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活到101歲,他的養生觀中有5點非常重要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活到101歲,他的養生觀中有5點非常重要

導語:大家好,很高興你們可以在百忙之中點我的這篇文章,希望小編今天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驚喜和快樂、開心,如果文章您覺得還滿意,請您關注小編多多轉發文章分享一下吧!小編祝願各位看官今天有個好心情哦,在此謝謝大家了。

他的養生觀中有5點非常重要 | 文 三隻眼讀史

姓李名耳,字聃,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道德經》,是我國古代道家的代表作,被譽為萬經之王。雖然只有「五千言」,內容卻極為豐富。不僅其哲學思想對我國古代哲學產生過極大影響,而且其中的自然養生觀「道生一,沖氣以和,道法自然,神形合一, 中靜篤,不妄費,保精和氣」等見解,對祖國醫學的陰陽學說、養生學說、人與自然一體的整體觀念,也有過一定影響。因其養生得法,據說老子活到了101歲才仙逝。老子的養生觀主要有以下5點:

第一:法道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在物質世界裡,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過程,這種變化過程「生生不息」,是現實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規律 。任何人和事物都離不開「道」,在老子看來,自然界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人在自然界產生,按照其客觀規律發展變化。正如《素問》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靈樞》還指出:「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胰理閉,氣澀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說明人與自然無不息息相關。因此養生首先就得法「道」,所以,老子極力主張的「清靜無為」。所謂「清靜無為」並非什麼事情都不幹,而是提倡適其自然,順應客觀規律,「無為而無不為」。這樣才能「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可見,老子認為養生必須法道,這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貴柔

第三:重嗇

莫竟於嗇。」這是老子的又一養生觀點。《韓非子·解老篇》說:「書之所謂『治人』者,適動靜之節,省思慮之費也。所謂『事天』者,不極聰明之力,不盡智識之任。苟極盡,則費神多,費神多,則盲聾悖狂之禍至,是以嗇之。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故日:『治人事天,莫若於嗇』」。可見「嗇」有藏「精」受「神」的意思。廣義之「精」是指構成人體組織和供給人體能量來源的營養物質,為人身之本。應當固藏,愛之勿泄,用而勿傷。精氣充盛,則不易受病;若使精耗陰虛,陽氣失密而不固就受外邪侵犯而成病。而「神」又是生命活動的主導,又是精、氣存在的前提,如果精虧氣虛,就會導致「神去之而不愈」的後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文說娛樂 的精彩文章:

大宋皇帝趙匡胤讓宋延渥毀掉佛像,正巧趙普過去看望宋延渥
古代被判誅九族時,為何家人寧願等死也不逃跑?其實他們才不傻

TAG:建文說娛樂 |