己豈不沒了前程。因此他建議不要火攻,而以堂堂正正之師生擒活拿宇文泰。

宇文泰畫像

結果就在將帥們的集體騷操作中,東魏軍放棄火攻,笨拙地發動了大陣。由於地勢起伏不平,將軍們無法通視戰場,陣形剛一展開便有些凌亂。西魏軍乘勢殺出,以精銳騎兵直穿東魏軍陣,採取以快打慢、以騎擊步的戰法,經過慘烈的廝殺,東魏軍20萬人的大陣被沖的星落雲散,一時竟不知狂暴的西魏人到底有多少兵。多達7萬的東魏士兵扔掉武器,向西魏人投降。

沙苑之戰驚人的結果,改變了整個北中國的局面。東魏經此一戰猛挫銳氣,不敢再來攻逼。西魏也暫時穩住了危如累卵的國勢,東西分峙的形勢就此奠定。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票非人,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電影比歷史課本還靠譜,受封清廷黃馬褂的英國人戈登是怎麼死的?
別總說秦軍長矛6米多長了!還原被《復活的兵團》誤導的秦代長矛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